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哪些听父母的话嫁人,但之后过得不好的例子?你怎么看这件事?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你提到因为听父母话嫁人,但之后过得不好的例子。我身边最少有2个,一个是我儿时的伙伴,一个是我的同事。
我先说我儿时的伙伴吧!
我们是一起从小长大的同学,是一个村的,我家离她家很近,我们一直从小学上到初中毕业,她学习一直很好。
可是到了初三的时候,她因为父亲下岗,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谈了一场恋爱,后来初中毕业,没有再上学。我们几个同学说起她的时候,都会觉得太可惜。
我上学的时候,一直以她为榜样,可是后来我一直在求学,她毕业后去学了个裁缝,就是给别人做衣服的,出来后最初在南方人开的工厂里面打工,估计赚的钱挺多的,也就是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她就开始赚钱了。
在她结婚的时候,我才上班时间不长,她嫁的这个对象是媒人介绍的,在两个人交往一段时间后,她觉得不合适,提出了分手。
可是他们的父母觉得各方面条件还不错,就说服她先定了婚,订婚后她越发的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就提出退婚。
可这个时候她的父母却因为害怕村子人笑话,觉得已经订婚了,退婚会不好,就让她嫁了。结婚的时候,她很难过,可还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出嫁了。
几年后,她打工租住的地方离我很近,我还带着我的孩子去看过她几次。当时她说道自己的婚姻生活,边说边哭,很多次她都想过离婚,可一想到自己的孩子就又放弃了。
她还说道如果当初自己强硬一下,不按照父母的要求结婚,说不定不会过的这么的不好。现在他们还在一起生活着,就是过的不是很好。
我总结一下她的父母:在他们家里有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她父母重男轻女,从不认为女儿的幸福有多重要,首先表现在她不上学的时候,父母也没有说什么。
她当初学习那么好,考试一直名列前茅,如果母亲在她的学习态度上强硬一下,或许她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出来工作后有了更大的见识,会自己选择婚姻,因为我们老家的那个地方毕竟很闭塞,人们的思想观念很传统。
她在要求退婚的时候,她的哥哥就已经退过一次婚,所以父母害怕村子人胡乱嚼舌头,就不要求她退婚。
这样因为在意自己的面子,让自己的闺女一生过得不好的例子在网上还有很多。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看到我儿时伙伴真实的婚姻例子的时候,会有些想不通,或者很疑惑。可是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经济困难,很少有父母会要求自己的女儿非要读多少书。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严重的。
还有一个是我的同事,最后离婚了。这个最后的结局是很悲惨的,我到时会写个整篇文章。
要问我怎么看待这类事情,我个人认为这个关键还是看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其实父母大多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婚姻生活幸福的。
我认为在婚姻上面还是要听父母意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你胜过你的父母爱你的。再加上父母到底是过来人,考虑问题会从很现实的角度出发。
父母如果不愿意你可以和父母坐下来探讨,为什么不愿意,就像我的这个儿时伙伴,她父母让她嫁给这个男人的原因是很奇葩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反抗。
不能全部听,但也不能不听,我说我儿时好伙伴的婚姻,这个婚姻悲剧主要还是传统观念给害的。
在当时我们的父母一代,认为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他们不太考虑精神交流,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整个环境是贫穷的。
我是个性格直爽的人,如果想继续了解关于婚姻、家庭,两性关系的文章可以关注我,长篇发完就开始专注写这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