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生存报告
查看话题 >北漂四年,我的一线城市生存报告
关注豆瓣“一线城市生存报告”这个话题有段时间了,身为低端人口、苦逼社畜的一员,有太多的感同身受,于是按捺不住,决定记录一下自己的北漂经历。
回顾这四年多的北漂经历,当然是有苦有甜,因此本文既不是光鲜亮丽的炫耀,也不是一味卖惨,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顺便为那些想来一线打拼的年轻人分享经验。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河北人,普通本科,影视动漫行业,职业是记者编辑。
关键词:影迷、工作、租房、生活
我第一次来北京找工作是2014年,那时候大四还没毕业,因为是河北人,家离北京很近,在北京也有亲戚,所以先在亲戚家暂住了几个月,在海淀知春路找了一份工作。(海淀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聚集区,当年大家都想往互联网行业跑)
第一份工作其实工资挺低的,是在当年某互联网百强企业当网站编辑,慧聪网,曾经号称“南阿里,北慧聪”,现在那家公司已经凉的差不多了。刚毕业也没有经验,每天挺焦头烂额的,遇到了很多职场上的坑,而且这些坑是我后来有经验了才意识到的,比如不该我负责的事情让我做,不该我背的锅让我背,领导只安排任务从不教你怎么做之类的。
一直在亲戚家住也不方便,后来就自己租房,当时是2014年,在双泉堡(曾经北京著名的城中村之一,现在早拆了)找了一间筒子楼,单间,没有独立卫浴,冬天没暖气(还好我没坚持到冬天就滚了),月租1500块包水电(水压电压都不稳定),当时我的工资才3000块。
城中村的筒子楼环境挺脏乱差的,隔壁还会住一些农民工甚至疑似性工作者之类的,城中村里面住了很多人,附近工地天天晚上卸钢材,很吵,每天早晚高峰挤公交几乎没有立锥之地。这种苦逼的生存状态,我坚持了半年多就受不了了,于是灰溜溜地滚回老家。

滚回老家河北,一年内换了四份工作,在三四线城市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找个双休五险一金齐全的都难。于是2016年,我这个外地逼再次滚回了北京,给首都人民添乱。
在一线城市,一边找工作一边找房子还是挺艰辛的,尤其是确定工作之前,也不敢贸然定下居住的位置,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工作和住处都安排好了。
2016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去某影评自媒体当电影编辑,正式进入了娱乐行业,月薪六千,挺低的,但是考虑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并且没有经验,就本着学习镀金的态度干下去了。
当时住的地方在北五环来广营,也是个城中村违建公寓,不过环境比双泉堡那边好多了,有独立卫浴厨房,房租一开始是1400,后来涨到1500,再后来,也就是2017年底,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11·18北京大兴西红门镇火灾事故,导致全北京清退违建公寓、棚户区,并且出现了强制驱赶的现象,于是当时火了个词叫“低端人口”,这件事大家都有印象吧?
大兴火灾,我住的公寓所幸倒没被清退,但是三楼加盖的一层不让住人了,房东趁机涨价,房租涨到了2000,再加上水电网费,这种自建公寓都是商业用电,一块五一度电,贵的一逼,网也是又慢又贵,加起来差不多一个月2500,冬季取暖费还要单交,压力骤然增大。

再给大家贴一张城中村的物价吧,某路边小餐馆,也是违建,三天两头被城管查的那种,盖饭刀削面这种平民食物每年也要涨价。
北京的房租虽然贵,饭馆、超市的物价还是比较平民的,尤其超市,甚至比一些小城市还要便宜。

2018年的时候,我还在做电影编辑。经过两年多的磨练,平均每年跳槽一次,工资也涨了点儿,并且幸运的找了份可以不用坐班的工作,不用每天挤公交地铁,不用每天在通勤上浪费两个小时,日子逐渐爽了起来。
就是在做影评人这几年,我开始正式经营自己的豆瓣号,涨了些粉,还参加了豆瓣、时光网、爱奇艺、百家号各平台组织的电影点映活动之类的,也借着任职公司的资源,采访了一些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CEO之类的大佬。一线城市就是这点好,你可以接触到很多人,增长很多见识。
我并不是很喜欢做采访,因为采访稿基本上就是公关文,变着花样吹彩虹屁,没多大意思。但是另一方面,给一些大佬做采访还是挺长见识的,毕竟他们经验和学识在那个层次上,甚至包括一些烂片的主创,你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也能得到不少干货。
就比如毕志飞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烂片导演,但是你看他在微博上发影评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对吧?一方面是交流、分享、评价比拍电影容易,再烂的导演,玩儿摄像机也比影评人溜多了;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纸上谈兵的能力比较强,我拍不好,但是我能说。
再者,如果你喜欢那种“月薪八千,日常和大佬们谈笑风生”的装逼感,那你也许会爱上这种工作。不管你是财经记者、娱乐记者,还是时政记者,在一线城市都会给你一种融入上流社会的错觉,尤其做采访时去过几次五星级酒店,真TM富丽堂皇,厕所都比我家卧室装修的好。

北京这边的影迷圣地很多,其实我虽然是做影评人这行的,跟那些资深的电影发烧友比起来还是有一些差距,比如在北京举办的一些电影节什么的,除非是公司内部有票,否则我一般是抢不到票,也没钱买票贩子的那些高价票。
以我个人比较浅薄的经验,各大影片的首映、点映比较喜欢在万达CBD影城、英皇电影城这俩地方举办,可能是这俩影城安保措施比较好,影院设备也比较先进。
观影圣地自然就是小西天那边的电影资料馆,经常放一些老电影,或者没有引进的冷门佳片,我只去过一次,因为离的太远了,一些热门片子的票也不好抢。

2018年底,我遇到了一次比较大的挫折。那个时候,我正以兼职的身份给某知名影评自媒体投稿,本来不用坐班的日子挺爽的,每天看看电影,写写影评,也不用写公关文恰烂钱,虽然挣得不算多,总体上也挺满意。
但是,没多久这家公司就摊上事儿了,因“疑似侮辱烈士”,公司所有账号都被迫停更,然后我面临重新找工作的境地,失业了整整四个月。
失业四个月,期间也不是没有别的工作机会,但是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并且这个冬天除了失业,城中村的违建公寓也面临拆迁,整个冬天停了暖气,冻成狗。失业这段时间,我不仅要承担自己的吃喝拉撒,还有每月两千多的房租,以及给自己交一千多块的五险(不想断社保),每月固定支出四五千,坐吃山空四个多月,熬过来真的挺难。
2019年夏,城中村那个破公寓终于要拆迁了,据说当地有关部门提前一个月贴了拆迁告示,但是被黑房东偷偷撕了,就想多赚几天房租,导致我们几百户住客直到拆迁前三天被断水断电才得到通知。当天上午,我在附近看到一群警察保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下午回去就发现断水电,然后得知拆迁,急忙四处找房,用了两天时间找好新住处。

在一线租房,黑房东、黑中介是最操蛋的一批人。我记得大兴火灾的时候,我一朋友在十里河那边的城中村要拆,我过去帮忙搬家。对门是一个小姑娘,外面已经在拆电线、拆空调外机了,她才刚刚得知要拆迁搬离(因为是二房东转租,二房东没告诉她要拆迁),当时就差点要哭出来了,然后疑似给男朋友打电话,说这里不让住了,没水没电,你赶紧想办法。
大兴火灾那会儿,真的就是有些人差点露宿街头了,寒冬腊月,辛酸无比。
最初我偏爱城中村公寓,一是价钱便宜,二是多数有独立卫浴,自己住比较方便。但是住时间长了,发现电费网费比小区里贵,而且人员混杂、环境脏乱差,甚至会有蟑螂、老鼠,再加上违章建筑随时面临拆迁,黑房东各种不靠谱,我就决定新住处还是找正规小区。当然了,因为金钱的缘故,我只能继续往城市边缘搬,从五环搬到了六环。
虽然只找了两天房子,但是这次选择了某品牌公寓(避免广告嫌疑,就不提名字了),还是找到了一间比较满意的住处。最初是想找个带独卫的,但是考虑到自己一个单身汉,为了省点钱也没必要租太贵的,就租了个不带独卫的次卧,月租两千,便宜了不少,网费、取暖费全免,电费四毛五一度。
以前我也通过私人渠道找过合租,然后合租的养狗,满客厅随地大小便,狗主人还不及时清理,卫生间纸篓满了也不清理,就挺恶心的。现在的品牌公寓通常都规定不让养宠物,不让公共区域吸烟什么的,而且公共区域还有双周保洁,其实挺好,挺照顾我们这些一线白领租房者的需求,而且我觉得大品牌多少还是比私人房东、小中介靠谱一些。

北京是一个很魔幻的城市,当然其他城市也会有魔幻的地方。一线城市的魔幻在哪里呢?就是你永远不知道这个社会的阶层构成。
我曾经在网上认识了几个同样北漂的朋友,偶然间聊到彼此的收入,有一类人是月入一两万的技术员、码农,得知我工资八九千,于是就问我:“挣这么点你怎么生活?”
另外一类,从事行政、前台、财务、人事之类的职能岗位,月收入五六千,却也在北京生活。
我甚至不敢想那些当服务员的、扫大街的、修自行车的,以及那些日薪一二百的实习生们,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其实让我感到魔幻的并不是收入差距,而是我发现大家对身边朋友、同事的生活状态几乎一无所知,甚至不能理解。这可能就是密薪制度的结果吧,或者是“隔行如隔山”。
我目前的工作收入不高,但是依然可以不用坐班,比较自由。找工作的时候,我特地拒绝了那些月入一万多,但是要加班到凌晨或者996的工作岗位,因为不想透支健康赚钱。
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做销售、做金融,鬼话连篇忽悠客户,加班累成狗,月入一两万,这也是北漂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加班多,挣钱多。
但是如我上面所说,北京很魔幻,你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有社畜模式,也有养生模式,全看你怎么选了,我现在的选择就是养生模式(但是真的穷!)。
感情方面,因为处于社会底层,没什么机会谈恋爱,各种渠道相亲了几十次,就像面试海投简历一样。一线城市压力大,工作、租房、相亲,各种压力,各种诱惑,看到别的贴子有句话说得很好:“一线城市已经没人谈恋爱了”。
作为首都,北京的娱乐生活自然丰富多彩,除了故宫长城这种常规景区,还有工体的演唱会、798的艺术展、各种影展漫展、德云社的相声、开心麻花的话剧,以及更有逼格但是也更烧钱的音乐剧等等.....
作为首都,北京的各项市政服务也还算可以吧,我在城中村的那几年,经历过派出所查暂住证,自己办暂住证等等一系列流程,也经历过把社保从河北转移到北京的一系列流程,北京这边总体上还是比较便民的,比小城市效率高。
北漂这些年,把北京地铁能到的景区基本上都转遍了,反正都是北方景色,看多了也没啥新鲜的,但是在北京待时间长了,还是会喜欢大城市的繁华。
房子肯定是买不起,也没打算买,不知道会北漂到什么时候,暂且看以后的职业发展吧。
其他文章:
-
建建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