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精神,茶马古道的赶马人
赶马大路无尽头,赶马调子如水流。那里听到大铃响,那里听见金鸡鸣......一曲赶马调儿在云南的高山深谷里回荡着,唱出了一段尘封千年的马帮历史。

铓锣声响彻整个云南的峡谷,石阶板上的马蹄印,留下了过路马帮的痕迹。坚硬的石头路早已被马蹄踏磨成坑坑洼洼的,那得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功夫,才会如此。

公元7世纪,中国的茶叶流传到西藏,藏族的贵族阶层品尝到中国的茶,便开始疯狂迷恋它。 由于西藏极端的地理气候无法种植茶树,藏族的贵族们就用马匹做交易,换取中国的茶叶,于是茶马古道因此诞生了。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大概分三条主要的干道和若干分支,青藏道(唐蕃古道)、滇藏道和川藏道是主要干道。青藏道兴于在唐宋时期,起源较早,滇藏道后期影响较大,知名度高。

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是在云南思茅,现如今的普洱市。
古代的云南先民们,看到茶叶运送到西藏后产生的价格变化后,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自给自足观念,产生了新的小农经济观念,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云南地区的马帮组织。当然也有运输其它的货品的,但主要还是以茶叶为主。

思茅普洱茶的茶汤醇厚回甜,入喉后纯净的香气依旧回荡在口舌中,在清朝还是皇家贡品,一位名叫阮福的官员写的《普洱茶记》有句“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优重之。”记载当时普洱茶的名气。

正是因为普洱茶的茶汤醇厚回甜,受到西藏贵族们的欢迎,才确保了滇藏茶马古道长久的活力,促进两地的经济。
而思茅的普洱茶也因为古道的传播,后记才会有名遍天下的美名,甚至在光绪以后出口到海外。 直至今天,普洱茶依旧受大众欢迎,云南也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普洱茶王国。

虽然说滇藏茶马古道是云南重要的经济来源,路途却是非常的凶险。古道都是一些崇山峻岭,一些十分险峻的单边路,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则是深谷大江,路面很窄,稍一不留神便跌下深谷大江。

马一直是古代长途运输的畜力,面对云南这种高山峡谷间长途跋涉的辛劳,一般品系的马其耐劳程度是适应不了的。聪明的大理地区古代先民并没有为此屈服,而是培育了一种耐劳的畜力“骡马”,虽然名为马帮,实际上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骡。

由此可见,马帮不仅是云南的一种特殊的交通运输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创新。在上百年间承担了云南各民族与藏族文化交流的传播,作为信息的使者,为民族大团结开发友谊的通道。

茶马古道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随着赶马人的调子,将沿途各民族的文化从甲地带到乙地,又将乙地的文化带回了甲地,促进了各地民族文化的交流,成为了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长廊。

曾经走过这条茶马古道的马帮,当初可能只是单纯的想要混口饭吃,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里,要想养活全家怕是不容易,只能铤而走险做个赶马人,为生活拼上一把。 随着时代的变革,当地的人逐渐开始富裕起来,茶马古道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当年的赶马人也被遗留在了那条深山的古道里。

走在云南的茶马古道上,把自己想象成马帮当中的一员,唱着一曲赶马调儿,想着心尖上那个等着你回家人儿。 看着眼前的道路多是悬崖峭壁,是否看见了他们不服输的精神。

End
注: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果你在旅行中遇到了有趣的故事
欢迎投稿给我们,一经发表,有奖励哟~
投稿邮箱:ziyougechuxing@163.com

了解更多旅行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自由鸽出行”哦
温馨告知:
自由鸽出行官方刊登的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用于商业用途,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ziyougechuxing@163.com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