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现实版的“天空之城”
“如谷之歌,扎根土里,与风共存,
与种子越冬,与鸟一起歌颂春天。
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
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
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
便可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

前不久因为宫崎骏的漫画《千与千寻》在各大电影院重新上映,让我想起了他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天空之城》。
相信有很多人对这一部电影名称耳熟,是因为日本著名的配乐大师久石让的作品“天空之城”。
乐曲充满纯净愉悦,简单的音符流露着对逝去时光的祭奠与对爱的呼唤,正因如此这首配乐流传至今仍有人对它喜爱,难以想象得到这是一首给十岁孩童的配乐。

久石让说“认识宫崎骏是他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宫崎骏说,“实在没有比认识久石让更幸运的事”;而对于喜欢宫崎骏漫画的影迷们来说“没有比能看到两人合作的作品更庆幸的事”。

《天空之城》是宫崎骏跟同事合作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后的第一部作品,动漫刚开始一群海盗突然袭击了飞船,在一场激烈的枪战中,我们的女主人公希达不小心从飞船上坠落。
旷工男孩巴鲁被空中微弱的光芒吸引,好奇的跑去看,发现是一个小女孩从空中坠落,便伸手去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幅经典的海报。

希达在巴鲁的房子醒来,发现了墙上的一张照片,巴鲁告诉她那是他的父亲冒险在空中拍到的天空之城拉普达,因为没有人相信,巴鲁的父亲郁郁而终,为了能证明父亲的照片是真的,他立志一定要找到拉普达,证明天空之城的存在。


在海盗妈妈的帮助下,两人找到了漂浮在天空中的小岛—天空之城拉普达,随之而来的还有可怕的高科技之间的战争,希达为了避免拉普达的高科技资源被坏人利用,念起了毁灭拉普达的咒语。


当我们还沉浸在拉普达毁灭痛惜中,世间还留给我们一次目睹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机会。那就是我们中国的世界遗产,贵州的梵净山,现实版的“天空之城”。


梵净山正如它的字面所理解的意思“梵天净土”,是尘世间难得的一方净土,在十几亿年的时光洗礼中,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宛如仙境般让人神往。
它的周边经常围绕着的一大片一大片,翻腾的白色云海若隐若现,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巨型山体石柱顶面的建筑就像拉普达的城市,似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孤岛,因此也成为许多人的朝拜圣地。

吉姆·桑赛尔也感慨道:“梵净山就像一个生态孤岛,有很多物种在里面生存、发展,它的周边就是人类活动的海洋。”


天空之城里的希达在一个机器人的带领下来到拉普达的一处森林,那里有很多没见过的珍稀动物。
同样的在梵净山也有很多古老而又珍稀的生灵,而且有些物种都已经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消失了,譬如世界的“独生子”黔金丝猴。


世界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或许每一个物种对于彼此来说只是过客,同是被这片土地眷顾的自然之子,我们既共生于此,就应该和睦的共同相处。

曾经的梵净山也差一点被毁于战争中,明朝至清朝期间,梵净山一共遭遇到5次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光绪年间,太平天国军余部刘胜假扮成清军,持枪入山大肆破坏,四处劫掠珍宝赶杀僧尼,梵净山变得满目疮痍。

我们是幸运的,梵净山经历过多次破坏,依旧坚挺在那里,并没有像拉普达一样被毁灭。至今我们才发现人类的进步并没有给大自然带来好处,反而对自然做出了不可复原的伤害。

或许一天的破坏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要是一个月,一年呢?
人类的祖先本是土地自然之子,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人类的繁荣从此离不开它。天空之城拉普达离开了土地,成为了孤独的漂浮在空中的城市,从而开始走向被毁灭的道路。
梵净山的根依旧扎在土里,与风共存,与种子越冬,与鸟一起歌颂春天,它是不孤独的。


现如今科技在进步,网络遍布世界,通讯最开始是想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我们却越活越感觉孤独。
我们甚至开始怀念祖辈那时脚踩地,背朝天的简单生活。
高科技并不能填满我们的孤独,大自然却可以。


梵净山是善良的,反思我们人类对它做的一些破坏,它依旧张开怀抱接纳我们。到梵净山的顶峰,吸收大自然的氧气,净化我们身体里的浊气,感受梵净山带给我们的温暖,驱散我们内心里的孤独。

End
注: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果你在旅行中遇到了有趣的故事
欢迎投稿给我们,一经发表,有奖励哟~
投稿邮箱:ziyougecx@163.com

了解更多旅行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自由鸽出行”哦
温馨告知:
自由鸽出行官方刊登的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