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霸的一点感想
昨天在书房发现了一本书,“学习的革命”,翻开目录,每个章节前面都做了不同的符号,每个符号对应不同的阅读速度,比如精读,略读,暂时不读。我是工作后多年才知道这个阅读习惯的,这本书是我的一个堂哥的,他看这本书的时候才上高中。堂哥是学霸级的人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本科考到了中科大,毕业后去了美国读研,然后就一直留在了美国没回来。我们其实很少见面,反正从小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我们这些弟弟妹妹都要被耳提面命一番要跟哥哥学习啊。高中的时候我寄住在堂哥家,那个时候堂哥在读高中,住校,所以我就住在他的房间,每天在他的书桌上写作业,尽管和学霸离得这么近,我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学渣。
学霸能成为学霸当然是有理由的,我印象中,每次见到堂哥的时候,他都在学习,他基本不怎么参与家庭聚会,过年过节我们去他家的时候他都窝在房间里看书。有的亲戚有会酸酸的说:这孩子只知道学习,不懂礼节,长辈来了也不知道打招呼。我记得蛮搞笑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亲戚们来我家,我也有样学样,假装躲在房间里学习不出来,亲戚一看这不是我平常的风格啊,就问我什么情况,我义正言辞的说:我要学习,我们去堂哥家的时候堂哥不也是在学习么。亲戚们纷纷对我伸出了大拇指,赞我是个好孩子,我飘飘然,俨然觉得自己也成了跟堂哥一样的学霸。当然,这种表面工作是没有用的,我空有一颗相当学霸的心,却没有付出学霸的努力。
小时候,除了对堂哥偶尔会涌现出一丝对学霸的崇拜之外,大部分时候我对学习好的人都有点嗤之以鼻,总觉得学霸就是书呆子,只知道学习,哪像我们这些学渣快乐活泼惹人爱啊。老公也算半个学霸吧,当年高考超一本线40几分考到了一所985高校,我跟他第一次见面得知他是名校毕业后瞬间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不少,当时我也正有意从学渣向准学霸过度,对学霸有着莫名的好感,觉得学霸就是不一样,真可爱。上学的时候总觉得那些学习好的人瞧不起我们这些学渣,所以我从来没想过我能嫁给一个学霸,而家有学霸的重要性我是在有了女儿后才意识到的。作为一名数学渣,我对女儿未来的数学成绩务必担忧,孩子才3岁,我已经开始在看一些关于数学启蒙的书了,也买了很多数学游戏练习册给孩子练习,好在我的水平暂时还能应付三岁的娃,感觉上小学我就玩完了。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了一道据说是小学一年的题目,我兴致勃勃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结果看完题就当场懵逼了,扳手指,用方程式简直用尽浑身解数也不知道怎么解,偷摸摸的发给老公,不到一分钟就算出了答案。我问他是怎么解的,他说很容易啊,吧啦吧啦,最终我还是没太听懂。我说,孩子的数理化以后就交给你了,我是没戏了。希望孩子不要遗传太多我的学渣基因了。
另外,我觉得学霸带孩子也很有一套。嗯,可能不只针对学霸吧,男人带孩子确实会比女人带孩子更高效。比如,有一次我带孩子在家里玩接球的游戏,就是我扔给她她扔给我,看誰接的多。我带她玩可能就是口头记一下数字,但是她爸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谁接住了一个球就在谁的名字上划一道,孩子玩的特别起劲,并且主动要求我和她爸玩,她来记分数。比如玩跑步的游戏,她爸会拿出秒表,教她读秒然后记录,看谁用的时间长。这就是书上面写的在家庭生活中培养数感啊,而我只会带她做练习册,数有几只狗几只猫。。。。差距啊,顿时对老公有点小崇拜。
目前家有学霸的好处,我也只体会到了这一点。希望以后能多发掘点学霸的好处,物尽其用,哈哈哈哈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