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我三个时辰就看完了
最近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精彩的开篇,一跃成为了年度爆款。
然而目前的剧情发展到中段,节奏有一些缓慢,想快些知道答案的观众不免看的心急。
想想也不无道理,本剧发生的时间范围一共12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24小时,算下来一共是1440分钟,按照每集45分钟计算,单线发展的话32集就完成了。
当然,我们会考虑多线叙事,但是48集,或者说原本的60集,相比较之下,似乎还是长了很多。
而我在2017年小说出版之际,就读完了全本。
我花了一个通宵,也就是6个小时,也就是3个时辰,就看完了。
可见作者的功力,小说确实如同美剧24小时那样,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今天就来说说马伯庸。
马伯庸,人称亲王,是一个知识渊博,写作题材范围很广的人,涉及历史、科幻、推理、灵异等多个领域,不光写小说,还写历史评论和杂文。
他的小说,非常善于利用自己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却又能大胆的加入自己的想象,脑洞很大,并且非常擅长设置悬念。
就比如这部《长安十二时辰》,小说一共是二十四章节,每两章讲一个时辰,采用多场景切换的手法,每一个场景都在最关键的时刻CULT住,随即切换到下一个场景,增加了悬念,并成功制造了紧张的气氛,整部小说犹如时刻发生,让人投入其中,想一口气看到最后。
电视剧和小说比,做了很多扩充和改编,我看了几集的感觉,这个长安的24小时,多了很多慢镜头,显得没有那么紧凑了。
由于电视剧还没播完,怕涉及剧透,就不多展开了。去年,马王爷的《古董局中局》也拍成了电视剧。
很明显编剧没有抓住小说的精髓,导致拍出了一部狗血的大杂烩。我看了几集,顿时想为这部小说喊冤。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亲王的小说,当时网络上盗墓小说已经泛滥成灾,让人审美疲劳。
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很佩服作者能另辟蹊径,写古董鉴定,觉得很新鲜,好奇就买了书来看,成功陷入亲王精心开凿的大坑。
这套书是一本一本出的,到最后一共出了四本。
第一本讲佛头(电视剧讲了一整部),第二本清明上河图是最精彩的一本(可惜电视剧没拍),第三本是前传,讲的爷爷辈的故事,第四本紧接第二本,大结局(电视剧把第四本的内容穿插在了中间,所以看的人云里雾里)。
当时我是出一本追一本,书中大量的古董鉴定知识,主角和反派势力之间精彩的斗法,跌宕起伏的情节,再加上反派的神秘身份一直秘而不宣,引发了大量的网络讨论,直到最后一本揭晓答案。
古董鉴定不同于盗墓,可以天马行空的写些僵尸啊、奇怪的生物啊、神秘的现象啊之类的出来,它必须建立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推动情节,论证合理。
在凤凰网的采访中透露,马伯庸是不懂古董鉴定的,但是他在历史方面很有研究,于是他在这方面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才写出了这本小说。
到底写的怎么样?放一段小说中的内容,可以感受一下。
我立刻说:“正是因为这两尊佛像都依照武则天相貌雕成,才会有明堂之内的,有很问题。我发现的蹊跷之处,一共有二。“第一点,大卢舍那佛的头部发型是水波式的,属于犍陀罗流派风格;而这个玉佛头的发型却是螺发肉髻,是马土腊流派的作品。这两个佛陀造像流派起源于古印度,在盛唐都有流行,但是泾渭分明,极少互相混杂大卢舍那佛和这个玉佛头同样是描摹武则天的形象,风格应该统一,但两者却走了不同的装饰路线,其中古怪之处,可资玩味。“第二点则更为离奇。我在玉佛头的肉上还能看到一圈微微的扇形凸起褶皱,层叠如帜。这种装饰风格叫做“顶严”,而玉佛头上的顶严”风格与寻常大不一样,它弯曲角度很大,象一层层洋葱皮半剥开,一直垂下到佛祖的额头,斜过两侧,像是两扇幕帘徐徐拉开,很有早期藏传佛像的特色。这就非常有趣了,武则天时代,佛教刚刚传入西藏,距离莲花生大师创立密宗还有好几十年呢。在武则天的明堂里,居然供奉着几十年后オ出现的藏传佛教风格,这也是件令人费解的事情。西藏在初唐、中唐时期的佛像都是从汉地、印度、尼泊尔以及西域等地引进,风格混杂,然后在朗达玛灭佛时全毁了。所以那个时代的佛像究竞是什么样式,只能揣测,很少有实物。我也是从一个活佛那里听过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马王爷另一部经典作品是《风起陇西》,写三国的,有人可能看过电视剧《潜龙在渊》,但三国系列马王最早最有名的也是这部《风起陇西》。能把三国写成碟中谍和无间道的大概也只有他了。
他总能找到独特的视角去打开和解读历史,并且这个过程充满了趣味和刺激。
放一段开头的文字感受一下。
当确认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以后,陈恭把屏风拉到自己身后,然后跪到几案前点燃蜡烛,掏出了藏在衣服夹层中的麻纸。
麻纸上密密麻麻全都是用蝇头隶体写的字,其中分列了魏国政务外交、军队驻防、经济变革、人事调动、民心波动等诸多领域的二十余条情报,相当详尽,其中不少条都属于相当级别的机密资料。而这些只有中央尚书、中书两省和相府高级官员才有权限调阅的资料,现在却在这个天水太守府小小的主记眼前一览无余。
事实上,除了天水太守府主记之外,陈恭还有另外一个秘密身份,那就是蜀汉丞相府司闻曹驻天水地区的间谍,主管关陇地区曹魏情报的搜集工作。
马伯庸的小说语言也是属于简练的风格,长篇大论的描写很少,而且每句话都会带出信息点,几乎没有跳读的可能。
《风起陇西》有可能也会改编拍剧,还有亲王的其他作品,当然目前最有名就是这几部,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除了小说,他还有很多历史评论,也是非常精彩的。
附上百度百科上的作品列表,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在知乎上也能找到他的文学课程,每一课推荐一本好看的小说,由他亲自讲授,非常有趣。
我相信好的作品,是值得花时间去欣赏的,三个时辰,真的远远不够啊
-
impw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6 2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