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光——千岛湖
2016年11月13日,摄于淳安千岛湖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因湖中星罗棋布的千余座岛屿而得名;位于浙江杭州淳安县辖内,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1959年,因兴建新安江水电站,始于汉唐年间的两座浙西县城——“狮城”与“贺城”,一夜间被淹没于千岛湖底,成就了浙西水下的千年文明。千岛湖正常湖区高水位逾百米,相当于三千多个西湖的蓄水量;建成以来,不仅支撑着浙西这块风水宝地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更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首当其冲的城市绿肺,滋养着江浙地区的人杰地灵。
千岛湖,拥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1078座岛屿,其中不乏既兼环境清幽、风景秀丽之妙,又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趣的美丽岛屿;而“梅峰岛”、“龙山岛”,则当属千岛湖绮秀迤逦之最。
梅峰岛,由五座山丘汇聚而成,形似梅花,因此而名。岛上亦遍植寒梅数株,一入凛冬,便为赏梅妙境。清代书画家方士颖曾在游览此前的梅花峰后,留下《望梅花峰诗》一首,诗云,“秀拔群峰萃,峨然记杳冥。名曾标志集,胜可续图经。近傍江村绿,遥迎邑署青。游筇全末历,翘首愧山灵”。百余年后,诗中的“梅花峰”已为水浸没,转而形成如今的“梅峰岛”。凭借地势高峻,梅峰岛日渐成为千岛湖登高揽胜之佳处。登临梅峰观景台,目光越过青松翠柏的枝桠,极目远眺,远处是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三百余座小岛星罗棋布,仿佛是傍晚归航的渔船,随着水波轻摆,停靠在宁静温柔的港湾。
“桐桥铁井小金山,石峡书院活龙山”,诗中“龙山”,即为现有“龙山岛”之前身。龙山岛上的一座海瑞祠,为1985年破土重建。祠堂门楣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颇具古风。一入祠堂,墨色的“去思碑”在院落中央赫然而立,彰显出淳安人民对清廉父母官海瑞的无限崇敬与爱戴。海瑞祠旁的万杆秀竹,苍翠挺拔、气度不凡;我想,这正是海瑞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贴切象征,更是人们对人性中熠熠生辉高洁品德的无上赞美。
第一次与千岛湖亲密接触,是刚到上海的国庆,随朋友自沪出发,驱车至千岛湖,欣赏宜人景致,品尝了鲜嫩细致的千岛湖湖鱼,回程又绕至杭州逗留两日;第二次游千岛湖,则是此后八、九年的深秋。景色相似,人已不同;秋意正浓,颇为感慨。







































- END -
感谢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