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路上听到的旁语........

有时会走神而专注在别人的一些对话中
仅记于此。。。。。。
1.缅甸的旅途中
在缅甸的塔林中,我在惊叹缅甸佛塔的数量,徜徉与缅甸河边的夕阳,身边走过一对母子,母亲容貌姣好,一脸旅行抵达景点中的美好欣喜,身边约莫五六岁的儿子亦步亦趋的在身边。缅甸的众多寺庙佛塔对于成人年来说似是一场朝拜,可关注和满足的点有众多;但是对于孩童来说哦,只是众多的相似的一模一样的土石建筑罢了。前一句并没有听清,应该是儿子再问“我们为什么要来缅甸”,是啊,为什么要去呢,大热的天气,相似的景点,马路上到处的垃圾,一个贫穷的国家;路过我身边时母亲很柔和的对孩子说着“我们来别的国家就是为了体验不同的风景和人文风貌,看不同的文化,看不同的人。。。。”,慢慢走过我身边后,后面的话就听不清了,但是孩子再没有吵闹身体的不适合环境的嘈杂。希望多年后这孩子再寻访秘境走遍世界的途中总能记得母亲的话,探寻旅途真正的意义。
2.重庆回西安的高铁上
坐在我对面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岁左右的女童,女童在父母座位之间的空隙中腾挪、在高铁车窗床沿上小坐,彼时一脸乖巧的在母亲怀里吃着山楂片,母亲指着面前桌上的垃圾袋对孩子说“你吃东西的时候记得要把垃圾放在这个袋子里,清扫的阿姨才方便打扫,知道么?”那孩子一脸的懵懂,似懂非懂的睁大眼睛看着桌上的垃圾袋点点了头,吃着手中的山楂片,一边撕着外层的包装纸,看了手中的包装纸两秒,然后放进了桌上的垃圾袋中。我愣了几秒,这么小的孩子,我一直以为是什么都不懂的,也听不懂大人的话语,可事实证明其实只要他愿意,孩童都是能够听明白家长的言语和教导的,虽然大部分 的话语都需要在长大后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3.缅甸酒店大堂
晚上八点多,在酒店大厅等着前台帮我叫的私家车抵达,对面刚接完团的地接中间帮我翻译过缅甸前台的话语。彼时她的导游刚从楼上安顿好客人,两人在我对面聊天:
中国导游女孩:你老家是中国哪里的啊?
缅甸地接女孩:我爷爷说是腾冲那里的。
导游:还有家人在哪里么?
地接:没有了吧,有也不认识。
导游:没有想过回去找找么?
地接:为什么要回去,又不认识。
导游:可是是你们的家乡啊……
地接:我是缅甸人,我的家乡在缅甸,我不是中国人。
导游:你哥哥他们也这样认为么?
地接:我哥哥和我们都认为自己是缅甸人,我们不是中国人。
导游:那你爷爷呢?
地接:我爷爷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