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阿拉善盟:从地狱到天堂,正好路过一座贺兰山...

清晨中卫的街道跟夜晚一样宁静,天色仍旧阴沉,不到六点就醒了,很奇怪为何一直在外睡得很踏实,整个青旅独我一个客人,青旅老板自从收到我一早要离开的短讯就没再回复,有时对陌生人也会有种奇特的感慨,幸好我们只是陌生人,如果认识了你,知道了你的名字,熟悉了你的生活,就要开始关心你,大概就不能畅所欲言了。想来,陌生人也是有陌生人的好处。
提前赶到银川,心情糟透了,一点也不爽,火车票买了,住宿预定了,但约好的邱同学却在临行前放了我鸽子,她说已经约到一块去拉萨的伙伴,丢失一个连导航都不会用的伴友,说不上心里是庆幸多一点,还是失望多一点。
银川像刚遭袭过十级沙尘暴,天色一点也不好,城市上空灰蒙蒙的,仿佛比我的心情还要糟,拖拽着行李去站台等公交,那么小只行李箱居然还要另收费,对银川印象更差了,虽仍住的单间,可似乎对所有美好事物都已厌弃,没缘由地,心情颓废到了极点。


一整日怅然若失的在银川街头闲逛游走,逛当地小吃,逛清真大寺,逛最繁华热闹的街,却从没想过要去有《大话西游》最经典情怀画面的镇北堡西北影视城,甚至连每到省会必去的博物馆都被遗忘,念想着扬长而去,却仍浑浑噩噩地回到青旅住下,这份突如其来的不愉快,扰乱了旅行节奏,对没有蓝天背景的人工建设景点更提不起任何兴致,在旅行的第39天,逐渐变得疲惫,诧异之余,也自问,是过于期待美好,还是环境使然?
翌日起床时,仍有些消沉,可是拉开窗帘,看到窗外广阔无垠的蓝天,瞬间觉得压在心头抑郁的情绪一扫而空,心里蓦地闪过一个念头,立刻出发去阿拉善盟。
简单收拾,背上行囊就赶往汽车站,现在想来,当时简略的行装,主要是对阿拉善盟未曾有过太多期待。


经过西夏王陵不久,车子开上了巴银高速公路,右侧是视野开阔的莽莽苍苍贺兰山山脉,听车上人员说,贺兰山森林公园深处有某秘密部队,也不知是否属实。沿途有时是一望无际的光秃秃石头岩体,有时是布满草垛的连绵起伏峰峦,野马、骆驼、岩羊不时闪现在广袤的草甸上,在这毫无人烟的荒漠里,却有着无尽的高原戈壁风光。

快到左旗时,沿途不时闪现着高耸的蒙古式特色经筒,不时有乘客开始跟司机搭话,他们在提前告知下车点。有一位大叔在问过返程末班车时间点后,在未名的路侧下了车,说是要往荒漠里走走,看看风光,再去寻找寻找石头,当时我也不知道他是去寻什么石头。只觉得孤身一人在荒漠里,虽孤寂,为了那份风景,却也是值得的。左旗境内有两大湖泊,月亮湖和天鹅湖,但对我来说,那里都太遥远了。

经过三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巴彦浩特镇(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城”),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巴音,是阿拉善左旗的政府驻地。在站前广场的新车站,等候着去博物馆的公交,站牌上没有标名票价,便问同在站台等车的阿姨,到博物馆要多少钱。给的答复实在令人惊讶,这里坐公交是不要钱的。很讶异,也很想验证,可是左旗的公交车与外地的不一样,这里的线路是一圈一圈的,不是对开的。等了差不多十分钟,阿姨离开了,我也离开了,谁也没等上公交车。直到离开巴音,我也不知听到的,是不是真的。
天空一片湛蓝,心情也莫名愉快起来,沿着土尔扈特北路往城区方向走,经过一个较为宽敞的十字路口时,被中央矗立的巨大标志物吸引住,这时才对当地有一丁点了解,这里是中国的驼乡,阿拉善盟。

相传巴彦浩特镇有3景:一为“贺兰积玉”,指海拔高达3656米的贺兰山主峰,终年积雪;二为“金盆卧龙”,指坐落于这一富庶之地的金碧辉煌的王爷府;三为“葡萄倒流”,指承压水的山泉喷出地面犹如葡萄串。
跑去阿拉善盟,还存有一个念想,就是要看看在阿拉善盟种的蚂蚁森林梭梭树,到了才发现,左旗、右旗之间的距离,与想象中有天壤之别。 到达这里,一直有种心动的感觉,当地的万事万物,仿佛都容易使人心旷神怡。


额鲁特路往西不多远,有一座富丽堂皇又似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中国人民银行,经过王陵园时,本打算进去游逛,可看到瓦檐后露出的施工脚手架,还是打消了念头。这里的王陵园主要是一个种植花草树木的公园,与王陵毫无干系。(后来得知,并非如此。)当时正值午时,正是烈日当头,又跑去马路边等公交,可久等不来,只得沿着路侧树荫下向西慢慢行走,边躲着烈日,边望着逐渐映入眼帘的山体。



延寿寺丨坐落在营盘山侧半山腰上,属汉传佛教,寺庙小小的,但香火似乎很旺,时有香客络绎不绝来庙进香。
到营盘山山顶,可俯瞰整个巴彦浩特镇,山下寺庙鼓刹遍布其中,向东可遥遥望见地平线上的贺兰山脉。


巴彦浩特原名“定远营”,因乾隆年间仿照北京故宫格式重修王爷府,故有“小北京”之誉。南侧山下有一汪沿着城市生态公园的清澈池水,据说是发源于贺兰山的三条溪流所形成,池水上的喷泉应该就是3景之一,可惜我没时间验证。




营盘山有一条通往王府街的木制石栏栈道,沿着栈道一路往下,连接着的是定远营古式防御的城垛墙体,厚重的城池内似一座仿古小镇,与王府街东侧的现代式体育馆遥遥相望。






延福寺丨坐落于王府街北侧,是古色横溢的藏庙建筑群,为阿拉善八大寺之一,定远营广场附近的寺庙建筑仍在对窗栏金箔进行描绘,游人较为稀少,入口处魏然耸立着一块‘安民定塔’匾额的牌楼,顺着念‘安民定塔’,倒着念‘塔定民安’。

阿拉善有两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阿旺丹德尔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前者主要成就是洞悉五明学(五明学真是个全能),也是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个拉隆巴(相当于博士)。在牌楼后侧的雕塑就是阿旺丹德尔的塑像。
关于六世达赖喇嘛的辞世,网上流传着各种说法,但自从1757年,阿旺多尔济写成《妙音天界琵琶音》(即《六世达赖喇嘛传》),人们普遍认可六世达赖在阿拉善传道三十余年,并在此圆寂。
仓央嘉措为何选择阿拉善地区隐退,我猜,他可能跟我一样,爱上了这里的蓝天。




阿拉善王府紧邻延福寺,是当今内蒙古地区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王府建筑群之一。定远营城依地势起伏而筑,墙体高严,上可跑马,垛口如锯,威武耸立,庙塔楼阁,错落有致。城里城外大到王府,小到民居,规模不同,但结构相似,典型的四合院建筑。
亲王府跟其他城市建筑景点一致,虽是免门票,但除却能看到各民居的规模,其门厅过廊大部分都紧锁着,无法窥探其历史底蕴。

烈日下滚烫的铁王座...
这个城市真的怪异到极点,公交不收钱仍是有疑虑的,但景点却是真实不收门票,或许可能是因为工作人员太少的缘故,阿拉善最最奇特的,还要属这里的石头。




定远营奇石广场丨最后一张有没有密集恐惧症
定远营城墙下方街巷两侧是各式各样的小摊贩,摆着千奇百怪的货品,大多都是阿拉善高原戈壁滩上盛产的天然形成的亿万年奇石,以前认为和田、敦煌的石头才称得上珍品,到了这才发现,每颗大小不一的石头都令人爱不释手。
阿拉善奇石种类繁多,眼睛石、玛瑙石、经脉石等等,琳琅满目使人应接不暇,各种形状的怪石,你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当然此中也有真假难辨的石头,大部分小贩都会用一种油脂抹在石头上使其泛出奇特的光采,据说最最珍贵的葡萄玛瑙王,也仅出现在阿拉善地区。

然而我不得不撇下这块神奇的愉悦之地,匆忙赶往汽车站,搭乘最晚的大巴赶回银川。



傍晚回程中,戈壁滩在阳光下露出另一番色彩,余晖下的贺兰山山脉更显轮廓分明,光影在山峦间不停跳动穿行,时而深邃神秘,时而绚丽迷人,美得实在难以言传,望着零散在半坡上的马儿,就像行驶在梦境一般。
贺兰山变幻成水墨画时,手机收到一条好友验证,有一故乡人正在银川等我喝咖啡。

-
nistelroo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19 23:41:06
-
错误代码5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4 21:07:45
-
温柔但不贤惠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8 02:45:30
-
yy88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2 19:56:40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1 21:22:49
-
DonDi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31 11:35:21
-
葉赫那拉·咩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31 06:50:26
-
嘉禄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30 20:36:44
-
豆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8 23:25:00
-
Keith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8 08:53:59
-
赤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22:01:17
-
浮夸不浮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17:17:10
-
北京北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15:50:30
-
眼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6 11:25:33
-
yo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5 15:57:05
-
林木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5 15: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