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见闻感受以及贴心攻略(上海展览中心*8月14日)

书展基本信息: 时间:8月14至20日,本届书展仍保持7天夜场(每天9点开馆,21点闭馆)
主会场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
门票价格:日场票10元(9:00-18:00)
夜场票5元(18:00-21:00)
交通: 地铁2、 7号线静安寺站,出站步行约8分钟

前言:
每年暑假,上海书展是城中爱书人读书人的盛事。至今已经举办16届,我至少也参加了5届。 之前,我以爱好者和游客的心态看热闹;如今,我打算以语文老师和读书活动组织者的心态研究门道。当然,在实际逛展的过程中,这几种心态是混合的。
具体详尽的攻略网上很多,本文仅从我个人感受出发,写一些见闻和体验,附带小小攻略,也许更个性化一些。
虽然标题写的是8月14日,其实很多基本内容适用于其他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仅供参考。


现场可以买票,平日估计11点左右人比较多,双休日人更多,也建议下午4点后过来,夜场继续。
空调冷气很足,避暑胜地,注意保暖。

上海文艺出版社,因为有过美好故事,所以最为喜爱,在此表白一下,纯属个人情感。
大家也到场找找自己喜欢的出版社,打个卡吧。

我比较随意,大家可提前做点功课,挑选合适的活动,然后有目标地参与。
讲座、分享+签售类的活动居多。
我比较喜欢在中央大厅及其附近转悠,活动比较集中。

四川是今年的主宾省,活动特别多。在中央大厅旁边。
座位不多,建议提前等待。我正巧在10分钟前经过看到预告,就能坐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注意现场时间安排,我看的第一场就是调过时间的。
意犹未尽,我后来又看了一遍。提前20分钟等待,可以坐第一排,如果有特邀嘉宾,有可能坐第二排。这回不拍照也不摄像,目不转睛地专心欣赏,非常精彩,隆重推荐。


两次等变脸表演,都会和旁边观众自然而然地交流。同样是爱书之人,交流起来比较顺畅。
记得我读师范的时候,有的讲座很想去听,可是周围的同学兴趣不大,没有同伴,于是我就打消了想去的念头。后来,才发现,其实一个人去参加也挺好的,可以专心地看和专注于自己的感受,而且常常在现场就能遇到有共同兴趣的人。
有人开玩笑说,猛兽通常特立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当然,我们有时做做猛兽,有时做做牛羊,各有各的乐趣。哈哈,借题发挥。

文创产品也很有看头。
有朋友说:“太扎心了!”我自己何尝不也如此,一大堆书放家里,过了好几年没看完,有一些书还没看过就送给别人了。

位置:东一馆二楼,世纪出版集团旁边。
售卖区有空调,就餐区没有空调,中午有点热,晚上正好。
自助收银很便利,即使大客流也不必就等。
其他各处也有便餐供应,价格合理。

每次看到警犬、导盲犬都很感动。

有人问适不适合带孩子逛书展,当然适合啦!少儿馆尤其适合,其他展馆也可以让孩子长见识。

特色项目,可以体验,是要收费的。

只是指本场最贵哦。
有旧版线装书、古旧线装书,连架子都是老物件。
我就看看。

活动真的很多很多,到处都能遇到。不过,这么几年逛下来,感觉有创意有突破的活动很少。是时候邀请更多社会组织和公益社团参与其中了,相信会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
我打算在相关渠道提一提,只是人微言轻不知道有没有人理睬。我始终秉承这样的原则,说不说是我的责任,对方采纳与否就不关我的事了,反正不是我的孩子和学生,我就不操那么多心,略微尽点社会责任。至于墨子说的“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他希望能坚持力争,那又是更进一步的要求。

大势所趋,以后会越来越多。听书到时蛮提倡的,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既是目标也是方法,只是不主张用耳机听。

上海的图书馆越来越棒了,市级的、区级的、街道的、甚至一些居委会也有图书馆。
一些有实力的实体书店,也转型变得丰富多彩变得高大上了。
可惜的是,书报亭、书报摊和普通小书店越来越少,我家方圆一公里内已经找不到了,以前还有几家。所幸,我家的书很多,可以提供给孩子们阅读,并且也经常送给学生和朋友,呵呵,表扬自己一下下。

逛展的时候,大家不要急,慢慢看慢慢挑坐下来听听分享,应该都会有收获的。
我预计还会再去两次,因为每天的活动是不一样的。期待与大家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