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薄扶林漫步——港大夏校
7.28
早上坐一站路到港大地鐵站,照前段時間的媒體報導來看,我想應會有很多「大字報」。不過今天看到的倒是比想像中的少,有明顯被清理過的痕跡,民主牆的部分也不太多。附近聽到很多普通話,我猜想大多是內地遊客,也有少數香港本地的年長者在閱覽。在港的內地生朋友說「你不去上課我都快忘了原來港大是所學校,原來這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也有一部分支持校長張翔的,也有貼「中國香港與我們同在」的海報。港大並不大,只是上山下山很繞,如果不太熟悉路線很容易迷路。谷歌地圖也不太好用,直接問了一位港大生,說英文很好聽。要上課的教室並不太好找,在港大的儀禮樓,傳院便在這棟樓。今天是星期日,門被鎖起來了,看來只有明天會開。
午餐在校內的美心食堂,點了一份叉燒飯。不太好吃,一個人坐在餐廳的角落裡,附近全是來自東南亞的職員,開心地拍照、聊天。我吃著碗裡難吃的叉燒,身邊全是聽不懂的語言,好想政大附近的鴨血美味。
隨後去了上環的二手書店「Flowbook」,老闆人很好,姓林名森,港中大哲學系畢業,喜禪修。店裡放的不是一般文藝咖啡店的音樂,更像打坐冥想時的音樂。聽聞我是杭州來的內地人,特別興奮地問起我馬雲的各種事情。外國朋友總是談起阿里巴巴,而他更關注的是馬雲本人,似乎馬雲就代表了這一整個公司以及這場類似現代革命的科技發展「馬雲會不會讓妳覺得身為杭州人感到很驕傲?」從杭州的支付寶再談到香港與內地的比較,外面的抗議者正在上環附近遊行,我同他聊起香港的現狀。不過在他口中,我更多的感到這是來自典型知識分子的敘述,書生之言。我最近常聽到這種口吻,也常覺得這是虛無的。書很多,但我鍾意的並不太多,最終挑到Leonard Cohen的傳記、錢鐘書先生的《人獸鬼》,兩本都是33港幣。
大概走七八分鐘可以抵達另一家書店,中文名叫見山書店,英文是Mount Zero。店很小不太大,但很精緻,有可以坐的地方。這家店的選書風格讓我想起台北的女書店,店裡有周保松老師的新書在賣,還有一定的折扣。店主告訴我8.10周保松老師在店外的空地上會有講座,一陣興奮過後,想到我聽不懂粵語大概率還是不太會再來吧TT。最終選購了一本台版二手書,名字很有趣《抓起頭髮要飛天——嬉笑怒罵的女性主義論述》,作者的封面照是傅大為老師所拍。
走回地鐵站的路上,偶遇上環的遊行者,人比想像中的多很多。我係一個逆行者。
最後回到堅尼地城的海邊看日落,有人在釣魚。不過在我坐的大約四十分鐘中,一條魚也沒有上鉤,他的旁邊也沒有任何擺放魚的籃子。他不時拿出袋子中的麵包屑餵旁邊的鳥兒,好像他是在享受釣魚的過程,而並不期待魚的上鉤。座位旁的人來來往往,大多說著我聽不懂的語言。在香港這個多元的城市之中,好像每個人都保有自己的一小片天地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