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张照片讲述意大利历史之15: 那不勒斯海边景色(圣露琪亚海滨大道)

波尔吉出版公司
那不勒斯海边景色(圣露琪亚海滨大道)
1885-1895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经历转变最大的城市之一。1861年,那不勒斯的人口为44万,直到1911年的67万,曾经是意大利最大的城市。1911年,统一后发展更加迅速的米兰和罗马分别达到了60万和52万居民。
1884年大霍乱之后,那不勒斯的海滨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张19世纪晚期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在圣露琪亚大道正行驶着多辆有轨马车,更确切地说,是两排更耐力的骡子们拉动的车厢。背景高处的比佐法尔科内山上(Pizzofalcone)清晰可见比卓兵营(Bixio)的营房和圣母教堂(Immacolatella),圣露琪亚大道尽头处则矗立着著名的维苏威大酒店(Grand Hotel Vesuvio)。
从20世纪初开始,圣露琪亚大道不再面朝那不勒斯海湾,而渔民们聚居的圣露琪亚区也从1895年起遭到了众多大型工程的侵扰。渔民家庭们被部分迁居到紧邻蛋堡(Castel dell’Ovo)的渔村里。同时在这片宽200米的淤泥地上,建起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居民区,配套的则是一条全新的海滨大道和一个拥有翁贝尔托一世(Umberto I)纪念碑的广场。这次明显带有投机性质的工程遭到了旧那不勒斯捍卫者们的强烈反对,其中包括著名作家马蒂尔德·塞劳(Matilde Serao)。她在1906年出版的小说《那不勒斯之腹(Ventre di Napoli)》正是创作于该区域重建时期,其中写道:“绝美之区(Rione della Bellezza)... 这个名字显然是自命不凡... 说的正是新的圣露琪亚那片不毛之地,但所有热爱旧那不勒斯的人们或许更想看到圣露琪亚外的美丽大海,那片古老的、属于我们的大海:我们对着它发出遗憾的叹息,借着这景色,我们安慰那些失望的外国游客们,并在我们的灵魂中无声地否认着人类文明。... 我们为逝去的圣露琪亚哭泣,我们怀念海边的阳伞和躺椅、硫磺水、卖水和牡蛎的小贩、小餐馆、织渔网的工人们!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绝美之区永远无法建成,我们会更加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