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谢宇案-迷惑和不解
前言:其实不是很想写吴谢宇这个,但是关注了案子很久,看到了无数篇报导,总是觉得心情复杂。最近看了一篇报导,被捉到归案的他改了口供,将“杀母是为了帮母亲解脱”的表述改为“协助母亲自杀”,让人更生困惑。悲剧背后,本应有完美人生的学霸人设彻底崩塌,留下的只有疑惑,更多的是不解。

学霸阳光男孩的矛盾
之前看过一些报导,大抵是吴谢宇同学的回忆。每逢同学生日或者节日,吴谢宇会一个个单独给同学发送祝福信息,“而且不是群发,每条信息打头都带着同学们的名字。”这是一个乖巧,可爱,有领导力的男孩儿形象,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和弑母案有千分之一的关联。
但从同学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吴谢宇和母亲的链接是亲密的,甚至于说没什么空间感和边界感。在宿舍里共同生活的时间,吴谢宇几乎每天都会跟母亲谢天琴打很长时间的电话,“聊每天学了什么,上课讲了什么,哪些老师有意思,谁找他问一些问题”。心情好的时候,吴谢宇会把室友们说的冷笑话段子记下来,讲给母亲谢天琴,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也会把不开心的事告诉母亲。这种事无巨细,在长大了的男孩和母亲中,其实并不是很多见。
听起来是个依赖妈妈,爱妈妈的孩子啊,可不知怎么讲,听着也挺压抑。吴的妈妈是班主任,在严格的管控下,吴估计只能当个乖孩子,朝着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在这种生活下,欲望和情绪大概率也会面对无处发泄的问题。当自己年纪还小的时候,可能无力反抗,但当长大之后,积怨和情绪累积的越来越多,矛盾激化到一触即发。但大部分的孩子,即使反抗,也只是口头反抗,大部分时候还是尽行孝道,默默忍耐。而吴谢宇在逃亡期间还一边做男模一边看The Economist的过硬心理素质,我想,大概不是一般人都有的。
根据记者采访,大学期间,曾有老师和谢天琴聊天,在夸奖其儿子即将出国留学,她也要跟着享福时,谢天琴冷冷回答:" 还享福,他巴不得我死!" 没想到,一语成谶。
和性工作者的恋爱-压抑的情感 吴谢宇还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在其与女人的关系中可见一斑。吴的高中同学回忆,曾经他说过“女人和成就比起来不算什么,女人不在我的人生计划内。”
但他嫖娼,和性工作者谈恋爱,甚至,把自己的杀人事件都坦白的“恋爱对象”诉说。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吴谢宇曾伪装母亲的口气群发消息,称自己要去麻省理工做四年交换生,与母亲同行,需要借钱,最终共借得金额144万元左右,这些钱后来大多被吴谢宇用于嫖娼和买彩票。 听起来是无比冷静且,无比高智商的的敛财操作。但毕竟,在吴谢宇之前人生认识的人,不可能会将嫖娼,赌博,杀人这些听起来是底层渣滓才会做出的大恶之事联系到他头上。但,世间事往往都这么讽刺。
弑母之后的人生,吴谢宇仿佛完全放纵了自己,做男模,嫖娼,仿佛性瘾缠身。但同时却依然会读书,会看报,关注科学,履行着学神应有的自律。我有时候很好奇,他是用何等坚挺的心理素质度过这几年人生的?背负着沉重的罪,却尽最大努力把自己包装的云淡风轻。但这些,我想,大概都不会从他口中听到描述了。
末尾,这个案子还有一个让我觉得迷惑的就是他舅舅的态度,自己的亲妹妹被外甥杀死,舅舅在吴谢宇被抓之后联系媒体,说亲人已经原谅这个外甥,并希望智商高,文笔出色的吴谢宇能够写一些警示性文章,对社会做贡献。写多了,还能卖版权,改善一下家里贫困的生活。 这世道,我有点看不懂了。唯一希望的,是未来能够少一个犯法的人,未来社会少一宗亲缘命案。
文章同步发布于公号“怡红别院”
冬天的ic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懒人的济州岛四日攻略 (1人喜欢)
- 种草很久的马尔代夫之旅-莫凡比绝美泻湖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