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恶女:普通女性为何化身连环杀人狂,全面揭秘骇人听闻的女性连环杀手罪案现场》
作者为美国著名犯罪学专家、FBI特聘顾问彼得•佛伦斯基。
书中案例骇人,下面直接引用一些本书提到的研究结果。
几乎所有连环杀手,无论男性或是女性,皆在其童年时期的残忍经历中慢慢酝酿而成,他们最初的身份也是受害者。每个连环杀手均是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第一个受害者,
支配欲强的女性私生活更为颓靡淫乱,在性爱中喜于冒险且居无定所。支配欲适中的女性也对性爱表现出依赖,但往往只和一名男性发生性行为。而支配欲弱的女性则对性爱没有太多看法,虽性行为频繁,却始终认为性只是生育途径而已。
女性杀手不择手段渴望达成的最终目的与男性杀手内心所向往的如出一辙:掌控、权力和财富。
在整个犯罪中,女性罪犯更享受于结果而非过程。正是因为女性杀手对犯罪过程毫无兴趣,因此除了谋杀本身以外,她们几乎不会在案发现场留下任何标识。
性满足并非诱发此类型杀手实施性虐的主要动机,而追求凌驾于受害者之上的掌控力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大多数男性或女性连环杀手实施谋杀的原因在于对权力的渴求。
人们认为自幼与母亲丧失情感联结或遭遇童年创伤(通常是身体凌虐或性侵犯)是诱发人类动物本能(要么起来抗争,要么落荒而逃)的罪魁祸首。
精神病态者无法感知正常范围内的情绪,远不止如此,他们还善于在各种时段模仿这些情绪。他们表现出的同情、爱意、迷恋和关爱极具迷惑性,这就是所谓的“正常面具”。精神病态者为取悦他人而学会模仿一系列情绪,但实际上自己内心却毫无感觉或产生完全对立的情绪。这一点在针对女性连环杀手的理解上至关重要,因为她们大多残害的都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女性完全可以伪装这种亲密感。
精神病态者是与精神病患迥然不同的存在。精神病态的人对现实状况有深切意识。他们完全理解自己所实施行为的伤害性,只是毫不在乎罢了。
精神病患几乎无法一直隐于所谓的“正常面具”之下(表面云淡风轻,实则暗潮涌动,这是连环杀手才能做到的)。
患有精神病的连环杀手极为罕见,因为对精神病患来说,实施长期性的连环谋杀并不现实。
绝大部分男性/女性连环杀手都患有精神病态。精神病态在当前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最后,孤独、不合群、社会排斥以及伴随幻想产生的社会孤立感也是大多数连环杀手在童年时期的普遍性格。
某项研究发现了23项连环杀手普遍具有的身体异常,其中包括指尖增生,无法向下梳理的汗毛或如电线一般的刚硬毛、头发漩涡异常、头围异常、耳朵畸形、五指弯曲、下唇瓣呈尖塔形、有横向掌纹、第三根脚趾长于第二根脚趾或与第二根脚趾一样长,以及牙齿和皮肤纹理异常。
许多连环杀手体内与抑郁或强迫行为相关的化学元素含量异于常人,譬如单胺氧化酶(简称MAO)和5-羟色胺(血清素)。
研究中的部分女性杀手坦言,自己曾仔细研究过法医病理学、侦查程序以及犯罪心理学。她们还称,成功实施多起谋杀案件令其自尊心增强,因为她们正做着其他任何人都办不到的事。
越是一步步向杀戮靠近,头脑中的幻想就越是清晰精细,最终形成了避免侦查且不留证据的实际作案手法。幻想愈演愈烈,日益暴力、详尽、反复且具侵害性,直至最终衍生为一项实施计划。当幻想已足够精细时,罪犯便会跨入下一个阶段。
通常不为人所知的是暴力及性欲共同融合于谋杀。
舒尔曼指出,她在研究中接触的所有女性连环杀手均称其曾在童年、青少年及成年时期被人孤立,并表示她们独处的时间都在进行暴力幻想。
连环杀手在其童年、青少年及成年时期最常见的特点是好做白日梦和沉迷手淫。
社会孤立感,简单来说也就是孤独感,被认为是连环杀手(无论男女)童年时期最常见的性格特征。这些日后的连环杀手在被玩伴及同龄人孤立时,由于自卑,便开始投身到复仇与统治的暴力幻想中。幻想似乎是导致其成为连环杀手的一个关键因素。
证据指明长久存在的女性“伪装犯罪”这一概念,即女性罪犯往往被视为犯罪行为教唆者或激发者,而非直接参与者。
实施间接或“伪装”的攻击行为,如指使他人攻击或利用人际关系伤害目标受害者。制造绯闻、流传丑闻、拉帮结派、孤立受害者、组织吐槽小组以及最近新出现的吐槽网站,均是青春期女性实施攻击的常见手段,这些手段有时甚至会导致恶劣的身体伤害。
学前年龄段的女童表现出与其兄长一样的暴力倾向,他们都会为达成目的而挥动拳脚或使用暴力。但当他们年满10周岁或11周岁时,女童使用身体暴力的倾向会逐渐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该年龄段的女性不再具有暴力倾向,仅仅表示她们的暴力表现形式和男性出现了差异。男性往往公开实施攻击行为,而女性则开始倾向于运用自己新掌握的语言及社会技巧私密地进行暴力攻击。
连环杀手童年经历中最为普遍的三种行为就是虐待动物、纵火及尿床(被称为麦克唐纳症状)。若某人在儿童时期均实施过以上三种行为,则标志着其在成年后极有可能形成残暴的性格。连环杀手童年时期最为常见的行为之一是虐杀动物。
FBI的研究显示50%的男性杀手的父母曾有过犯罪记录,此外,53%的人出生于有精神病史的家族。
男性性犯罪杀手及连环杀手通常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或许自幼遭遇双亲离异。
不同的是,男性连环杀手通常在谋杀中使用暴力、凶器、绳索、铁链、胶带以及其他使得受害者失去行动能力、难以脱逃的控制工具。相比之下,女性则倾向于易于控制或毫无戒心的受害者,譬如儿童、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且往往选择譬如毒药、药物或让熟睡中或意识模糊的病人窒息而亡等私密性较高的作案方式。
女性连环杀手往往会选择毒药作为其谋杀工具,偷偷加入饭菜或饮料中。
男性连环杀手倾向于选择年轻的成年女性作为其受害者,而女性连环杀手则偏好于成年男性和女性,其次是儿童。相比较而言,女性连环杀手也经常将受害者目标锁定为老年人。
就受害者类型的选择而言,男性连环杀手在选择陌生人及熟人为杀害目标时,首选那些只身一人的年轻女性,其次分别是男性儿童、女性儿童、旅客和只身一人的年轻男性。而女性连环杀手则将丈夫和子女列为首选目标,其次是朋友、男性追求者、姻亲、母亲、医院或疗养院的病人以及租客。
从历史案件来看,至少70%的男性连环杀手的屠刀只伸向陌生人,而另外16%的受害人中既有陌生人,也有熟人或家人。约8%的男性连环杀手只杀害熟人,剩下3%则只对家人痛下狠手。相比之下,34%的女性连环杀手只杀害家人,只将熟人锁定为受害者目标的女性杀手占比19%,此外,24%的女性连环杀手的受害者名单中只有陌生人,而32%的女性连环杀手则至少杀害了一名陌生人。50%的女性连环杀手表示至少杀死了一名家庭成员,另外还有35%表示其锁定的受害者目标中至少有一位熟人。这些历史数据基本可以敲定,女性连环杀手偏好将魔爪伸向与自己相识或关系亲密的受害者。
-
酒蒙子乐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6 0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