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
聊闲看电影《胭脂扣》,大二时曾看过原著,故事讲的是三十年代香港妓女与嫖客的爱情,一折浪漫的人鬼恋,永远哀怨黯然的色调,颓废凛冽的美感,口红、戏子、鸦片。
故事老套,大抵不过是妓女如花与十二少一见钟情本欲偕老此生,可惜三十年代人只是符号何来爱情,所谓爱情只不过是壮大家族的手段抑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虽是郎才女貌,奈何一个流落烟花里弄一个出身名门望族,注定此世无缘,生不相守死便相随,如花约好十二少吞食烟片双双殉情,烈女情死男子苟生。五十年后如花美貌依旧,请假七天回人世觅情郎。历经千百曲折找到十二少,尚存人世的他已不复当年模样,年少不再英俊不再富有不再,潦倒偷生的八旬老翁,仅剩佝偻的躯体,苟延残踹的度日,如花见到十二少,将胭脂扣交还后了断前缘决然离开。五十年黄泉路上辛苦盼侯,七日间人世上光影徘徊,在寻见的瞬间便决定忘记,不存在所谓原谅与否。于是,“十二少:3811,老地方等你。如花”这本该是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誓言,却变成了一个笑话。
影片在三十年代香港风花雪月的慢生活和现代香港雷厉风行的快节奏中交映着如花和阿楚两代人的爱情。如花痴情,到底是爱着十二少,爱他的风流倜傥,当爱走向绝境的时候敢为情生死,若不能占有我欲将你毁灭。当如花从黄泉路走上来的时候,找不着石塘咀的风情,秦楼妓馆大戏院都不见踪影,放眼只有刚硬陌生的繁华,这一切都无所谓,因为十二少尚在人世。可是对面苟且的十二少,所有的不甘就突然冷了,她用众人仰慕的红楼花魁命打的赌输的很彻底,十二少爱她随她,不爱她亦随她,你可以不吃鸦片,但你一吃安眠膏,你总归会和我黄泉路作伴,如花的爱是自私的。没想到“殉情”的十二少仍旧活着,腐朽不堪,比鬼还落魄,转眼如花才发现这香港满目疮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这般付与断井残垣,青春再好,需有人赏,何况是冷艳温顺的鬼。阿楚理性,一届凡夫俗子,生命和尊严之上,她同样爱着永定,我不会为你自杀,我相信你也受不起我的生命,所有的欲望在大脑的克制下变成欲语还休。 如花的爱情是艰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梁祝,不是所有人都能化蝶,有的化为蟑螂有的化为蛇有的化为老鼠,就是化不了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