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作法自毙
《晋纪三十八》
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八年(公元412年)
毅①夜投牛牧佛寺②。初,桓蔚之败也③,走投牛牧寺僧昌,昌保藏之,毅杀昌。至是,寺僧拒之曰:“昔亡师容桓蔚,为刘卫军所杀,今实不敢容异人。”毅叹曰:“为法自弊,一至于此!④”遂缢而死。
【注释】故事背景:晋义熙八年(412年)九月,刘裕矫诏称刘毅与刘藩、谢混共谋不轨,收藩及混,赐死,派军攻刘毅。十月,破江陵。①刘毅(?-412年),字希乐,沛国沛县(今属江苏沛县)人,晋末群雄之一,曾与刘裕、何无忌等举义兵灭桓玄。在刘裕北伐南燕时,因急于与刘裕比绩,兵败。后请求移镇地方,官至卫将军、江州刺史、荆州刺史。据长江中上游,自设辖内百官,雄兵一方。暗与朝中谢混、郗僧施等大族联络,欲以荆州为本,举兵攻建康。②牛牧寺在江陵城北二十里。③桓蔚,桓温弟秘之子。义熙元年(405年),东晋军与桓楚残余在襄阳及江陵间攻防战,桓蔚败后逃江陵。④《史记》:商君得罪于秦,亡至关下,欲舍。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叹曰:“嗟乎!为法自敝,一至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