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依
《宗鏡錄》卷38:「故大寶積經云。佛問文殊。依何正修行。文殊曰。正修行者。為無所依。釋曰。凡有言教所詮。並證一心之義。若心外見法。是邪修行。則有所依故。若正修行。不依一物。所依既寂。能依亦亡。能所俱空。邪正雙泯。即正修行矣。」(CBETA, T48, no. 2016, p. 638, a2-7)
略说:
无所依就是不依赖任何一法,不仅不依赖一切有为法,连无为法也不依赖。一切有为法终归坏灭,依赖有为法就会被有为法系缚,无法解脱烦恼。有为法都有哪些?财色名食睡、五戒十善、三贤十地,这些都是。也就是说非但恶法不能依赖,善法也是如此。无为法虽然永恒但无作用,着在有为、无为的差别相上作取舍,也是邪修行,依赖无为法就会如二乘人入无余涅槃化城,极大的延缓佛菩提道进程。这里的邪不是说邪恶,而是指偏斜,也就是偏离正确方向的意思。
无所依其实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依的法,就会有能依的【我】,能所两立就会割裂一真法界,永恒自在的真我就会变成【无常、苦、空、非我】的三界六道。无所依的原理是一切法本来平等,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我与我所平等无差别,苦乐、美丑、好坏、善恶等等都是如此;一切众生平等,大家都是佛。只有平等了,才能消除执取。让一切法平等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亲证这一切法都是第八识遇缘出生。一开始要从观察自己的五蕴入手,观好了五蕴就有可能入不二法门,这才是佛法的入门。至于一切法都观察完,需要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可以慢慢来。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