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书笔记--by豌豆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书笔记
第一次详细阅读《乌合之众》是在今年四月份,是和一个朋友一起阅读的。那个时候由于超过一个星期未写作业,被提出了群,所以自己私底下读了一遍。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思考,也没有通过写作业、听S老师讲解等一系列动作进行复盘,效果肯定不如在成长会的效果好。为了不再错过营销学书籍的阅读和学习,还是要硬着头皮把心理学的读后感补上,为之前的不坚持付出代价和做出稍许弥补。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类的书籍,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到目前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它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细致描述了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分析了人们在群聚状态下的心理、道德、行为特征。解释了为何群体往往呈现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特点,而统治者又是如何利用群体的这些特点建立和巩固自身统治的。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以法国大革命作为背景,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他通过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民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和无恶不作的家伙,而且他们在一种“历史使命感”感召下,并没有任何关于犯罪的意识。乍一看此结论,不由得让人感到震惊,群体真的像勒庞所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吗?
也曾看过很多关于此书的评价,有部分人认为,此书观点过于偏激和绝对,当个人融入群体中,真的会像勒庞所说的那样吗?
其实,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我们同样会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往远了说,即使是在毛泽东相对民主的统治之下,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从知书达理的学生变成了折磨人的恶魔,文革时期民主法律因此受到破坏。而往近了说,如今的网络暴力和舆论的倾向性又何尝不是一种盲从的体现,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所有人一窝蜂地涌去买盐。试想,当我们个人脱离了群体,是否每个人都会做出曾经的行为呢?老人在街头摔倒却无人前去帮忙,导致老人窒息而死,其亲属埋怨众人太冷漠,埋怨这个社会缺少爱心。但是从勒庞的观点来看,这种众多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职责分散效应。心理学家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众人冷酷无情,也不能说是道德沦丧的表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件都可以证实庞德的观点。新闻媒体或者说新闻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利用舆论为博取自己更多眼球,骗取点击率等不顾事实按照自身需要,或按照社会普片关心方向片面报道的行为。例如最近发生的辱母杀人案,关于案件的报道都集中于法律不如道德,司法腐败,司法不独立等敏感的、当下热点的问题。舆论风向把群众关注的焦点完全带偏,而群众也自然而然的朝着这条线走下去,群众一边倒的为于欢感到不公,支持杀人行为,要道德不要法律。显然这样的舆论是片面的,群众面对这样的事件就显得情绪化,对大家认同的事情无异议。但是群众喜欢关注谈论他们想要的新闻事件,媒体也喜欢按照这样的方式报道新闻。
但是《乌合之众》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凡是那些需要发动大规模群众参与的行动,诸如政治家煽动国家疯狂、商业界鼓动群体购买、媒体诱导民众意志等等,都必然利用了庞勒的思想,很多行动纲领都是参考了勒庞的群体心理分析而制定的。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者必备的一本书籍,对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们也有着借鉴作用。比如书中对于犯罪群体的阐述,说明群体的犯罪倾向等,对于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们以及法律工作者们,也会有莫大的帮助。《乌合之众》对于从事或研究政治经济的人们也会有帮助。书中对于选民群体和议会群体心理的研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本书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也能多思考,多深度阅读,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乌合之众》这本书对我本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曾经觉得自己只要有实力就行,可以保持特立独行,不按照群体规则做事情。其实如果你想在以一个领域和群体里成为一个顶尖优秀的人才,你必须要研究明白这个群体的规则、意志到底是什么,然后趋从这个群体最基本的意志,做符合这个意志的事情。当你知道群体意志如何反作用于你的时候,不要跳动大部分人对你的敌意。如果你跳动了大部分人对你的敌意,那么即便后来你能顺从群体意志,但是你已经不可逆转地失去了在这个群体里面的舆论地位。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利用群体意志去做一些事情,前提就是必须要知道这个群体能为你带来什么,能为你做什么。如果你成为了一个群体的引领者,甚至是创造者,那么你就是在变相创造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群体特征。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书籍,对我来说最大的思维转变就是:我们以为我们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学习、持续行动、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