《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读书笔记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是一本读完之后,使人变聪明的好书,值得反反复复进行阅读,比市面上好多学习的速成教材书籍、网上各种售卖的知识付费课程,从根本上分析人的认知学习方法。
认知心理学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精神世界的基本的物质运动规律---人类思维(包括感知)的信息加工过程。爱因斯坦有句话:“‘可以说世界的永恒之谜是它是可以理解的'”。认知心理学就是试图用实证的方法(而不是抽象的思辨),通过逐步认识人脑的具体信息加工过程去揭开这个谜底,去逐步理解人为什么能够理解世界和怎样理解世界。
作为“智人”的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心理活动定位于心脏,他认为脑的功能是用来冷却血液的,是一种错误的联想。现在我们都知道脑是人的心理活动器官。认知心理学,探讨心理是如何被组织而产生智能思维,以及心理是如何在脑中实现的科学。现在科学界非常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也在模仿人脑的运作机制,但是一直无法超越。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宝藏,告诉我们如何有效的学习!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平时都在面临很多的学习考试,PQ4RPQ4R法(Preview-预习,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flect-反思,Recite-复述,Review-复习)学习法有助于我们记住更多的内容。
1、整章预习(Preview-预习)。阅读一章中每一小节的标题和小结,对章节的走向和每个主题内容的多少有整体的把握。试着理解每个小结,并问自己是否有的内容在你阅读课文之前就已经知道或认同。
2、提出学习中的问题(Question-提问)。通过每节的标题,思考一个自己在阅读课文中试图回答的相关问题。这能使阅读时更有动力和目标。比如我们来定一个亿的小目标吧,怎么才可以实现这个小目标呢!
3、阅读每一节,理解它,同时回答你的问题(Read-阅读)。试着将你所读到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4、在每一节的结尾,阅读小结并问自己这是否是你从该节提取的主要观点,以及为什么它是主要观点(Reflect-反思)。有时,你还需要回到前面重新阅读这一节的某些内容。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内容前后以逻辑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提炼主要观点,发散思维。
5、通读课文,在心里回顾各主要观点(Recite-复述,Review-复习)。回答在最初提出来的问题,以及随后产生的其他问题。通常,当准备考试时,也可以问问自己会出什么考试题目,这是很好的复习方法。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认知心理学的变革主张中,考虑到人脑的加工过程,一个新的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应运而生。这一章非常有趣,感慨神经系统的神奇美妙!脑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成分是神经元,神经元是一种聚集和传导电活动的细胞。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其中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差不多相当于一台小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1000亿个神经元有相当大的部分同步活动,大量信息加工是通过彼此交互实现的。记忆通过神经元间突触连接的变化进行编码。通过改变突触连接,脑能使它自己重新生成一定的模式。成年人不会长出大量的新神经元或新突触,但突触的效力可以随经验而改变。今天在公园遇到的一位脑梗后的大爷,走路平衡感不太好,都是小步小步,左右摇摆的走,特别担心会倒。大爷说起,他的脑梗不是因为血压高引起的,而是天生的脑血管畸形导致的大面积脑出血,晕倒时头直接撞地,头骨直接凹下去。好在当时周围人多,立马拨打120送往医院抢救,才得以保命。但是在晕倒至苏醒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大爷一点印象都没,如同失忆一般,听旁人说起。住院期间,一直卧床没有苏醒,一家人都围在床旁日夜照料,当苏醒时,恍如隔世,不能正常的行动,也不能正常的言语。接近半个多月的康复治疗,才勉强可以拄着拐杖行走。
大脑作为我们神经的总司令,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身体的右半部分往往是脑的左半球连接,而身体的左半部分则往往与脑的右半球连接。因此,脑的左半球控制右手的运动和感觉。右耳与左半球联系最强。当时大爷左边的头骨着地,脑的左半球受损,为此右半身体较左半边身体运动出现了障碍要严重。随着半年的康复治疗,大爷每天都会在公园中这样慢慢地锻炼半个小时,重新学习行走的过程中,先前受损大脑中的突触连接会发生变化,包括神经递质释放的增加和树突受体敏感性的增加,身体也在慢慢的恢复,期待大爷不断的坚持,未来可以正常的爬爬山、看看海,和孙儿们共享天伦之乐。
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我们科学用脑,保护我们的大脑不受伤,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