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运营小黄书——《运营之光2.0》
运营小黄书《运营之光2.0》非常完善和系统地介绍了运营工作内容,指导运营人未来职业发展路径。大学专业新闻传播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编辑,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工作内容,反而觉得是适合自己的行业(教育),但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尔后从广州回到武汉,进入了大光谷的软件信息行业。

今年来,切身的感受到了行业的不景气,同行私聊就会发现哪家公司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哪家公司又变相裁员了,日子不好过了,政府收款难,员工奖金发下来难等等情况,身处传统行业主要是做政府项目,To B的定性和当今的经济环境注定了运营的困局。不管是八年前的策划/文案岗或者是现在的运营岗位,期间有过迷茫有过重新定位,结合过往的工作经历,看看《运营之光2.0》,从单点思维到全局思维,从破局到做局,从产品与运营的关系等多个方面,都值得大家看看这本书。

1、产品”精细化”vs开辟新战场
在任何一个市场内,当“绝对用户数量”的增长空间已经不那么明显,大家竞争和PK的重点就会开始调转方向,要么是开辟新战场,要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加“精细”,抢占用户使用和碰触频次更高的场景,这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原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加“精细”
结合地理信息行业的行业困境,随着政府信息化的进程加速,大家的目标客户集中在自然资源局、住建局、规划局等等,大家手上的牌也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也非常严重,你能做我能做大家都能做,甚至有些企业可以没有任何产品或技术,商务搞定后一切外包,空头套白狼,甚至低价中标的恶性竞争,导致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的情况不在少数。打破行业如何做出更加“精细”的产品,通过产品来博得用户的认可和信任,道理上说的通。但是又有多少中小企业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用匠心来做一件产品,很少了,追逐资本,分公司全国开花,财务报表水分满满, 以某数码公司为例,低价中标手段在行业里面赫赫有名的,前段时间因为证监会对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立案调查,影响到正在筹划IPO的某数码公司。不管工资能不能正常发放,对资本的狂热追逐是老板们热爱和关注的。
开辟新战场
在传统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市场的需求首先产生于政府,有大部分公司百分之八十的业务都是来自于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政务信息化……近年来,不乏华为、阿里、腾讯等大公司纷纷进入抢占市场,大公司进入市场的切入点,更多的是将地理信息作为基础设施,属于最基础的部分,市场的进入显然是在布局中。对于传统的地理信息企业来说,政府的信息化项目就像是挂在手边的现成的果实,伸伸手就直接摘到果子到自己的口袋来。开辟新战场对企业来说,充满了未知,而且还有鬣狗、豹子、老虎等生态链顶端的动物虎视眈眈,若是企业老板有魄力有决心能够坚持开辟新战场的话,也许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谁知道呢?
2、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
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多运营人员总是需要面对“产品烂的像坨屎,我们也要逼着用户吃下去吗”的问题。书中总结: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和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作为运营人员需要了解:
- 有坑是常态,人人都会造坑;
- 挖了坑不可怕,填坑能力是关键;
- 尽力做到:每次都要让自己埋的坑比之前小一点点。
- 每次造坑连累了战友,一定要想办法弥补,哪怕是请客吃饭。
好的团队是大家互相填坑,烂团队则是大家互坑。有关职场上互坑的经历盘点下来可以说是几天几夜说不完了。 如果你恰好也是在传统行业,面向的客户是toB的,按照运营划分种类: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在实际的工作我们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活动运营了,但是在活动运营中我们要避免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观察下行业盛会,有多少企业是因为别人去了咱也去,别人弄了个特装,我们在气势上不能输也弄一个特装。曾经还有同行交流。A:这个会议你们去不去呀?B:去呀,露个脸,免得别人以为我们快要倒闭了。
3、短板效应和长板效应
进入职场,你会发现,类似写作、结构化表达、PPT、Excel、演讲、高效召开会议、活动组织与执行等等,应该算得上是横跨绝大部分职业的通用能力。 “短板效应”,或者叫“木桶理论”,它指的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短板。 “长板理论”,它表示的是一个人不要总是重视自己的短处,而要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优势才能。运营是一个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位,在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我们个人明确短板和长版,从而有目标针对性的提升自己。
一般来讲,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类到以下两种属性中去:
1、纯粹的职能支持类工作;创造的价值感很低
2、目标导向类工作;创造的价值感越来越高;
现实情况是超过80%的运营工作,其实是前一种,往往目标性不够强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目标。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容易变成打酱油的,容易茫然和迷失。若能在职能性工作中抽出身来,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反倒是没那么容易焦虑和迷失。
最后,所有的运营工作都像是在攒一个局,但凡有局,必然是有大有小的,有简有繁。每个人都要提神自己做局和破局的能力。面对巨大的信息流和媒介传播渠道,不要做旁观者,趁现在,以饱满的热情去参与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