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知识体系怎么培养的
查看话题 >从哪吒到封神榜联盟,中国神话宇宙正在崛起 丨 神话书单
闹完海了,是时候读一读我们为你准备的「神话」书单。

何谓神话?
人类学家认为,神话是「原始人类生活与思想的遗留物」。从古希腊时代起,神话在人类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探索活动中一直占据着显著的位置。
远眺野兽盘旋的时代,一个关乎研究中国神话体系的发生、发展重要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定义这些神通广大的神话人物?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既有开天辟地的盘古、火神祝融、水神玄冥、木神句芒、雨师、河伯等纯虚构的人物,也有在多民族文化、历史基因的有机交融中不断发生形象演变的神话故事。
比如茫茫宇宙,荡荡乾坤中唯一「剔肉还母,析骨还父」的赤子——哪吒。

两朵莲花现化身, 灵珠二世出凡尘。
在最近热门的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踩着风火轮的「魔童」哪吒就曾出现在《西游记》、《封神演义》、《五灯会元》等书中,被描述为拥有广大神通, 扶正除邪的神灵。
中国神话研究大家袁珂先生就曾指出,「《西游记》第八十三回介绍哪吒出身,或为神话之节写。」
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 、降妖杵 、绣球儿、火轮儿。
——《西游记》
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投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妻)素知夫人。
——《三教搜神大全》
哪吒,乃是佛教和道教两种文化在中国民间意识中混融的产物。从《山海经·大荒西经》「三面一臂」的颛顼之子到佛经典籍中「三头六臂」的那罗鸠婆,哪吒的故事也在口耳相传之中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山和海之所经历,谓之《山海经》。
在《山海经》中,不乏与哪吒有着相似情节的神话故事。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所记载的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的「三身国」。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琼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词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山海经·大荒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山海经·大荒西经》
在哪吒的故事中,在母亲肚子里待了三年六个月的哪吒一出生就是一个肉球。而作为周民族祖先的“后稷”,其母姜嫄因为踩在了神的脚印上,“敏歆”而有孕。稷出生时,“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也和哪吒一样,出生时是一个肉球,而被视为不祥之物。袁珂先生曾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指出,「达」指的是羊的胞胎,意思是刚出生的稷就像带着胞衣出生的羊一样。
在哪吒闹海的故事中,与哪吒决一死战的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龙」形象的衍生。《说文》十一中有文记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电影中,敖丙背负了带领龙族摆脱深海炼狱使命,成为了与哪吒决一生死的对手。
但在中国神话体系中,「龙」却以一种更为复杂、更为多面的形象存在于各类故事之中。在不同的故事里,龙既可以是具有同宗性性质的图腾,也可以是神话故事中英雄人物完成使命的障碍,除了龙宫太子,在中国神话体系中,还有关于龙门、龙女、龙马、龙宫等传说。
震泽中东海龙王女掌龙王珠藏。龙嗜烧燕。(梁武)帝以烧燕献龙女,龙女食之大喜,以大珠三、小球七、杂珠一石以报帝。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袁珂

神话的三棱镜总是一面折射想象,一面映照历史。
哪吒的故事最集中表现在《封神演义》之中,书中记载了哪吒曾辅助周王兴兵伐纣,又下山辅助斩将封神的姜子牙征战沙场, 以其神勇屡立战功。这也使得作为神话人物的哪吒与中国的历史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各类影视剧、民间戏曲所取材的经典。
在《封神演义》第十二回开篇便有诗赞叹了哪吒的神威,
超凡不用肮脏骨, 入圣须寻返魄香。从此开疆归圣主, 岐周事业藉匡襄。
从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哪吒闹海》、动画片《哪吒传奇》到今日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相隔四十余年,各个版本的哪吒显示了中国神话故事的丰富性与改编的可能性。

阅读神话永远都不晚,阅读神话又似乎总是太迟。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神话,不仅是借以想象远古先人所书写的世界,更是希冀通过神话这条索道探索远古社会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联系。
从传说到神话,从历史之发端到今天的世界,从神话读懂人类,从神话读懂自己。
一份关于「神话」的书单,我们为你准备好了。

「神话」书单豆列:戳我 收藏
01 迅哥的“三哼经”:《山海经全译》
《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材料最多、历史最为久远的一部古书。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道,《山海经》“盖古之巫书”。
《山海经》虽然仅有三万余字,却包含着神话传说、地理、历史、动物、植物、矿物、医药、人类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知识。作为研究中国上古社会的珍贵史料,由于年代久远、字据生僻,《山海经》一直存在阅读、理解上的难度。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力求准确达意,将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形成了《山海经全译》一书。
以前覺得是怪誕,但後來才發現其實《山海經》就是文學人類學與古代生活史。
——是隻嗚嗚嗚嗚
02 九十九篇直达上古:《中国神话通论》
《中国神话通论》是袁珂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广义神话”,对古籍文献中的文学性神话片段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的重要成果。本书初名《中国神话漫谈》,袁珂先生于1989年修订后,改名为《中国神话通论》,分“概论之部”与“分论之部”,合共九十九篇。
“概论之部”从《山海经》谈起,分析了上古神话的起源,神话与宗教、仙话、历史、文学等的关系,神话的流变、发展、散亡和整理过程。“分论之部”则具体分析了传世神话故事的不同版本,著名神话角色罕为人知的不同面貌。
《中国神话通论》从上古至先秦,从《山海经》到诸子百家,爬梳了中国广义神话的起源、流变、散亡与整理过程,探究神话与信仰、神话与仙话、神话与历史、神话与文学的关系。
《中国神话通论》是对中国零散神话传说的连缀、整理和熔铸,虽在某些观点上因时政影响而显得刻意,但瑕不掩瑜。
——圆桌骑士
03 来自金枝的故事:《金叶》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所著的《金枝: 巫术与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共十二大卷,是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重要人类学著作,也是西方人类学变革史的一面透视镜。
他的夫人丽莉·弗雷泽从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十二卷本的《金枝》中摘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重新编写成这部老少咸宜的通俗读本《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更可贵的是,《金叶》中收录了不少通行一卷本《金枝》中未包括的精彩故事。
《金叶:来自金枝的故事》中的插图由英国著名插画家 H.M.布洛克(Henry Matthew Brock,1875—1960) 绘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国故事的风采。
颤抖吧,拥有太多的现代人类!
——郁城
04 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中国神话传说》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是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其因专业系统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并且被翻译成俄、日、韩等多种语言。
1983年,在《中国神话传说》基础上历经两次重要增补修订而成的《中国神话传说》一书,内容已达原来的四倍,字数六十余万。
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从盘古开天辟地叙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把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选出来,熔铸成一个庞大而有机的古神话体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图系。
瑰麗璀璨的神話 令人著迷 神話裏面的人真實地自私,真實地熱愛這世界。
——霹雳豆
05 替你拾起碎金散玉:《古神话选释》
曾有人这样评价袁珂先生,”他的建树,有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使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神话学坛,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学术史上一新的领域,其相关研究成果也成为“中国神话学”的系列重要著述。
这本《古神话选释》,搜辑、整理、择录、释读了散见在古籍文献中的中国古代神话,更据铭文石刻、民族神话、民间传说等史料,立论演绎,为读者呈上一幅瑰丽而恢宏的远古、上古中国的图景,也初见先生的“广义神话”理论体系。
袁珂的神话学精微细致,一番披沙沥金的工夫。
——晓林子悦
06 五十六个民族的神话:《中国故事:华夏民族的传说与神话》
草原的风、阿里山的花、兴安岭的雪、洱海的月;创世的神祇、射日的英雄、下凡的仙女、放歌的少年……民族神话不仅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集体记忆,也是五十六个民族的风姿多彩的原生态文化宝藏。
袁珂先生将五十六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文学以浅近文言缩写为六百余词条,不仅勾画出故事的简略轮廓,亦兼顾到细节的生动。
各民族神话的基础资料,拿来做工具书足以。
——匿名网友
后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后浪书讯丨2025.4 (8人喜欢)
- 后浪书讯丨2025.3 (4人喜欢)
- 后浪书讯 丨 2025.2 (7人喜欢)
- 后浪书讯丨2025.1 (12人喜欢)
- 后浪书讯丨2024.12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