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童”症候群(下)
“大儿童”症候群(下)
上期回放:
28岁的帅气“新好男人”广告人Andy杨在职场中颇受好评,但他却自认为有习惯性拖拉晚睡、网络沉溺、自我价值感丧失等大堆问题,内心焦虑之下,他亟需状态的调整和改变。在心理咨询师那里上过“第一堂课”,Andy杨准备完成对方留下的“家庭作业”:整理出二十条自己讨厌但改不掉的行为习惯,并对应写下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解决方法……
二十一条军规
Andy杨面对这道离奇的“家庭作业”有点小兴奋,如同心里一处封藏的“穴道”被点开:自己仿佛回到中学、甚至小学时代,在那个时候,他不像许多孩子喜欢拖到假期尾巴才开始写作业,他常常用几天功夫先把作业完成才去开开心心玩儿,为此,他还常受父母表扬。面对心理咨询师的Homework,他突然有种小孩儿般提前写完作业想受表扬的炫耀和渴望。
按女咨询师要求,Andy杨必须用手写方式“答题”,而且要如实、迅速作答,不要在脑海里思考太久,一想到就落笔。在干净的纸上,他写出“20宗罪”:
写报告的工作期限有五天,自己绝对每次都在还剩两天、甚至一天时才开始忙乱
心理年龄小,不成熟。最大爱好是玩网络游戏、看漫画和武侠小说,和同龄女性谈到这点时,基本都会受“鄙视”
完美主义者,于人于己在各方面要求都相当高,自己做不到时就特别自责
睡眠不足,精神越来越差。主要是晚上睡得晚,中午休息时间又忍不住要打40分钟游戏
屁股下面总像长了钉子坐不住,工作中让人觉得“太爱动”
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分心走神
不迟到就会死。曾经开会、见客户、约会之类的关键时刻也难逃那么几分钟的晚到
阵发性的狂躁难耐,“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脾气出奇的差,但是又没特别原因
太“两面派”了。大家都觉得我特别开朗阳光,但我自己很不快乐
……
一口气写完20个句子,Andy杨舒坦极了!他觉得简直不是在声讨自己,而是在审视别人,哪怕清算出50条都不嫌少!他又接着一一写下对应的“解决方案”:
●以后严格、严苛要求自己在第一天就开始着手
●大幅度减少玩游戏、看漫画和武侠小说时间,把家里漫画和小说送人
●为了不伤害别人和自己,在非原则问题上要学会视而不见
●先戒掉中午的游戏,争取睡个午觉
……
Andy杨写完二十条还不过瘾,加了一项,凑出“二十一条军规”,最后还画了大大的惊叹号:
●把这些“罪过——解决方案”复印下来贴墙上,随时提醒自己!
人人都是大儿童
“第二堂课”上,Andy杨恭敬地递上“作业”,心里多少有点忐忑:真要揭秘了?
女咨询师看过后微微笑着,显然她相当满意作业的完成表现,同时似乎还有种“我猜到了!”的得意劲儿。咨询师把更多时间留给了Andy杨,让他对20条问题逐一进行更详细的“控诉”:“没错,就像在说别人的缺点!”随后,咨询师告诉了Andy杨她的分析及看法:
首先,我认为,你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成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大儿童症(不想长大症)”,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中的一种甚至几种。有些你应该听说过,或者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出非常详细的解释。
听上去很可怕吧?!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们公司里上上下下所有人(心理咨询是Andy杨所在广告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都有这些症状,而我身上也一样有,甚至我的“大儿童症”比你还厉害!但你有非常优秀的特点:警觉,自知,擅于自省。对于你最不满意的“拖延症”,上次我提到,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和机械的制度限制了人天性中的自由,拖延就成为一种小小的消极反抗措施,类似于非暴力不合作甚至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完美主义的你过于为此自责了。
从深层次原因讲,这是来自内心的恐惧。现代社会压力下,大家都会担心很多事:害怕失败,相信即使最微不足道的错误也能证明自己一文不值,不可救药;害怕缺憾,把别人做出的任何批评、反对和评判,都理解为对自身完美的威胁;我们甚至害怕成功,担心即使付出了艰险的劳动,实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唯一的回报也不过是越来越高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这些隐藏在内心的各种恐惧,牵扯着我们明知将来会后悔,却也迟迟不肯开始采取行动,结果就恶性循环下去。我认为,纠正拖延行为绝不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让自己整个心态、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后的自然结果。
面对这位30多岁的“可爱”的女士,听过这番解读的Andy杨表情很是戏剧化,他先从惊愕到眉头紧锁,随后哈哈大笑、整个人放松了下来,接着平静、并显得认真起来。
“爱上自己内在的小孩”
在接下来的几次“课程”中,女咨询师修改了Andy杨的“二十一条军规”,相反地,她和Andy杨一起,制订出一份包括“大道理”以及有着诸多细节和可操作性强的Do&Don’t。他们约定好,每两到三个月梳理一次,剔除已经做到的,逐步添加难度更大的。
Do&Don’t
1.接受自己。学会先去“爱上自己内在的小孩”。接受认同自己,才可能实现接下的重整和完善。
2.人人心里都是一个大儿童,只是表露出多少的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内在的大儿童和外在的成年人社会角色,在担当必须的工作及生活责任时,一定要体现出强的责任感和实干精神,让周围人明白“我可以保有幼稚单纯的一面,但绝对不是逃避责任”。
3.可以进行焦虑症/成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拖延症的相关指标测评,但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拒绝网上的随意测试。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具备几项相应的“症状”,但绝不意味着你就此“得病”了。
4.在电脑/手机等中进行自动休眠设置,每晚十一点半自动关机,并不再强行打开重启。
5.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一周中做到一天或两天全部食素。要相信饮食可以调整甚至改变急躁、偏颇的性格。
6.瑜伽、太极拳等相对“缓慢”的有氧运动中挑选一样去学习,在半年内实现初到中级水平。
7.每天睡前听舒缓的音乐,晚饭不吃的过饱。
8.每天(或至少一周三次)记日记,哪怕一句话。拒绝电脑打字,必须手写。
9.使用专门的“工作走思提醒表”或“提醒锤/铃”,工作中走思一次做一个标记,画出“正”字,逐步见证“正”字的减少;同理,采取外界单一、直接刺激的方式,设置一个铃铛/锤子发声装置,走思一次,用它尖锐难听的声音提醒一次自己。
10.设置一种自我激励方式,一周内(甚至一天内)有进步就简单奖励下
11.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这样想想:为什么不更多地关上电脑去看本书、散个步、晒晒太阳,和女朋友亲热一下,或者去谈一场开心的恋爱,哪怕发会儿呆也好?
12.有必要将计划书打印并置于家中显眼位置,同时告知适合的亲友监督执行或采取“同伴教育”。
上期回放:
28岁的帅气“新好男人”广告人Andy杨在职场中颇受好评,但他却自认为有习惯性拖拉晚睡、网络沉溺、自我价值感丧失等大堆问题,内心焦虑之下,他亟需状态的调整和改变。在心理咨询师那里上过“第一堂课”,Andy杨准备完成对方留下的“家庭作业”:整理出二十条自己讨厌但改不掉的行为习惯,并对应写下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解决方法……
二十一条军规
Andy杨面对这道离奇的“家庭作业”有点小兴奋,如同心里一处封藏的“穴道”被点开:自己仿佛回到中学、甚至小学时代,在那个时候,他不像许多孩子喜欢拖到假期尾巴才开始写作业,他常常用几天功夫先把作业完成才去开开心心玩儿,为此,他还常受父母表扬。面对心理咨询师的Homework,他突然有种小孩儿般提前写完作业想受表扬的炫耀和渴望。
按女咨询师要求,Andy杨必须用手写方式“答题”,而且要如实、迅速作答,不要在脑海里思考太久,一想到就落笔。在干净的纸上,他写出“20宗罪”:
写报告的工作期限有五天,自己绝对每次都在还剩两天、甚至一天时才开始忙乱
心理年龄小,不成熟。最大爱好是玩网络游戏、看漫画和武侠小说,和同龄女性谈到这点时,基本都会受“鄙视”
完美主义者,于人于己在各方面要求都相当高,自己做不到时就特别自责
睡眠不足,精神越来越差。主要是晚上睡得晚,中午休息时间又忍不住要打40分钟游戏
屁股下面总像长了钉子坐不住,工作中让人觉得“太爱动”
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分心走神
不迟到就会死。曾经开会、见客户、约会之类的关键时刻也难逃那么几分钟的晚到
阵发性的狂躁难耐,“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脾气出奇的差,但是又没特别原因
太“两面派”了。大家都觉得我特别开朗阳光,但我自己很不快乐
……
一口气写完20个句子,Andy杨舒坦极了!他觉得简直不是在声讨自己,而是在审视别人,哪怕清算出50条都不嫌少!他又接着一一写下对应的“解决方案”:
●以后严格、严苛要求自己在第一天就开始着手
●大幅度减少玩游戏、看漫画和武侠小说时间,把家里漫画和小说送人
●为了不伤害别人和自己,在非原则问题上要学会视而不见
●先戒掉中午的游戏,争取睡个午觉
……
Andy杨写完二十条还不过瘾,加了一项,凑出“二十一条军规”,最后还画了大大的惊叹号:
●把这些“罪过——解决方案”复印下来贴墙上,随时提醒自己!
人人都是大儿童
“第二堂课”上,Andy杨恭敬地递上“作业”,心里多少有点忐忑:真要揭秘了?
女咨询师看过后微微笑着,显然她相当满意作业的完成表现,同时似乎还有种“我猜到了!”的得意劲儿。咨询师把更多时间留给了Andy杨,让他对20条问题逐一进行更详细的“控诉”:“没错,就像在说别人的缺点!”随后,咨询师告诉了Andy杨她的分析及看法:
首先,我认为,你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成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大儿童症(不想长大症)”,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中的一种甚至几种。有些你应该听说过,或者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出非常详细的解释。
听上去很可怕吧?!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们公司里上上下下所有人(心理咨询是Andy杨所在广告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都有这些症状,而我身上也一样有,甚至我的“大儿童症”比你还厉害!但你有非常优秀的特点:警觉,自知,擅于自省。对于你最不满意的“拖延症”,上次我提到,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和机械的制度限制了人天性中的自由,拖延就成为一种小小的消极反抗措施,类似于非暴力不合作甚至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完美主义的你过于为此自责了。
从深层次原因讲,这是来自内心的恐惧。现代社会压力下,大家都会担心很多事:害怕失败,相信即使最微不足道的错误也能证明自己一文不值,不可救药;害怕缺憾,把别人做出的任何批评、反对和评判,都理解为对自身完美的威胁;我们甚至害怕成功,担心即使付出了艰险的劳动,实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唯一的回报也不过是越来越高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这些隐藏在内心的各种恐惧,牵扯着我们明知将来会后悔,却也迟迟不肯开始采取行动,结果就恶性循环下去。我认为,纠正拖延行为绝不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一个让自己整个心态、自我价值、自我意识发生根本性转变之后的自然结果。
面对这位30多岁的“可爱”的女士,听过这番解读的Andy杨表情很是戏剧化,他先从惊愕到眉头紧锁,随后哈哈大笑、整个人放松了下来,接着平静、并显得认真起来。
“爱上自己内在的小孩”
在接下来的几次“课程”中,女咨询师修改了Andy杨的“二十一条军规”,相反地,她和Andy杨一起,制订出一份包括“大道理”以及有着诸多细节和可操作性强的Do&Don’t。他们约定好,每两到三个月梳理一次,剔除已经做到的,逐步添加难度更大的。
Do&Don’t
1.接受自己。学会先去“爱上自己内在的小孩”。接受认同自己,才可能实现接下的重整和完善。
2.人人心里都是一个大儿童,只是表露出多少的问题。关键,在于区分内在的大儿童和外在的成年人社会角色,在担当必须的工作及生活责任时,一定要体现出强的责任感和实干精神,让周围人明白“我可以保有幼稚单纯的一面,但绝对不是逃避责任”。
3.可以进行焦虑症/成人注意力缺乏多动症/拖延症的相关指标测评,但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拒绝网上的随意测试。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具备几项相应的“症状”,但绝不意味着你就此“得病”了。
4.在电脑/手机等中进行自动休眠设置,每晚十一点半自动关机,并不再强行打开重启。
5.养成健康的饮食方式。一周中做到一天或两天全部食素。要相信饮食可以调整甚至改变急躁、偏颇的性格。
6.瑜伽、太极拳等相对“缓慢”的有氧运动中挑选一样去学习,在半年内实现初到中级水平。
7.每天睡前听舒缓的音乐,晚饭不吃的过饱。
8.每天(或至少一周三次)记日记,哪怕一句话。拒绝电脑打字,必须手写。
9.使用专门的“工作走思提醒表”或“提醒锤/铃”,工作中走思一次做一个标记,画出“正”字,逐步见证“正”字的减少;同理,采取外界单一、直接刺激的方式,设置一个铃铛/锤子发声装置,走思一次,用它尖锐难听的声音提醒一次自己。
10.设置一种自我激励方式,一周内(甚至一天内)有进步就简单奖励下
11.在有限的生命里,多这样想想:为什么不更多地关上电脑去看本书、散个步、晒晒太阳,和女朋友亲热一下,或者去谈一场开心的恋爱,哪怕发会儿呆也好?
12.有必要将计划书打印并置于家中显眼位置,同时告知适合的亲友监督执行或采取“同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