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南京之行

石鼓路上的教堂里,红椅白柱,十分的安静,有一个小哥哥跪在椅子上虔诚祷告,我悄悄坐了下来,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份夏日里的安静。

有人说新街口的地下通道像迷宫一般,站在那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某一瞬,我仿佛真的迷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颐和路是民国时期政府官员们的住宅区,它的每一栋房屋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民国时期的建筑美学,从头走到尾,虽然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但我一点都不觉得腻,走累了,在岔道口的先锋书店里坐一坐,此刻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

傍晚去了玄武湖,虽然远处的夕阳已渐渐下山,但三伏天的闷热丝毫未减,蜻蜓和鸟儿在半空中盘旋,大概跟我一样,盼望着来一场倾盆大雨。

西湖美,玄武湖也很美,究竟哪个更美?

台城上的一段城墙,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之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伫立在那儿,我寻得了一丝古味,又或者是苦味。

江宁织造厂内的曹家戏台,歌舞升平四个字歪歪扭扭,屋顶上的木头却雕刻地精细奇巧,红楼一梦,是否上了戏台就能寻到曹雪芹笔下的红楼。

梅园新村17号,中共曾经的办公住址,走进黑色的铁门,房内的摆件十分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桌,为了躲开国民政府的监视,窗户开得极小,四周围墙有两米半高,阳光很难照进屋子,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老一辈革命家们不放弃心中的信念,坚持走完了那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深深向你们致敬。

走在明城墙上,上面的每一块砖头都刻有烧砖窑匠和负责官员的名字,虽没有战场杀敌立功勋却也不是无名之人。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