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南台
六年没有回荆门了,城市彻头彻尾的变了样,崭新的高楼大厦虽然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肆意生长,但这个小城依然笼罩在一片衰老的云下。
昨天,暴雨在闷热的午后应约而来,院子里的积水甚至能没过脚背,各种葫芦科植物的花都被打的七零八落,但好歹天凉下来一些,于是今早陪着爷爷奶奶去南台走了一趟。

南台就在荆门古城的护城河边,不远处还能看见翻新过的城楼。虽然位于城市中心,但走进南台市场的时候,一股小城的市井的气息扑面而来。南台最多的就是制作各种食品小吃的店铺,蒸的烤的油炸的水煮的一应俱全,尤其是一家啤酒烤鸭的香气蔓延在整条街上,让人无不驻足停留。我们三人没有一点犹豫,挑了一只最大的烤鸭,老板熟练的把鸭子切好配上料包,我们把这只烤鸭装进了小车里。

由于城市的发展缓慢,也没有太多产业支持,这里大多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外地打工,所以在大街上,能看见的大多是老年人,每个老人家慢悠悠的走路,聊天,过早(吃早饭),基本看不见年轻人的身影。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我发现在街边每个小店门口,都随意的摆着几把椅子,路过的老人家走累了,就能在椅子上歇息一会,我的爷爷奶奶也在一家早餐店的门口休息的一会,这样的小细节让我十分感动。


南台的路不是很宽,平时不允许在路边摆摊,但正是夏秋相交收获的时节,市里允许农民们在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把果蔬拿到路边来卖。这里的物价实在是太美好了,在天津卖十三块钱一斤的羊角脆瓜,路边的小车只卖三块钱一斤,十五块买了一大兜,足足够吃好几天。

奶奶问我要不要吃米粑,我回忆了一下米粑的味道,一阵回忆涌上心头,想起米粑的香甜气息,连连点头。我们走到一家做米粑的店铺,店里有三个店员正在忙碌,前一锅米粑刚刚做完,现在正要做下一锅。我买了一杯米酿,站在锅边等着。




爷爷奶奶是某种意义上的环保主义者,在家里执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可以分解的厨余垃圾倒在院子里,出去买类似小吃之类的食物时也会尽量自己带着容器。今天带了一个大搪瓷盆,买了满满一盆的米粑。回家就上手吃了,软糯清香,带着一点点酸甜味,好吃极了。
又路过一家卖蛋的小店,这家店只卖蛋。爷爷奶奶是老顾客,似乎还存在某种暗号似的的优惠,爷爷问:“咸鸭蛋还是老规矩?”老板腼腆的说:“嗯咯,买十个送一个。”
乘着天还没有完全热起来,我们买了一斤鳝鱼还买了一些水果就打道回府了。


很久没有逛市场了,今天来到南台,心里忽的有某种情愫被激发出来了,大概类似于“家乡真好”的情绪,也有点像“年轻人怎么就不愿意留在这”的感慨。
这里的生活很慢,很轻松,很有人情味。我很喜欢这里,只是下次再来,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2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