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

快两年过去了,我从未像思念羊城的美食一般思念任何地方的食物。每次在别处吃早茶、吃粤菜,总是忍不住感慨“果然没有广州本地的好吃… 好想再去一次…”
— 2021 年初
距离在广东的日子已经一周了,游玩结束,回归日常。在每日平淡的通勤地铁上,每天饭堂千篇一律的菜色,最最回味的还是粤菜的味道和广州人的热情啦。
此行待了三四天,第三次来广州,也终于如愿安排了一次顺德——传说中所有的粤菜师傅都是这里出去的。颇有一股朝圣的意味。
早茶——“不得了”!
记得第一次来广州的时候,跟同行的小伙伴一起去了“点都德”,记不太清什么招牌菜最美味了,只是对一个场景印象深刻:一个学弟尝了一口春卷以后,几乎哭着捂住嘴,嘴角的络腮胡若隐若现,说“天呐 这也太好吃了!春卷也能这么好吃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想起来,这真的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可爱学弟^ ^

早茶的迷人之处不在于早,(这不是废话么),而在于——坐定位子,喝一口清火的菊花茶,听着周围人点菜、聊天声韵宛转的粤语,然后慢慢吃点点心——生活俗而美滋滋。
这次进了 毕德寮——粤语里面“不得了”的意思,听说是点都德的母公司。招牌的烤鸽子、红肠真的特别“毕德寮”!烤鸽子肉,令人难忘,肉质没有烧鹅柴,鲜美多汁,只恨他太小,好在回味悠长。

至于红肠,我觉得比一般的虾饺好吃很多~ 普通粤菜或者港式茶餐厅的虾饺,不知为何,味道总是流于平淡,Q弹有余,但滋味不足。本地同学说因为大多虾饺里面的虾都是速冻,所以鲜味欠缺。但是这个红肠做法不太一样,除了虾仁,外加了油条似的酥脆玩意儿,配上花生酱,蘸上酱汁,口感更丰富也更入味。

蹭蹭蹭几下,红肠就被抢完了:( 反正手速慢,很亏。
顺德的夏季——凉茶与鱼生
城铁出站,伴着热浪袭来的还有眼前一些荒凉的房子们。虽仅距广州站10公里,但是城市风貌却换了一番模样,道路很宽,但人烟稀少,回想起珠江新城人口攒动,忽然觉得耳边清静了好多。
摸索着到了一家附近的颇火爆的鱼生店,很想记下名字,然到店发现连个店铺招牌都没有。顺德鱼生在广东一带很有名,虽然跟日本吃生鱼片是一个性质,但是顺德的吃法多河鱼,而非海鱼。npy说,“其实日本的生鱼片吃法也源于中国。”查了一下,还真是如此,唐朝时,日本使者将生鱼吃法带去了日本。(注:生鱼片又称鱼生,古称鱼脍或鲙,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食物之一。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朝。)虽然这种“XX源于中国”的说法听着很cliche,但转念,作为源头的“顺德鱼生”,被日本刺身,在知名度上甩了不知道几条街时,还是有点心情复杂。

顺德鱼生有一鱼四吃的说法——凉拌鱼皮、香煎鱼骨、生鱼片和鱼粥。个人感觉鱼片味道最突出,尝起来也比一些刺身好一些——没有那么腥;吃法也最有趣,光是配料就够有噱头啦(如下图),光是看卖相,就很吸引人了。此外,这些配料酸、辣、咸、香、鲜、甜等各个味道一应俱全,然后凭自己的口味拌着吃就可以啦

当时因为桌位紧张,跟当地的几个人一起拼桌共食。local几人深谙鱼生的地道吃法,一番风卷残云,连鱼皮都很快吃完了。我们俩外地人面面相觑,做了半天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没有对看上去有点奇怪的鱼皮下手哈哈~
因为天气太热,我们吃完饭,决定踩点当地的凉茶店铺——民信老铺。都说广东人喜欢喝茶,不管是早茶还是夏天的凉茶。进了这家店,扑鼻一股中药材味道,原来这是一家中药材店plus凉茶铺。对游客来说,这是一股比较强烈的奇怪味道,但是当地local进店后一股如鱼得水的感觉——进来,火速点餐,十分钟消灭完后,起身再次投入烈日之中……哈哈哈。never mind 我也算吃到了正宗的双皮奶~ 口感偏甜,有点像蛋挞~ 至于龟苓膏,加上蜂蜜红糖,甘苦交融,值得一试~

关于粤菜——大小炳胜之争
曾经有人这样夸粤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去了三次以后,我只能说,虽然极尽溢美之词,但仍觉得不够……反正就是很好吃啦!这也是为什么会一次一次来这里的原因~ 广州菜是粤菜菜系之一,其中老牌广州菜还以“炳胜”为先。大炳胜偏传统粤菜,价格更高,但是菜式更经典,小炳胜偏现代粤菜,菜式更新奇、丰富,价格亲民。但这一次去,感觉小炳胜惨遭滑铁卢……更推荐去大炳胜吃~

炳胜的麻油鸡、双拼鹅肠、姜撞奶、鱼粥都很好吃。麻油鸡用香油、孜然等一起腌泡而成,但是鸡肉鲜嫩不柴,更值得夸赞的是鸡皮的做法,鸡皮清理的很干净,看上去是透明的,而且做得很脆很鲜,我一个从来不吃鸡皮的人,都吃了不少…… 个人感觉比一般的白斩鸡好吃很多~!

另外的双拼鹅肠也特别好吃!一般的烤鹅肠,往往里面的油脂很浓厚,多吃几筷就不想继续了。但是这个鹅肠油脂剔的干净,炒的火候刚刚好,没有过老,但又很入味,很值得一试啦!

BTW 没有吃过黑叉烧的也可以点一下哦~ 毕竟招牌。以前吃过,也很不错!
米其林一星——惠食佳
突发奇想跟朋友约在此吃饭,下午5点开门,谁知4:40到,发现“第一轮”号码牌已经抢完…… 勉勉强强抢到了第二轮号码…… 所以大家要来的话一定一定要早点到呀!尽管排队,但是吃完仍觉得——很值得!
那天吃饭,放眼望去,海蛎煎每桌必点。他的做法跟台湾的蚵仔煎相似,但是里面的料不太一样~以花蛤、鱿鱼为主,毕竟临海,尝一下当地的海鲜也是不错的哟~


至于豆腐煲,感觉一般般,可能是个人对xx豆腐类没有什么特殊的偏好,所以并没有觉得特别印象深刻,但随行的小伙伴们都吃得很欢。鱼香豆腐比蟹粉豆腐便宜,但不比一般的蟹粉豆腐差~喜欢豆腐口感的仍然可以尝试呀

啫啫xx煲是这个店的招牌~所以推荐大家点一个,至于是牛蛙?肋排?还是黄鳝等就看各自的口味啦~黄鳝煲的做法,有点“干锅”的意思,端上来的时候还是刺啦刺啦作响,黄鳝混着香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而且黄鳝肉质很紧致,配有孜然等香料,感觉特别香!

饭友记忆
饭友记忆实属美食系列番外篇,在食物番里面,“人”的角色往往是退居二线的。但这次炎炎夏日,整个经历无法忽视“饭友”这一存在了。一起找店,一起打伞坐车探店,一起点菜,一起吃,一起聊天。当然也会有一起拉肚子,一起吃撑,一起变胖变穷…… 一路上的点点经历,远不止美食本身了。也越发明白partner之所以成为partner的原因。这是一项与人交往必备的活动,是我慢慢了解你喜欢吃“肠类”、“肝儿类”、“乌龙茶必备”、“吃饱就困”属性的过程。
此行,除了打卡了各家美食店,另外,我们还重游了第一次去广州时一起骑行的珠江边,吹风等天黑;去了一些不知名的市内景点如陈家祠;另外还在东山口喝了咖啡,偶遇了不少约拍达人,见到了广州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生活总是平淡无奇,但是感谢一次次出行留下的美好回忆,都是无数“至暗时候”的微光热血。
所以想在此处为饭友留一处位置—— 以后,继续开心吃饭吧:)
Photo credit: DEAR @豆友183687700 & Web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Never judge (1人喜欢)
- EOY 2024
- City view in Italy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