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沪回想之——工作篇
在上海的5年,做到最极致的事,就是把自己想做的工作都尝试了一遍。 读书时看《职来职往》,喜欢里面的一个嘉宾——陈默,当时他还在宝洁任职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总监,启蒙了我投身传播行业的发展方向。 活动做为传播最基础的媒介,也是这个行业入职门槛最低的板块,是我敲开传播行业大门的突破口。 因为一篇自撰的公众号文章,有幸在16年入职高晋赛事。 是一家专门做体育娱乐赛事的活动公司,执行能力享有业界口碑。 长期服务Nike,adidas,宝马,麦当劳,摩根大通等世界500强企业。 入职那年,广州总部已经成立14年了,上海分公司成立8年。经过多年运作,不断完善细节,又被苛求细节的外企洗礼,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很强的工作模式体系,应对各种变化。滴水不漏的工作方式让我认识到:工作中,方法很重要,方法比困难多。 这段炼狱式的工作经历,让我有了“工作”的概念。可能是亲眼目睹了公司前辈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做事的认真,让我体会到:只有人和工作二合为一,才能做出卓有成效的结果,才能共享光荣。 以16年公司的代表活动 ILLIMI RUN(荧光夜跑)来回顾一下这段工作经历。 这个活动公司是第一次举办,模式也是创新的,一个夏天集齐全国8站,期间辗转各个城市,前后历的各种考验对公司和团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上段体育活动的工作经验,有幸在17年入职报喜鸟。 负责旗下代理的法国户外运动品牌—Lafuma的品牌推广工作。 这份工作极大地拉近了我跟偶像的距离,涉及到品牌传播和品牌公关的内容,也更能理解了他在节目中关于自己工作的种种描述。 在报喜鸟集团最深的感触是: 一、了解了一家大型集团公司的内部操作系统; 二、享受了大型上市公司无微不至的福利待遇; 三、遇到了很多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玩伴同事;



虽然这份工作让自己离偶像更进一步,但陈默在负责甲方的品牌传播与公关前,出身于专业的广告公司,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而我,关于广告的理解为零,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了的东西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自己做的对品牌对门店对顾客有没有帮助··· 在补习市场传播专业知识的途中获知,最专业的传播策略来自专业的乙方——广告公司或咨询公司。
因为求知欲得追求,有幸在18年入职了参道广告。 我一直相信人内在的吸引力:内心渴求的东西,最终都会被召唤出来。 这家公司的三个掌门人:策略端、设计端、客户端,都是从地产行业最顶端的同一家广告机构跳出来的,所以我间接的从他们身上领略到专业广告公司的推广思路。大众从媒介上看到的关于品牌和产品的推广输出,都是从系统的思考框架里推导出来的。过程中求证得严谨程度。不亚于硕士博士撰写论文。毕竟对于广告人来说,很多观点在拿出来说服客户和市场前,必须先说服自己。 这种思考方式的艺术和哲学性,可以从当时老板给我们做培训的资料中可窥探一二:









就是下图这么一个小身材大能量的87年的年轻人,跟比他高的新娘站在一起,也气势不输。 现实生活接触到的极少数“上海梦”的实践者。 真正靠自己才华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的人。 强者就是这样,你永远都不知道他的上限在哪里,永远都有新的突破。

最后,让我用从前老板朋友圈里盗的办公室酷图做结尾。

我想追求的职场上的圆满,貌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