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码头CityZoo会谈纪要
为了写起好耍,原话基础上有所加工。
Interviewers:
L, contact, business research agent
Y, lifestyle research
M, waiguoren
E, English interpreter for M
Interviewee:
我 - W, musician
W(心想): 啊哈竟然还有歪果仁,还有interpreter啊我的妈。
(互相介绍)
W: 你好啊你好啊我大学也是English major, interpretation方向。
众:哇哦~
Y: 那M你可以直接跟他说英语,呵呵。
E: (黑线)
W: (反应过来,这样一开始就搅局似乎不是很合适……)
听了E几句同传之后立马后悔自己说了这话——和professional比起来,我tm完全不在一个凳次上。
(my experience. brief intro.)
L: 你对重庆的包容怎么看?因为据我所知重庆人的脾气比较大,但又在一些事情上匪夷所思地乐天派,or,匪夷所思地whatever。
W: 整体是比较乐观,五六十岁没车没房家庭破裂工作累成狗也能天天很开心很嗨。但包容这一点上更多的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开始聊几大gay都,聊重庆女人的地位。)
L: 在上海的餐饮业,有相当比例的人是看中服务的,服务不好,其它免谈。但在重庆好像不是这样……
W: 嗯,这是我初来你们上海遇到的第一个culture shock,这些小店的妹儿弟娃儿些真是太客气了,让我浑身不自在。就跟在北方常说“您”而在南方说“您”可能会造成一种距离感一样。
在重庆,有的味道好的老店是很硬气。看见街上餐馆占商业的比例了么?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大都不会差,更别说存活十几、几十年的了。反正我们好(四声)吃,只要服务不是差到极致一般都会腆着脸去吃。就前段时间还吃了一家贴着醒目标语的美蛙店呢——“要服务,请去夜场。”
L: 你认为重庆人最不能接受的是什么?
W: 浮夸?打女人?你指哪方面?come on. hit me.
L: 比如说,有的地方店面设计什么的不能有大片金色……
W: maybe you should consult a visual designer on this, not a musician...
L: 你知道有的品牌在上海完全就是一败涂地……
M: turbulence.
L: 但在重庆却火了。
M: huo le.
L: 比如某面食品牌。
W: 啊哈,你知道我刚到北京的时候第一个culture shock是什么吗?哦不是,第一个是关于东西南北方位的(在重庆是“上下左右”),先不提。第二个culture shock——北京面馆早上不卖面。这可气得我呀。
面食来重庆,正好对口啊。
(不过海底捞却不是这么回事,回来之后想到的。)
L: 你在外地的时候最想念重庆的什么?
W: 除了吃……之外……还能想念什么?come on, inspire me, like what?
L: 比如我从旧金山回上海就会很想念加州的蓝天……
W: what?Jesus. you mean上海的天还不够蓝??
Y: 也许你们所说的“蓝天”不是同一种东西……(inspire了我一下,比如问我在重庆喜欢去哪儿玩)
W: 爬野山,开起车到处灯儿晃。以及虽然体力不行但喜欢徒步和zua菊球。哦我老汉喜欢钓鱼,我不喜欢,但喜欢吃鱼。
——哦我想起来了,在外地最想念的是重庆的山水、山水间的雾和烟雨蒙蒙,还有老汉弄的鱼,还有在外地不常有的raw inspiration (motiv)。
就,很多身在外地时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其实是作为重庆人,或者说四川盆地的人从小就在经历的事情。盆地内的山水之间,觉得这些事根本不足为奇。到了外面的平原地区有时会觉得,是由于路太直,城市太平,思维才打不太开。
说实话就经常进个楼,上几层出来是平街,再上几层出来还是平街,再上几层出来是空中走廊,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你真的会时常有灵感往外涌。
(接下来聊创作,提到anna,就是the anna到北京之后创作力乘风起飞的故事。我在北京也乘风起飞,作品完成度上去了,但欠缺的就是原始动机。)
L: 我们大都是第一次来重庆,作为重庆人你会推荐我们去哪里?
W: 黄桷坪涂鸦街和沙坪坝几个学校,南滨北滨路以及南山夜游。渝中不好玩。
M: how would you describe Chongqing with music?
W: you mean, genre? or band?
M: feel free, please.
W: folk music, within a heavy metal structure. as CQ has always been a "Detroit" city since... since I dunno when. but it's abso-fucking-lutely HEAVY, hell yea \m/. however, "heavy metal" alone isn't enough to conclude this vividness. a lil bit Han folk music instrument such as dizi(竹笛) or percs from Sichuan opera (various gong & bangzi, etc,川剧里的打击乐) would make it. (推荐《渝调》并说this is exactly what I'm talking about. no heavy metal in it, though)
(看M表情感觉很受用)
M: imagine you are traveling in Europe and you meet an old friend from CQ. last time you saw him was, say, ten yrs ago.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be the best gift for him?
W: gift? well... do I have to? the best "gift" is a good meal and a long chat, I suppose?
(回去之后chara提示说火锅底料,我觉得make sense,因为这是在外的重庆人最珍贵的东西……叭……做法也很多,每顿弄一点下来炒菜也行……嗨真是L'esprit de l'escalier - the staircase wit)
20190809补
还聊了一点城市化。他们说你在上海呆过应该知道,开车从市中心往外走很远可能都还是城镇,而重庆似乎有更多的城市乡村“交替”存在的景象。我说嗯你们知道我在上海第二个culture shock是什么吗,就是有次和一个前同事抽烟聊天,说到乡村生活,提到水田啊、晒谷子啊、钓青蛙啊什么的,她完全没概念,说从小就在城里长大没经历过这些,这时我就感觉话题有些进行不下去——心里慨叹“哦,真的有这样的纯city girl / city boy... 第一次遇见活的。”
想说“这不才是我们你国的真实面貌吗?城市占国土总面积才多大比例?”但考虑到场合性质就没展开了。
还聊了一点城市绿化。他们说感觉重庆的绿化率特别高,我说嗯很多小区都是literally“重庆森林”——I mean高楼又多、绿化率又高这样。而且地势相对平的地方,小区里也常有一些坡。小区内的植被覆盖这一点上比重庆强的我只见过广州和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