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开豆腐厂的那些年
01
老刘是地道的东北人,六十年代生人,出身贫苦,没受过什么教育,十三岁父母相继离世,跟弟弟们吃百家饭长大。 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分勤劳农家人,老刘虽没怎么受过教育,但思想活络,一直想着将来成了家,断不能让后代还生活在这清苦的农村。
娶了媳妇后,老刘投奔亲戚到了离家不远的小城,租了十几平米的小平房开始过生活。
老婆养猪,自己则去工地找瓦匠活,瓦匠活也有淡旺季,基本上每年会有大半年没收入,靠老婆养猪维持着生计。
那时候信息比较闭塞,像老刘这类人除了出苦力,没任何出路。日子紧紧巴巴的也过了四年,四年里老刘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养儿防老,老刘也有这个执着。
眼看着不足以养活一家人,老刘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想只要人勤快,哪有过不好的日子,于是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回来,但也没琢磨出什么赚钱的门道。
02
隔壁邻居刚开了间豆腐坊,这天老刘去给猪担食,跟小工聊天得知,这豆腐坊比干瓦匠挣钱,没有淡旺季,天天有收入。
老王心里有了如意算盘,以给猪担食老板还不收钱为由,主动去帮老板干活,实则去偷师学艺。
老刘的想法是,要想过好日子就得舍得了这张脸皮,两周后老刘有了自己的豆腐坊。
老刘人聪明,爱观察,能鼓捣,做了第一锅干豆腐就掌握到了精髓,味道纯正,颜色嫩黄,筋道儿,越嚼越香。
至此做豆腐成了老刘未来十年的营生,经历了起起落落。 03
老刘手艺好,老婆能吃苦,还是个卖货能手,一家人的小日子很快好了起来。
可这个活真是累人,早上天未亮,鸡都还没打鸣,整个小城都睡意正浓,老刘的老婆就用自行车拉着货出去了。 先要给小卖店,饭馆送货,再去市场,吆喝着,卷豆腐装袋称重,还要警惕着别收到假钱,不然几天都白干了,回来还要帮着老刘打下手。
仅生存都费了好大力,何谈生活啊。
经常熬夜赶工老刘的头发已白了一半,可干活的时候,老刘从不让自己打盹儿,危险不说,一道程序疏忽大意这锅豆腐就全完蛋了。
泡黄豆,磨豆浆,磨好后进大锅熬,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下面火烧着,上面随时搅拌着,熬制完成用豆腐包过滤掉豆渣。 过滤好的豆浆用卤水点成豆腐脑,卤水的用量,时间都需要把握好,如此点好的豆腐脑才又白又嫩,入口即化。
老刘只做干豆腐,也叫千张,把豆腐脑放在豆腐包里,压制而成。
豆腐脑是孩子们的最爱,特别是新出锅的,装上一碗,放点葱花酱油,就着发面大馒头,胜过山珍海味。
卖力干活,改善生活是基本,老刘主要是想着,一定要让几个孩子成才,能够念好书,上大学。不要像他们,只能出苦力过生活。 豆腐坊的活计虽辛苦,赚钱也不多,但也稳稳当当做了三年。
04
一天,老刘突然发现市场上多了一种干豆腐,味道纹路不同于手工,而且进进出出量很大。
老刘的好奇心多过担心,开始打听市场里的卖家,知道了这种原来豆腐是纯机器制作。
老刘心中顿时燃起了小火苗,心想如果能把这套技术学来,全家都能奔小康。
二话不说就去了这家豆腐厂,在隔壁市,又以打工为由足足干了两个月。
回来后果断关了豆腐坊,用几年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租了厂房,开始安装全套流水线,外加锅炉房。
老刘万事顺顺当当,大半都是老婆的功劳,完全信任且支持,没任何怨言。 老刘的机器豆腐厂开业,因为小城仅此一家,生意红火起来,老刘钱包也鼓了起来。
雇了十几个工人,黑白两班,量最大时一天销售五千斤,老刘心里美滋滋。
工人里有大半都是老刘老家过来的亲戚,跟亲戚若有利益上的来往,这生意大都不会太好做。
刚开始你好我好大家好,时间久了小破事不断,预支工资,偷懒耍滑,还有偷钱的,老刘碍于情面,又有恻隐之心,他深知在农村生活的亲人们比他更不容易。
可生意就是生意,容不得掺杂太多情感,在这上面老刘没少头疼。 05
生意旺起来了,老刘退租了厂房,买下了四百平高级平房,一面用来居住,对面做厂房,还加盖了二层楼。
一切水到渠成,像是神灵庇佑,虽然小城里机器豆腐厂越开越多,但老刘也稳稳的过了几年太平日子。
在家里两个女儿上高三那年,老刘开着小货车一个转弯没注意,撞上了骑自行车的老大爷,撞的不严重,但也赔了人家不少钱。
老刘的老婆说,怎么那么寸,撞上的偏是年纪七十多的老大爷。
豆腐口感不佳加上竞争对手太多,豆腐厂的生意慢慢开始不景气,老刘找风水先生,算命大师,供奉神灵都没能扭转局面。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老刘正在研究豆腐口感变差的原因,工人用吊盘从二层楼往地下室送货,人也站在了上面,突然吊盘失灵加速掉落,工人伤势严重,责任全在老刘这边。
至此,工人纷纷撂挑子回了老家,厂子一时间无力回天。
老刘这边心里琢磨着,办法总比问题多。
不知怎么听说隔壁市的郊区,有几片厂区,房租便宜,水质好。更重要的是烧锅炉可以不用煤,可以烧地下管道的气儿,这样就省了大笔成本。
老刘没多加思考,果断又换了地儿,一次性交了两年房租,压了十几万块的黄豆,心想,这下老子要大干一场。
06
可没过多久厂房被查,房东违法盗用地下管道的汽油,要立即清理厂区。
眼看着两年的房租打了水漂,安装好的机器也损失过半,成了破铜烂铁,这块就损失了十几万。
老刘心一横,黄豆不能白压。于是四处借钱换了厂区,没过多久同样的结局上演,老刘彻底傻了眼。
好在这个时候,老刘的女儿们都已经顺利毕业参加了工作,各个都很孝顺,开始帮老爸还欠下的债务。
老刘心想,这辈子生意没做成功,把孩子们供到了大学,自己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
可一想还要孩子们去替自己还债怎么能行,心里那把小火苗又蹭蹭蹭的冒了起来。
-
轻飞舞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7 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