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6:老郭的若干单口相声
最近这段时间没看什么书,倒是听了几段老郭的单口相声。略略做一个叙录吧。
《张双喜捉妖》,神怪故事类,老郭自己有一段录音叙述如何将整个故事拼凑起来的——在很久以前这个故事就散乱不堪,需要各处搜罗,然后加以填补,基本约等于再创作了。现存的录音来看,经过老郭再创作之后的故事头尾俱全,伏笔暗扣皆有呼应,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故事情节方面讲述了清中期北京一户姓张的人家如何因为一个小的因缘际会导致家破人亡,十二三岁的孩子张双喜流落街头,遇上了另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张双庆。张双庆家中父亲病故,家产为伯父侵占,仅有双庆堂一家字号因为老掌柜的帮助才被保全。张双庆双喜哥俩相依为命,结为兄弟相互扶持。中间经历了上坟惹祸、真假嫂子、水鬼勾魂等等惊险故事,最后落在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八个字上面。
《蒸骨三验》,公案故事类,也是传统评书之一,又名《千古奇冤》。故事内容很是跌宕起伏——明朝正德年间孝廉王松亭家里的仆人蒯姜、蒯朱氏因为手脚不干净被辞退,蒯朱氏怀恨在心,后被富豪黄文登家聘为内宅仆人,黄文登夫人与蒯朱氏聊天时,蒯朱氏挟怨诬陷王松亭与妹妹王瑞英通奸并致王瑞英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而恰好王瑞英与黄文登之子订亲。黄文登听信谣言到县衙大堂状告王松亭与妹妹通奸,导致刚烈的王瑞英在公堂上自杀以证清白。王松亭见妹妹身死悲愤难当,遗尸县衙奔府上告。县官为逃避逼死人命之罪,接受黄文登重金贿赂,默许手下皮顺杀死怀孕的妻子,抵换瑞英尸身。知府虽然清廉自守但第一次蒸骨验尸因为黄文登向仵作行贿,知府误信伪证,错判王松亭乱伦。幸好有王松亭之女王月蓉挺身而出,为父喊冤。并得义士李金鳌仗义相救,得以女扮男装上告到巡抚衙门,清正廉明的杜重峨明察暗访,识破案情,但直隶总督昏聩无能,加上其小妾收受贿赂,导致二次验尸依然无果。杜重峨亲拟诉状助月蓉冒死拦驾告御状。皇帝钦命刑部侍郎杜文辉亲审此案。在第三次蒸骨验尸中,正直的老仵作施巧计揭露真相,千回百折冤案终得昭雪。
这个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活灵活现,老郭使活儿也使得炉火纯青。但在恶人最终伏法的结局下却依然难以掩盖整个故事黑暗、悲凉的基调。好人的成功实在是太具有传奇色彩和偶然性,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想到,如果不是那么幸运的话,恐怕王家的冤屈就真的难以大白于天下了。
《九尾狐》,神怪故事类,讲的是一个富家公子上坟偶遇九尾狐所幻化的美女,并为其迷惑,公子家里请来了招摇撞骗的道士捉狐狸闹出来的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九尾狐被吕洞宾收服。故事的梗概大致与老郭在《济公传》中的周志魁的故事相似,但细节上略有不同。而且这个故事的后续还能和《济公传》勾上,也算是一个前传(坑)。
《济公传》,大约是老郭挖的最大的一个坑了吧,也同样是神怪故事,取材于清人郭小亭所著的《济公全传》,但也有所不同。因为济公的故事多,版本也多,所以略作一叙录:
首先是电台版前六回,讲的是济公活佛出世的故事:南宋时京营节度使李茂春求子天台山国清寺,恰好降龙罗汉降世临凡,投生李家名为李修缘。李修缘日后出家到杭州灵隐寺,法号道济。灵隐寺的监寺广亮火烧大悲楼欲害济公,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下来之后背负韦驮像到周宅戏耍刘泰真,一度黄淑女。
随后广亮的外甥为了糊弄舅舅买了个纸人冒充媳妇,没想到纸人说话。胡来财迷心窍到白虎岗被白骨精抓取了心,幸好刘泰真奉活佛之命到白虎岗来,在活佛的帮助下,胡来捡回了一条小命。
周家的朋友苏北山要给老太太过生日,来了个怄气禅师与活佛怄气。活佛略用道法把苏北山的老母亲眼疾治好了(插一句,原著中,是郑雄的母亲过生日,怄气的和尚叫广惠。老郭在这里撒了一段私活挺可乐的“济公他算什么,他跟如来佛怎么比?”),然后两人在后花园捉妖,怄气被一只狐仙弄晕了,道济把他给救活了。这段在原书中大致在第十二至十四回。
中间还穿插了一段道济救孝子的故事,讲了一个道理“恶人作恶一辈子,临了了做一回好事就算是立地成佛;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事后被发现小时候撒过一次谎,就算是一辈子的伪君子。”,是书中的第十五回“狗渡董平改恶为善”。这个道理有些歪,但却是一种现实,叫人有些无奈。苛刻的道德家们对别人总是有话说,对自己又特别容易体谅,这其中的滋味好叫人咂摸一番。
苏北山家里的事儿完了之后,富豪们到灵隐寺去捐钱再修大悲楼。活佛要苏北山带他去妓院,救了沦落烟花的女孩秋雯(原书中名叫尹春香)之后把她送到了一个水月庵,恰好与他关系不错的老尼姑的侄女婿余文丽因为书生意气自己去杭州闯荡,不知前途如何,特请活佛给算算,这段故事在书中大约是第二十五、六七回的样子,人物名字有些不同。活佛算得余文丽在杭州有一场劫难,原来他遇到了一位故友名叫李大可,两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街坊。二人在回李大可家的路上捡到了两匹绸缎,却不想正是前些日子余杭县一起劫案的赃物。二人被小人告发到余杭大堂上,正在百口难辩的时候幸好活佛赶到,在活佛的帮助下,两人洗刷冤屈。然后活佛带着苏家的两位仆人故意地入住一家黑店,在这里把真正的凶手给抓住了。这段故事到原书第三十一回结束。
接下来活佛来到云兰镇一个财主家,此人原本是乐善好施的人,但因为又一次遇见了一个老道拿着自己布施的银子去逛烟花柳巷。从此再也不肯布施,有个梁老道因此把他家公子的魂魄摄去来要挟梁员外。活佛恰好路过便出手相助将小公子给救好了。老道十分愤怒,要拘活佛的魂魄,来到城外五庄观刘老道处二人斗法,济公连破老道的法宝,老道气急败坏请来三味天火,结果天火烧了老道,幸亏是老道跑得快,否则性命不保。救了小公子的命之后也安排好了刘老道【这一节是原书中的第三十二回至第三十五回的内容。原作中的员外姓梁,小公子名叫梁士元,老妖道叫张妙兴。但在老郭口中妖道才叫梁士元】之后算到自己和这个老道的事儿还没完。
老妖道去哪儿了呢?他和一个大蟒蛇交了朋友,二人一起弄了个铁佛骗钱的把戏,恰好遇上个有正义感的道士陈玄亮要打抱不平揭穿骗局。但陈道士被蟒蛇喷了一口毒气命悬一线,幸好有活佛相救,救了陈道士【这一节在第八十三-八十四回】,斩了蟒蛇,据老郭说蟒蛇的身子另外还在作妖,与山海妖做了结义兄弟,在八怪闹临安的时候还有剧情。
济公回了临安,正好有个道士孙道全听了梁士元的诽谤以为道济专门给道士作对,故来找道济说理。道济戏耍了耿直的孙道全一番把他带到街上去,正好赶上误杀姚荒山、史丹认舅舅这一节故事。经此一事,孙道全拜在济公门下,改为悟真。
此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济公的表弟王全奉父亲的命出门寻找李修缘。济公正好被绍兴府派人请去白水湖捉妖,路上途径萧山县的时候,路上两人对面王全不相识,但济公却认出了表弟。
王全和老管家李福捡了个人头被卷进官司里面去【这一节是第一百二十三回至第一百二十八回】,在济公的暗中相助下,萧山县拿住了真凶段山峰。济公又赶奔绍兴府,到了绍兴才发现原来这里已经有了一个“济公”,这就是原书第一百三十二回“送圣僧捉妖白水湖 假济公投刺绍兴府”。在白水湖雷劈了猪婆龙,收了一个徒弟悟禅(飞龙僧)。绍兴知府非常高兴,请活佛吃饭。吃饭的过程中,还派悟禅去云南送了一趟药(伸腿瞪眼丸)。悟禅回来之后,活佛又派他去救自己的表弟王全。
原来王全在萧山县了结了无头人命案之后,因为找不到表兄李修缘,只能准备回家发动大伙儿一起找。在回去的路上路过小江口镇,茶馆里面遇上了昔日的一个旧人,此人是王全家原来的一个伙计,王全没有社会经验露了财。这伙计起了歹心,勾结水匪,幸亏有悟禅相救王全才得以平安回家。而他们家里这时也出了事儿。
出了什么事儿呢?王全的父亲,也就是济公的亲舅舅此时病了。而他们家老太太的内侄张士芳吃喝嫖赌不学好,还和城外三清观的一个叫董太清的道士交好。董太清教给他一个法子要害王老太爷。张士芳要来了姑父的生辰八字,董太清作法将老太爷的魂魄摄来,果然王老太爷立即就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就在张士芳要奸计得逞的时候,孙道全奉了活佛的法旨前来相救。孙道全与董太清在三清观大战一场,此时悟禅也来了,到里面去偷了摄魂瓶之后一把火烧了三清观。(以上故事见原书第一百三十八回至第一百四十三回)
恰在此时来了一位老仙翁:天台山上清宫东方太悦老仙翁——他也是被恶老道梁士元告了刁状,来找道济麻烦了。他远远地瞧见三清观被火烧了故来看看,董太清赶紧向老仙翁求饶,老仙翁倒是识大体的,让孙道全带着摄魂瓶去解救王安世的性命,却把悟禅带走了,要会一会道济禅师。
救了王安世之后,悟真(孙道全)发现隔壁邻居韩家的儿媳妇章香娘不是人是个妖精。但孙道全没想到自己居然斗不过章香娘,幸好道济长老及时赶到救了他一命并收服了章香娘。原来道济和尚已经带着王全他们回了家,张士芳见了道济、王全可是很不开心,买了毒药想把他们都毒死但却被识破。晚上睡觉的时候,道济作法让张士芳来了一场地府游,张士芳仍然不知悔改,还想着继续害人,罗汉爷让章香娘在郊外等着,如果张士芳能弃恶从善就饶一命,但张士芳是命中使然,还是要害人,结果就被章香娘给吃了。
-
王三皮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5 2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