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不意
上个周末跟元一起在家看完《寄生虫》,从头唏嘘到结尾。
想起奉俊昊的电影,从《绑架门口狗》到《杀人回忆》再到《汉江怪物》,算是寄生这部已然是四部了。也算是我最关注的一个韩国导演了。
对于高丽棒子从来没有好感,但是遇到好的东西从来不会吝啬赞美。这点放在日本电影上面也是同理的。
早晨陪孩子去东莞路的三月春喝混沌,蒙蒙的细雨淅淅沥沥地的降了下来,从想起最近两天家里已经没有开空调,想起了是利奇马带走了我们这里的湿热啊,不由地敬佩起来。
但是说起今天17级的风王来说,青岛旧城区在千呼万唤之中还是失落失意中的各种吐槽。于是,在昨天的一个帖子中见到了这种道德层面上的谴责。与我来看,谴责的本人也未必就如他所说的那般道德。
毕竟,青岛为了这场号称“”“风王”的利奇马准备了不少时日,有听说各大超市的粮油菜蔬都已被抢空,在芸芸众生翘首期末之中,也是对于这座城市的一种敢于直面挑战的精神的一种展示。你说人会傻到期盼灾难的降临吗?相信我,人可能不懂小程序,台风海啸一类的灾难还是有所心理准备的。
这个世界上唯一让人无所适从的怕是这种出其不意的袭击吧,就如同这清晨的秋雨一般毫无防备。
但是,对于灾难的预警从古而来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昨晚跟孩子一起读到的关于《伊利亚特》的故事的开端,当帕里斯执意出海,在爱神的引诱之下,去往那个改变特洛伊命运的神庙之前,多少的预言家给出了答案,包括他劫走海伦时,古老的海神现身说法都无法改变这个娘气少年的心意,只能说明,在注定的毁灭之中,人们看到的只有胜利者的复仇快意,不在顾忌失败者的湮灭了。
逐渐开始感觉,从赫拉克勒斯开始,那些故事中复仇的种子从来没有放弃过野蛮地生长。
对于低等生物来说,出其不意的灾难是自然性的,根本无法预知的。对于人类来说,出其不意则是一个不折不扣地自欺欺人而已吧。
这个周结束了魔戒三部曲,从哈利波特七部曲到纳尼亚传奇三部曲再到魔戒,这种大型传奇魔幻类小说改编的巨著确实在类型和内容上不断地提升了档次。
毫无疑问的是魔戒让孩子的观影视界从童话故事中的那种惊险刺激转变为血肉横飞的惊心动魄。动辄几万人的混战与攻城场面,长剑透心战斧斩首的血腥真的让我担心是不是太早观看会不会影响儿童的心智。但是,在家里看和将来他在出其不意的场合中看到的接受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曾经的世界已然是如此的残酷,将来的世界或许也是如此的。画面中的场景仅仅是一种启示,或是一种另类的预言,在我们那个时代,自我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品尝到了最为原始的观影体验,但是我不想再让孩子体会那种无序混乱的潜意识启发。
他该是有一种导向,这种导向不该是排斥的,疑虑的,充满不安且负面的。在父母那里,他该明白这个世界是如此生长的,历史是如何进展的,该是明白自己的角色该是如何去把握的,而不是在徘徊了那么久却依然找不到出路的痛苦和对于社会的 一种不认同。
毋宁说是一种性格,却可以说有一种潜意识的声音在告诉他,这个世界可能不是他看到的样子。
就像是这个世界已然没有了出其不意和突如其来一般,任何事情都是在有不同的声音和画面在启示着我们,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吧。
对于世界的态度,不该是自卑到傲娇的,而是从自信且谦卑的。因为任何事情都会可以转变的,而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付出终身的努力都未必得到。
人类因为财富的积累而变得争斗和慵懒,矛盾的问题似乎从来都未曾得到妥善的处理。而这个世界可以从第三方或是更多其他的角度去看待吗?我的答案是可以的。只要标准不同就可以。
就是是魔戒中弗罗多所背负的使命那样,同样背负着使命的仅仅是他一人吗?山姆看起来获得作为人类最为幸福的结局,而多少人羡慕着阿拉贡的皇冠和美如天仙的妻子?
当甘道夫带着弗罗多离开人间时,这个传奇故事已经如永生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传唱了,抑或是大家根本不知道是几个矮人拯救了整个世界免受索伦魔君的荼毒。
出其不意,看起来就是一场意外。似乎人生就是由一场场意外组成,毫无抵抗和改变的能力。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恰恰是这一场场出其不意的意外改变了自己在跑道上的位置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回过头来,只能指责命运女神的安排了。殊不知,命运女神虽有三人,且只有一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世界上古往今来的这么多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