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朋友圈:少来夫妻,老来伴

01
躺在沙发上翻看朋友圈,母亲的朋友圈深深的引起了我的注意(父亲的随笔)。
“儿子去新疆工作了,我心情复杂,百无聊赖。当我看到校园里,一只鸟妈妈喂食于小鸟,茅塞顿开。小鸟长大后,也会飞向远方,我的儿女也正是如此…………..”
从姐姐口中得知,弟弟工作签到新疆了,家里空落落的。晚上母亲下班回来,父亲做的晚饭——面片,父亲心情低落,母亲一言不发,默默的陪着父亲吃饭,整个家里气氛尴尬。这个画面我无需脑补,涌现眼帘。我能理解父母的那份孤独与牵挂,但并不能完全懂得。或许整个世界上最懂父亲的只有母亲吧。 父亲巴拉着碗里的面,眼泪吧嗒吧嗒。他的这份孤独和牵挂在外人看来或许是一种矫情,但是在母亲面前,他才会卸下一切莫不在乎的伪装,不加掩饰自己内心的那份孤独,不用考虑所谓男人的尊严,眼泪不由分说,而母亲也会默默的倾听父亲的“念叨”,也乐意成全他的“矫情”。
我的父亲是一个心肠极其柔软的人,也是多特别愁善感。小时候,我们家是九口之家,四世同堂。每年过年都是异常的热闹,虽然家大,操心大。供养孩子的辛苦和赡养老人的压力,没能让父亲脆弱,我从未见过父亲流过眼泪,母亲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贤内助,父亲教学,母亲操持家务,各自分工明确。两人也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常常拌嘴,却在平淡中搭伙过了30年的日子。我从未被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感动过,因为在平常不过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逝去,子女远行。留下的只有他们彼此了,孤独和凄酸不经意地袭来,老来伴的珍贵也显现出来了,我反而羡慕父亲和母亲。
父亲节的第二天,母亲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这两天心情不好,让我多给父亲打电话。” 我说:“不是最近没见什么人,也没发生什么事吗?有啥心情不好的。” 昨天是父亲节,也是爷爷的生日,父亲一个人去爷爷坟前坐了一个下午,泪流满面。
母亲说:“往年的这一天,都会在家里热热闹闹给你爷爷过生日,今年只有你爸爸一个人去坟前叩拜,你能理解你爸爸那种心情吗?”母亲接着问我“有没有给父亲发红包,说别人家的老头子都收到女儿女婿发的红包笑咧了嘴,我们做儿女的怎么不知道让父亲高兴一下呢。”我们都给父亲打了电话,着实忘了那天是爷爷生日了,并没有觉得是什么大日子,听了母亲的话,我心头一酸。
母亲最能懂父亲的心思,这种懂得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难能匹及的。 这份理解不仅仅是子女不在身边,有人说话,能听到回应;不仅仅是知命之年有人端茶递水相互搀扶,更是一种三十余年休戚与共,风雨共舟换来的懂得,俗话不是说最好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懂你’
前段时间,想让父亲趁着暑假来成都逛逛,父亲总是再三推辞,说母亲不放假,一个人晚上睡觉会害怕。最后赶上母亲调休,父亲才和母亲一起来了成都。
我们常年在外,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家庭。父母看起来儿女双全,实则和孤寡老人没什么两样,我们唯一的陪伴只是每天的电话和视频, 真正陪伴相互陪伴的只有伴侣,那个搭火过日子数十载,那个 年轻时一起苦过,累过,老了依然相守的人——老伴儿

02
我的姑奶奶,也就是爷爷的妹妹,80岁的独居老人。膝下只有一个大概50来岁的离异女儿,女儿在省城工作,也是时常过着顾头不顾尾的日子,前几年姑奶奶行动不方便,她的女儿接去住了一段时间,因为俩人脾气不相投,姑奶奶要求回到乡下老家独居。
她的晚年凄凉,独自病死家里。她的女儿打电话几天无人接听,电话打给父亲让找人瞧瞧才知去世多日。发现时,摔落在地,面目全非,守候她的只有家中的一只老猫,令人欷歔不已。 她的女儿得知噩耗时,自顾不暇还在医院输液,也没能最后送上老人一程,在邻里和亲戚的帮衬下草草安葬了。我不知道作为子女,他们是怎么接受母亲离世的方式,怎么忍心,又怎么安心。
我心里猛然一揪,那个年代她是地主家的少奶奶,晚年竟然如此凄凉,辛劳一辈子却也没能寿终正寝,有个好的安息方式。我只是在想如果她的丈夫没有英年早逝,她的一生是否没有这么清苦,如果她的病榻前有个端茶递水的老伴儿,她会不会走的安详一些。
03
我和陈QQ,从相恋到结婚差不多6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从未离开过彼此的视线。有时候陈先生出差或者我回家,我们都会电话不断,晚上睡不好觉,说起来的确有些矫情,但这也是一种习惯和对彼此的依赖。婚礼上我对陈QQ的誓言是:“我不求你为我做什么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事,我只求你平安健康,到了我们60岁,你还能陪我跳广场舞。”
说实话,这句话其实是去年我翻看了一个马航家属[漫步鱼]三年以来的微博才说的,每一条微博都让我声泪俱下。


她从15年到19年这四年的想念溢满字里行间,谁也无法替代她的爱人。 多少的夜晚她辗转反侧任回忆爬上心头;多少个饭后散步,回眸是自己爱人的面孔;多少个梦里发现丈夫安然回家,醒来泪满衣襟。
我特别害怕他离我而去,所以不让他喝酒,少抽烟,也在婚礼上认真的宣誓希望他能伴我到老。
我深知只有他待我如小孩,理解我的脆弱,懂得我的矫情。他在我面前也会表现他少有的脆弱和不安,因为彼此懂得。
我想要的不过是
30岁我们风华正茂
40岁我们携手共进
50岁我们从容生活
花甲之家我们一起跳广场舞
古稀之年我们一起读书看报
耄耋之年我们彼此相互搀扶
人这一辈子最可贵的不过是年轻时有春风十不及有你的恋人;中年时,有风雨同舟哭过闹过依然并肩同行的伴侣,老年时,有相互搀扶,可以互相依偎的老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