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行记(上)
与希腊的缘分大概始于小学一二年级的某个周末,我妈带着我去家附近的商场闲逛。当年很多商场外面都会摆小摊子卖一些书啊衣服之类的,我们去的时候也正巧碰上个小书摊。记不清是为什么我妈要给我买书了,总之我在绿色、蓝色、紫色封皮的三套书中选择了蓝色的那套(依稀记得绿色的那套似乎是《格林童话》,紫色的是《伊索寓言》),而我单纯因为颜色选择的一套硬皮连环漫画,就是《希腊神话》了。这套希腊神话,被我翻来覆去看了好久,对于希腊诸神的故事,那些奇怪的外国名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随着慢慢长大,直到研究生阶段,论文写完但还是惯性天天跑图书馆的那段时间,在馆内书架上借了几本古希腊哲学书,我发现几千年前的这些人,帮助我解释了很多人生的疑问。最为关键的是,他们对于生而为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应该如何过好一生的看法,与我自己脑海中模糊的想法是如此相近,几乎称得上某种跨越时间的“一见如故”了。于是逐渐开始了解古希腊的历史、艺术、戏剧、哲学等等,又爱上了亚历山大这个具体的人。于是,就算是入了古希腊这个大坑,成了个“精希”(是有这个词吧?)。
自然而然,去一次希腊旅行这件事情就提上了日程。不过一拖再拖,工作放假时间也不多,这次旅行从今年2月份开始筹划到最终成型,也耗去了小半年的时间。终于,在7月24日—8月3日的11天,我踏上了这趟“寻根”之旅。
日程安排如下:
雅典:
DAY1(7.24):
北京—雅典,落地之后下午去了(亚里士多德学园遗址、基克拉泽斯群岛艺术博物馆、贝纳基博物院、雅典大学等、宪法广场、宙斯神庙)
DAY2(7.25):卫城+卫城博物馆
DAY3(7.26):德尔菲遗址+博物馆
DAY4(7.27):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古市集遗址;哈德良图书馆;普拉卡旧城区
圣托里尼:
DAY5(7.28):雅典—圣托里尼(飞机);费拉小镇(蓝白教堂);费拉史前博物馆
DAY6(7.29):阿克罗蒂里遗址;红沙滩;伊亚镇(日落)
DAY7(7.30):岩石;圣托尼里—克里特岛(坐船)
克里特岛:
DAY8(7.31):伊拉克利翁:克诺索斯王宫、博物馆。伊拉克利翁—干尼亚(大巴)
DAY9(8.1):干尼亚:堡垒、克里特海事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出海
雅典
DAY10(8.2):干尼亚—雅典(飞机);休息+买买买
DAY11(8.3):上午第二次去雅典卫城;下午雅典—北京
雅典
亚里士多德学园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lykeion
亚里士多德的吕刻昂学园,只剩下面积不大的一篇废墟,一圈走下来认真参观也不过用去半小时时间,很难想像当年亚里士多德就是在这个地方讲学和做实验研究的。漫步在其中,反而容易被周围的橄榄树和薰衣草等花木夺去几分注意力。可以闭上眼睛,感受风的呼吸,依稀去听听远处城市的人声,仿若是亚里士多德和学生在做激情的哲学讨论吧。



基克拉泽斯群岛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Cycladic Art
基克拉泽斯群岛中最大的为纳克索斯岛Naxos,像是著名的圣托尼里也属于群岛的一部分,群岛文化大约活跃于公元前3200—2000年之间,是青铜三大文化之一。岛上最著名的就是发掘出很多女性人偶,具体作用还不明确,可能跟母系社会结构有关。不过不管其含义为何,这种极简的风格,倒是非常像现代的抽象艺术。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博物馆一个“毕加索与基克拉泽斯群岛艺术”的特展,将毕加索的作品与岛上的艺术进行横向对比,倒是能看出颇多的相似之处。很有意思。


贝纳基博物馆Benaki Museum
私人收藏博物馆,杂七杂八的很多东西都有,从史前—古罗马,基督教艺术和希腊传统民族服饰都有一些。因为离亚里士多德学园和基克拉泽斯群岛艺术博物馆都很近,可以顺便来看看。

雅典大学、希腊国家图书馆、雅典科学院
这三个地方被并称为雅典“新古典主义”三部曲,建筑很漂亮,紧挨在一起。只在工作日开放到下午三点,不过如果不是非要进去,在门口看看也就足够了。





宪法广场
很小的一个广场,每个整点都有卫兵换岗仪式。


宙斯神庙
落日余晖下的宙斯神庙镀上了一层金色,非常美,从这个角度看卫城是另外一种感觉。




紧挨着神庙的哈德良拱门


雅典卫城Acropolis
来雅典不可能不来卫城,就算你没有刻意买票登上来,从雅典的各个地方,你也很难忽视在高高的巨岩上帕特农神庙。人类学(Anthropology)的词根anthropos,来源于古希腊语,有仰望之意。人类就是仰望诸神的种族,仰望天空的种族,生活在卫城山脚下的古希腊人,相信也是在每天的低头劳作和仰望卫城诸神的生活中,感受到崇高与追求卓越的。
在卫城,我对于“低头”和“抬头”这件事情体味最深。在进入卫城的过程中,我一直抬头看着前方,经过卫城山门、看到胜利女神庙(nike)、直到看见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里翁女神庙。我仰望着光透过多立克或爱奥尼亚柱,透过残存的三角门楣,投射到我的脸上。也从卫城向下,看着山脚的狄奥尼索斯剧场、对面的卫城博物馆、雅典市区的房屋、远处的群山。人需要抬头去追寻超人的卓越,也需要低头感受生活之美。




永恒的帕特农神庙











伊瑞克里翁女神庙









半山腰的希罗德.阿迪库斯剧场



山脚下的狄奥尼索斯剧场




卫城博物馆
卫城博物馆非常美。尤其是在三层的帕特农展厅,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卫城,展品的摆放与真实的神庙位置一致,遥相呼应,对照成趣。漫步在其中有种沉静的感觉,正是温克尔曼那句著名的“高贵而单纯,静穆而伟大”形容的具体体现。












德尔菲 Delphi
德尔菲是我这次希腊之行最喜欢的地方,也许是因为远离市区,毗邻纳索斯群山,游客也没有卫城那么多的缘故。德尔菲是阿波罗神庙所在地,是当时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各个城邦向德尔菲献出了大量贡品,寻求阿波罗的神谕。这里也被古希腊人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传说宙斯放出两只鹰从世界的两端起飞,它们交汇的地方就是德尔菲。在德尔菲,那种每次看到古希腊艺术时候产生的不可名状之感最为强烈,无法形容。当寻找雅典娜神殿遗址,豁然开朗见到她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胸中有一团火在烧,想要用手抓住些什么,又想要干脆跪下去亲吻地面。
德尔菲从雅典市区坐大巴三个小时到达,加上德尔菲遗址和博物馆,空出一天时间做个一日游是很合适的。
大概适合的参观动线:
















*雅典娜神殿在遗址核心之外,需要单独步行10分钟左右到达。

德尔菲考古博物馆
博物馆就在遗址旁边走路5分钟,一般建议先看遗址再去相关的博物馆,参观体验会更好。
重点文物:
14间展厅
第一展厅:史前文物,迈锡尼;古埃及

第五展厅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
一层展览为主
推荐顺序:
1.一层4号展厅(史前收藏馆)
左(新石器时代)
右(基克拉泽斯文明展)6号展厅(弹竖琴者、笛者雕像 前3200-2000)

前(迈锡尼)
这次挺遗憾没去迈锡尼遗址,不过好在国家博物馆基本上迈锡尼重点文物都有了。
当年施里曼挖出来这个黄金面具时,感叹说:我见到了阿伽门农的面孔。虽然后来证实这个面具比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时代还要早几百年,不过不妨碍它的价值。



右转7号展厅开始:雕塑展厅
7-35厅
8-11号:古风时期,kouros
15-19号:古典主义时期(15号展厅正中:青铜《阿尔缇弥山的波塞冬》)
15展厅:宙斯像、萨拉米斯墓碑
18展厅:前420-370,雅典娜帕特农神庙

28号:古典晚期:来自安迪基西拉岛的青年

30号:希腊化时期



36-39号:铜制品(温泉关箭头)

40-41号:古埃及
43号:陶罐:黑绘风格、红绘风格白底细颈瓶
二层
圣托里尼阿克罗蒂里遗址的部分壁画



古市集
古市集就在卫城山脚下,苏格拉底拉着人刨根问底,逼得每个雅典人从日常生活的闲适中去思考“大问题”的场所,应该就是这里了吧。古市集同样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是行走期间,还是能依稀体会到一点点古希腊人“逛街”的感受。我想这是最能试图感受古雅典人生活的地方了。
市集还包含了旁边的赫准斯托斯火神庙,以及古市集博物馆。










普拉卡老城区
纪念品可以这里买,现在基本就是个游客会逛的商业街。


哈德良图书馆
其实希腊古罗马遗迹也不少。


中篇会把圣托里尼和克里特岛的流水账写完。
下篇大概会写一写自己总体对希腊的印象,再在后面推荐一些行前适合阅读和观看的入门书籍、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