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大众的玉雕师,把翡翠雕成拖拉机,墙都不“扶”,就“服”你!
“玉雕师就该雕好的料子,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废料上。”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玉雕师只有把时间精力集中在雕刻好玉料上,才能最大创造价值。
但价值是什么?是雕刻后能赚多少钱吗?亦或是,雕刻好料更美?
不可否认,一些玉雕师雕刻好料的确是在创作艺术,但更多,起的不过是工匠师作用,一遍遍将好玉料加工成千篇一律的作品,没有创意,没有创新,没有思想……

张森才是非遗四会玉雕传承人,09年的时候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进玉雕行业时间较晚,91年肇庆西江大学(今肇庆学院)毕业后,从教一年才转做玉雕。但尽管入行晚,取得的成果却不小。
07年,张森才作品《古凤》荣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最佳创意奖
08年,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作品《喜从天降》在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获金奖;《春意盎然》、《猎食》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09年,任四会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作品《喜到华庭》在深圳文博会获“文化创意奖”金奖
10年,作品《福禄寿》在深圳文博会获“文化创意奖”金奖;《独领风骚》获全国玉石雕刻“玉星奖”最佳工艺奖;《月宫来客》在穗禅肇同城工艺美术大展精品评比中,获“金奖”;《鼎盛千秋》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碧玉君子兰》于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获“金奖”
11年,作品《旗开得胜》、《辉煌大业》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碧玉瓶》在深圳文博会获“文化创意奖”金奖
12年,《雪中送炭-农家》再获深圳文博会“文化创意奖”金奖






多年来,张森才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工艺是玉雕的最大价值",独具匠心,力求创造出富有感情的玉雕作品。
张森才一直认为,过分依赖好的材料,艺术就会一文不值,当作品被标价时,如果材料成为主角,雕刻家无疑会成为配角,当工艺变得一文不值时,工匠们会做些什么呢?
创作就是要有自己的灵魂。"张森才认为,每一位玉石雕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创造了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玉石材料就像一本书,只有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来诠释才能有创意,才有自己的灵魂。捡起玉料,把它雕刻到市场上流行的景观、花卉、鸟类、动物、宗教神话主题中,无论作品多么美丽,都没有艺术灵魂!" 因此,翡翠雕刻家迫切需要提高工艺在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将技术的价值反映在作品的实际价格中,才能提升玉雕家的地位。
如今许多玉雕家为了谋取利益,放弃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走进一家玉器店,几乎都是"天下第一佛",这些作品不如玉雕家自己的艺术灵魂好,市场化程度严重。
因此,即使玉料不好,他的作品也可以凭借自己的独特创意,和自身体验所带来的灵感,立足玉雕界巅峰。
他的作品里不止有《雪中送炭》,可能有过农村生活经验或者见多识广的玩友对下面这些翡翠雕件会感慨更深。

张森才作品《农家一角》

《春耕》

《爱不释手》

《丁财两旺》
好像在用翡翠记录旧时一直到现在的农家生活呢,佩服那些能把废料变成艺术品的雕刻师!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正是通过雕琢,才会赋予这些翡翠雕件各自独特的美吧!
-end-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