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戏
作者积累的材料之丰富,我实在佩服。然而,他的写作逻辑就让我不那么佩服了。
按作者的说法,《故事海•穆利冈卡达塔王子的故事》“确实是《板桥三娘子》最早的原型故事,但并不是直接演变为后者。大概《大故事》中的这个故事没有马上从印度传到中国,而是先传入西域,在变成《一千零一夜》拉普故事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时,向东传入中国,成了《板桥三娘子》故事的原型。”①
我不赞成作者的逻辑,因为《故事海》不是《板桥三娘子》最早的原型故事。以下是我的逻辑分析。
作者知道《故事海》成书于十一世纪,比《板桥三娘子》的九世纪晚得多,前者显然不是后者的最早原型。然而,他又了解到,《故事海》的作者在开头的诗颂中说:“《故事海》忠实地改编了《大故事》。因此,本书作者认为《大故事》是《板桥三娘子》的源头,《故事海》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板桥三娘子》现存的源头。可惜的是,“《大故事》的原本已不存于世”②。既然如此,我们无法判断“《故事海》是否忠实地改编了《大故事》”。因此,《故事海》的作者所持观点的基础就不牢靠了,观点也就不成立。
至于《故事海•穆利冈卡达塔王子的故事》本身,确实很吸引人,好几处都和《板桥三娘子》相似。

《一千零一夜》第755夜也有类似的故事。其中的女巫从红色袋子里取出一个神秘的红色东西,她把这东西种在宫殿中央,那里突然变成了海,接着,女王在地面上撒了一把大麦,在红色东西变成的海里去了些水浇在大麦上,瞬间大麦就成熟结穗了。女王收割麦穗,将其磨成粉藏好……
也很可惜,《一千零一夜》成书的时间在13世纪之后③,远远晚于《板桥三娘子》,也就无法成为《板桥三娘子》的原型。
作者还在章末提到了《格萨尔王传•征讨夏莱伊郭鲁》里的故事:蜣螂拉犁耕地,女子种燕麦,麦熟磨粉,制面点,格萨尔王做手脚……女人变成了驴。同样,这个故事也远远晚于《板桥三娘子》。
所以,作者没能考证出《板桥三娘子》的原型。作者这本书的第一章《故事原型》(P01~P45)也就没有多大魅力了。至于第二章“《板桥三娘子》及其故事背景”,其中的内容都是很一般的分析,没有什么创见。之后的第三章是“中国的变形故事“,既说了人变动物,又讲了动物变人,资料丰富得很。本来这些资料都很有价值,可是它们不该写进这本书里。这本书是以《板桥三娘子》的原型为基础的。既然原型考都没成功,其他附着在这个基础上的文字就没多大意义了,看着碍眼。 我把作者说了一通,是不是说明我自己找到了故事的源头呢?不是,我也没找到。可我有一点文字层面的小发现。
《板桥三娘子》的核心可以紧缩为:板桥店卖驴。为什么这么说呢?故事开头说到: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 这几句的意思是,三娘子把店里的驴卖低价卖给公私人家。既然要卖驴,就要道出驴的来源。后面又继续说把旅客变成驴的故事。既然说到旅客变驴,就得说变驴的手段,荞麦饼就登场了。之后又继续叙述荞麦饼的来源。所以,故事的细节就越来越多。如果我说作者可能就是按这个思路来写的,会有人反对吗?假设没人反对,可能有人就要问:① 三娘子卖的为啥是驴而不是其他动物? ② 驴为什么吃的是荞麦饼而不是是其他饼?请看我在下文的解释吧。
我觉得《板桥三娘子》的核心就是个文字游戏。
1. 板桥店的桥,现在的读音是qiáo,中古音绝对音值是gǐεu④;荞麦的荞,现在的读音是qiáo,中古音绝对音值是gǐεu⑤。因此,桥和荞在唐朝(属于中古)的发音相同。
2. 卖现在的读音是mài,中古绝对音值是mai⑥;麦现在的读音是mài,中古绝对音值是mæk⑦。因此,卖和麦在唐朝的的发音有些相似。
3. 旅现在的读音是 lǚ ,中古的绝对音值是lǐo⑧;驴现在的读音是 lǘ ,中古的绝对音值是lǐo⑨。因此,旅和驴在唐朝的发音相同。 以上的发音就是文字游戏的基础。我们现在就可以把这个游戏讲清楚。
板桥店卖驴→板荞麦旅→板桥店的三娘子用荞麦做成饼,供旅客食用;待旅客变为驴之后,她就把它们关起来;如果有公私人家需要驴,她就低价出售。 我却觉得这样的故事核心更简单直接,省得我们去其他地方寻找故事的源头。不求人,求诸己,故事依然能说得通。
可能有人要问:你如何解释“木人赶木牛拉耒耜”的情节?这个很简单。《列子•汤问》里的偃师有个机器人,可以唱歌跳舞,还可以瞬目而招周穆王的侍妾。这些能力和木人及木牛的能力可以相提并论。《板桥三娘子》的作者肯定读过《列子》,这个应该没人反对吧?如果他真的读过,那他想到“板桥店卖驴→板荞麦旅”之后,也有可能想到用机器人来种荞麦。 注:
① P35,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考----东西方变驴、变马系列故事。
② P33,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考----东西方变驴、变马系列故事。
③ P20,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考----东西方变驴、变马系列故事。
④ P262,《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⑤ P262,《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⑥ P205,《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⑦ P205,《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⑧ P193,《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⑨ P193,《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
长簟昏眠
南充
2019年8月6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