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交际《亲密》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每个人连接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孤独感却有增无减,我们仍然是一座座孤岛。本书的作者莎思塔·尼尔森指出,要想对抗孤独,我们需要的不是结交更多新朋友,而是经营更高质量的亲密友谊。
为什么人们会忽视经营友谊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时代让人们误以为自己不孤独。我们与他人的连接比任何时候都要多、都要容易,但孤独与连接的人数无关,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热闹的朋友圈和微博首页其实制造出的是一种“不孤独”的假象。
除了网络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很多人其实打从心里就不愿意承认孤独。一提到“孤独”两个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抑郁、悲伤、孤立和苦涩这些负面的感觉,这些负面的感知让我们不想也不敢承认自己孤独。
更普遍的情况是,很多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感,不过却盲目地去结交更多朋友,希望这样能缓解孤独。事实上,要想对抗孤独,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朋友,而是更高质量的友谊,懂得与老朋友更亲密地相处。
亲密友谊是什么,如何建立
用一句话来概括,亲密友谊就是双方都能拥有存在感、满足感和安全感的关系。在这段关系当中,每个人都觉得被关注、被信任和被理解。
亲密友谊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下面三个关键词:积极、默契和示弱。如果把友谊想象成一个三角形,那么这三个关键词就是三条边,共同构成了坚固的亲密友谊。
第一条边:积极。积极不是杜绝一切消极情绪,而是说,亲密友谊中的积极要大于消极。一段优质的亲密关系中,积极和消极的最低比例是5:1,也就是说,对于每一次压力、争吵或是未满足的期望,我们都需要五种以上的积极体验来弥补。
人总是倾向于关注自己做了什么,或者和自己相似的所做作为,所以总觉得自己是友情里付出更多的一方。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需要多关注对方各种形式的付出,常常表达感激。此外,你的感受和需求,别人很难猜透,试着表达你真正的感受和需要,会让对方的真心和付出更有意义。
第二条边——默契。如果你和朋友之间的默契度很高,那你就能准确地猜出对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很多事情不需要商量就能达成共识。培养默契和信任没有捷径,需要在两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用心投入和用时间投入。
要做到用心投入,就必须提升朋友在你心目中的优先级。不要想着忙完手上的事情再来好好经营友谊,你要先在心中装下朋友,然后再安排其他的生活事项。用时间投入是指,不要在友情里追求效率。建立友谊不是金融投资,你需要的不是找到一个成本低收益高的最佳策略。
第三条边——示弱。示弱就是递给朋友的一把梯子,我们出于信任,主动选择降低自己的心理防御,让朋友越过心墙,来到毫无保留的、最真实的自己面前。示弱不仅不意味着软弱,反而象征着内心的勇敢和强大。
在朋友面前展现出软弱无助、丧失理智的一面,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努力去理解你的感受,从而让情谊更加深厚。欣赏和庆祝彼此的成功也是一种示弱,在你承认朋友很优秀、你很喜欢和关注他的时候,恰好也显露出你自身的不足。另外,你还可以安排新鲜的活动和拓展聊天话题,主动制造示弱的机会。
解读 | 安缇
英美文学学士,自由译者。
播音 | 沐泽
策划编辑 | 胡潇方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
《理性情绪》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属于那种开宗立派,桃李满天下的超级大牛。埃利斯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简称理性疗法。理性疗法的许多理念,都彻底改变了心理治疗,至今仍是最常使用的心理疗法之一。
理性疗法看重病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埃利斯认为不健康的极端情绪,主要来自病人的不合理信念,所以只要帮他们树立合理的信念,情绪问题自然就消失了。
第一,不健康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埃利斯把负面情绪分成健康和不健康两种,健康的负面情绪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鞭策我们去克服问题。而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阻碍人们的成长,还容易引起一系列连锁问题。
而产生不健康情绪的根源,就是各种各样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不考虑现实情况,绝对化地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该符合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例外。
有这些绝对化信念的人容易走极端,又会产生各种不合理的推论,通常有4种类型:
归己化:认为一切事情的责任都在自己身上。
恐怖化:让人相信一旦什么事没做好,就会引发非常可怕后果。
诅咒化:把所有锅都扣到别人身上,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对自己好,喜欢自己。
概括化:相信一件事失败了,就等于所有事情都会失败。
这些不合理信念,都会导致各种不健康情绪。而在理性疗法看来,只有理性地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因为知道不可能事事如意,我们就不会因为一次挫折失败就彻底消沉、一蹶不振,反而能迅速整理好心情,去继续追求目标。
第二,如何用理性疗法消除不健康情绪?
第一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创造出不合理信念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
这是后续一切的基础。
第二步:发现信念里不合理的地方,反驳不合理信念。
人们可以问自己:这个信念能实现吗?从而找到信念里太理想化,不切实际的目标。
也可以问自己:这个信念符合逻辑吗?来找到信念里凭空想象出来,不符合逻辑的因果关系。
还可以问:有没有反面例子,能证明这个信念是错的?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从现实中寻找反例,来反驳不合理信念。
完成了对不合理信念的理性反驳后,就可以用更符合实际,更灵活的新信念,去代替过去的不合理信念。新的信念可以是这样的格式:我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但就算出现了怎样的情况,我也可以接受,并继续生活。
第三步:用行动帮助信念的改变。
我们可以找一条不合理信念,试着违反它,去观察是不是真的会发生糟糕的事。
第四步:正确看待退步。
把退步看成正常情况,不因此而贬低自己。并想想自己是在什么事情上退步的,这时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继续用前面的方法,来反驳这个信念,并找机会重新尝试,通过不断努力,最终消除不健康情绪。
解读 | 西蒙
播音 | 敖武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