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 | 人生一串Ⅱ·回头再来

你可能吃过许多烧烤店,总有几家店,让你很留恋。
可能是口味合心意,可能是老板对脾气,也可能是某个细节打动了你。
总之,这样的店让你安心,给你归属。
无论走到哪里,你都想着,回头再来。
冬天除了宅着,还能干什么?打冰爬犁,玩牌搓麻,反重力健身。
这是中国的幽默之都——铁岭,给你的回答。
对了,还有一项重要的休闲:撸串儿。
在午休间隙,烤鸡肚,涮豆皮,不吃不是铁岭人。躲在塑料棚吃烧烤,是权宜之计,其实还有一个更为舒适的撸串场景,你可能想不到。
感情深不深,上炕一口闷,在火炕上吃烧烤,幸福属于铁岭人。火炕让室内温度恒定在了盛夏,对于出汗猛烈的小青年,脱鞋上桌是友情考验。但对养生的铁岭中年,却是免费的腰部保健。在亲密无间的炕上,弥漫着姿态多元的“铁岭瘫”。
这是“上炕撸串”的老板娘,有时也会跟老客人一起,感受热浪。
老板娘:“孩子越来越大了,感觉收支不平衡了,我俩就合计开一个小点儿的烧烤店吧。”
老板娘有点谦虚,“上炕撸串”在家具厂楼下,大得像座迷宫。组合炕桌,过道雅座,流水线式中央厨房,农家大炕,连排小炕、老板娘穿梭其中,迎来送往,跟丈夫交流,全靠对讲。
老板耿哥,藏在后厨,每单一式两份,他要相互校对。抓串,烤串,走单,他要全面掌握。这是一个对食客保持神秘的男人。老耿是个烤痴,不仅钻研精细化管理,还醉心于琢磨口味,总有千奇百怪的发明。
木瓜和洋葱搅在一起,一看就要搞事情。涉及商业机密,老耿很耿直(#家里的粉不能公布)。而研究是否得到好评,要看看炕上的吃串热情。
与其跟人应酬,不如跟串儿交流。韭菜、脆骨、豆皮儿、鸡头、鸡架、生蚝、肥瘦、肉串、五花肉卷、俄式大串……老耿的菜单,就像一部东北烧烤名品大赏,哪里有新品,他一定跟进。
如此多的烤品摆满一桌,再配上具有理疗效果的大炕,会让酒局变得如牌局一样漫长,而这种惬意,将会一直延续到铁岭的天亮。
在文化公园扭秧歌,就完美继承了迷醉的酒神气质,但此时的老耿,却恪守着一个烤痴的自我修养:穿串儿。一旦进入穿串时间,夫妻往往相顾无言,因为小心专注,要一直在线。
捡柴生火,是上炕撸串不同于其他烧烤店的额外工序。楼上家具厂的废柴。恰好能为客人们输送温暖。热力的充足供应,使所有的大炕都能保持恒温。这让腰肌劳损的客人不断回头再来,接受腰部调理。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东北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怀旧大缸儿新浪潮,这种能装六瓶啤酒的缸子,只有在铁岭,才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使用价值。这位大哥是不是喝到位了?到底是什么隐秘力量,催生了他反季的猖狂?
与各类刺身相似,生串一定要新鲜。每天只进二十斤上好的牛外脊,细细切片。透过肉能微微看到钎子才算合格。生串还要上火,刷上油料,短暂熏烤,让炭香渗入到肉的肌理,在火上轻盈旋转,同时撒上芝麻,单手控制节奏,很考验功力。
生串上桌,先别急着送入口中,挤点芥末,倒上一盘醋,蘸完再入口,牛肉的软嫩,油料的咸香,和芥末的刺激互相咬合,你才能体会纯正的铁岭力道。

简岛啤酒,配柴火大炕,一冷一热之间,气氛就像过年。深夜,客人散去,秉承着人店合一的精神,老耿要每晚守护“上炕撸串”的大场子。
以店为家的他,时常觉得对儿子亏欠。“上炕撸串”正月不歇业,返乡的铁岭人都能来此体会老家的温暖,这是一年一次的,回头再来。
老耿的愿望比较飘(#买座山,挖掘机在山上挖个湖,钓鱼),但他一定能让漂泊的铁岭人每次回家,都能上炕。
这座城市,昔日极度辉煌,千年之后,帝都的荣光早就化作了极为细碎的种种余韵。
遍布街巷的古玩地摊,就是其中之一。
刘干棒,没事就来淘宝,但掌眼捡漏,他算不得高手。
古玩品鉴只是消遣,在同样跟“串”相关的烧烤圈里,他却是真正的头号玩家。
穿过人头攒动的回坊小吃街,来到居民区小学习巷,世界就在转身间,进入了干棒的炉边陈年。长桌,板凳,干棒的布置简约随性。
在烤肉高手云集的回民聚居区,真正的烧烤行家,手法朴素,从来不变,但想来吃肉,得选好时间。这位胖哥的策略,是及其明智的(#赶早来),天还没黑,第一批作息最有规律的食客如约而至。
干棒烤肉,只烤牛肉,有肥瘦肉、肉筋、腰子,三个品种,这份自信决定了,你要二十串起点。(#肉少了不好捻)

夜色渐浓,更有探索精神的食客从小吃街渗透到了回坊腹地。这里不能喝酒,吃肉也变得格外专注。世界瞬息万变,越来越复杂的肉味,舌头也会感到慌乱,总有一些人在苦苦寻觅和儿时共鸣的,味蕾震颤。
趁着人少,干棒抓紧时间享用自己的晚餐,再过一会儿,一波从不缺席的老客即将到来。老客们都是回坊里的老街坊,这些从小培养的行家舌头,是检验烤肉品质的金标准。避开高峰期,老客们图的就是边吃边聊,这是无需约定的每日聚会。
岁月让干棒变成了老顽童,熟客们总能从灵动的眼神里,读出老城的曾经少年。
别说干棒不能不干,就是渗透着炭火滋味的钎子,都不能替换。
一大早,旅游推荐点小吃街已经游人如织,缺少灵魂的演出和食物陆续登台。老字号和样子货一起,等着爱凑热闹的人,大水漫灌。而此时的干棒,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洞察犀利,他在掌握最关键的环节——挑肉。
不露声色的高手,不需要事必躬亲,在烤肉繁盛的回坊,串肉,是个由专业人士操持的细分工种(#给干棒串完,还要给别家串)。精细化的手工合作,支撑了干棒的庞大需求,还解放了他的游戏天性,面带一贯神秘的表情,干棒对今天的牛肉,相对满意,当然,距离他的好肉标准,还有差距。

这几年,西安流行烤肉刷酱,干棒却只做传统手法,这种不动于心的笃定,是属于他自己的小傲娇。
老茹住德比较远,在干棒烤肉吃了二十多年后,已经由老食客荣升为不拿工资的小伙计。老茹是一家灯具厂的厂长,近水楼台,给干棒做了霓虹灯和牌匾。
来几串翻来覆去的老三样,谝一谝有的没的闲家常,大树底下,倍感惬意,西安城里,摊小味香。
这里的街道,穿行着机车骑士,白天奔向的,是高楼大厦的精致,而夜晚的归宿,却是热闹喧腾的夜市。
在节奏舒缓的台南,你将领略到最热带风情的夜晚。
在顶尖名校成功大学附近,有个名叫“天蝎座烧烤”的小摊,烤制的是学生们喜欢的古早味道。生在本地的老板不露山水,来自大连的老板娘平易近人。
他们的小摊子就是台南口味的代表:烤鸡胗、烤牛排、烤鸡翅……刷甜蜜酱料,用小火慢烤;喷柠檬汁,增加清新口感;撒椒盐,提升味觉刺激。食材精细,荤素搭配,两口子颇具闽台风格的料理手段,总能让夜归的学生,望眼欲穿。也汇聚了许多即便工作了,也还赖着不走的老客人。而他们的成功,也启发了一名为学费发愁的成大学生。
尚可研究生小蔡,来自屏东农村,为了赚取学费,也干起了烧烤。经历了大厨跑路,惨淡经营,终于还清了贷款,还考上了博士,但跟烧烤有了感情,竟然放弃了学位。
可是一贯斯文的小蔡,的确不像个烧烤店老板,就连吆喝生意,也略显尴尬笨拙,但他的街角店面“府城骚烤家”却总能聊到本地老客来此体会“骚情”。
诀窍全在于跟随台南夜生活的步调,关键就是一个“慢”字。在等待的时间里,大可以发酵心事,或者观赏美景,这是符合“骚烤”定位的宵夜情趣。
慢功夫能烤制出细腻的口味,得益于小蔡热爱钻研的闷骚气质,他总能敏锐地发现大众食品和烧烤碰撞出的小趣味。秘制碳烤油条就是让人经验的特色混搭。

这里是台南最大的蔬菜生鲜市场——水仙宫。除了售卖各种食材,卤味寿司、街头美食也在用香气诱惑经过的人。而小蔡的鼻子却直奔主题。海鲜要闻,鸡佛要闻,就连油条是否当天炸制,也要靠闻。要是在气氛不友好的地方,早就被人赶走了。也许正是因为小蔡呆萌的学究气质,让宽容谦和的本地老商户对他关爱有加。
新鲜的油条要搭配上好的酱料,而小蔡制作酱料的过程,则是全台南最风骚的一波操作。先倒入大量饮用米酒奠定风味,这种不计成本的奢侈,大大提升了酱料的品质。待到汤汁浓郁,还要再撒一把柴鱼片增鲜,其后一直加入白糖、耗油,以及让酱料浓稠的关键调料:麦芽糖。整个过程需要化学家的专注。
油条上火烤制,也点燃了小蔡的学术热情,他对烤油条的实践方法论,如数家珍。这样的听觉感受,是一种酥麻的颅内高潮,强烈刺激着客人的食欲。
秘制酱料让油条更加甜香,火候拿捏使口感蓬松酥脆,招待老外,绝对拿得出手。要是招待本地老客,那么小蔡的另一道原创“烤鸡佛”,则是让人产生联想的下酒佳品。

最大限度地烤出鸡佛的本味,才能让讲究新鲜的本地老客吃得舒心。以形补形的民间调侃看来两岸相通,而放松被工作压迫的身心也是四海皆准。从事金融业的同班同学,也会来此忘掉业绩。放弃家人眼中的体面,同学深知小蔡要背负的重担。但小蔡却还是被快乐包裹,因为周围的小商户经常跟他聚会小酌,这是一个让小蔡快速进步并融入的餐饮同业朋友圈。
成长的标准就是肚子渐大,酒力渐长,而小蔡用来回敬这些小老板的,则是原汁原味的炭烤螃蟹。不刷酱料,不撒调料,被冰镇过的螃蟹直接用炭火炙烤,外壳通体红润是烤好的标志。上桌前还要用菜刀敲击,方便大家剔肉唆骨,很是细腻。
无论吃了多少次,每次吃烤螃蟹,诱人的卖相总会让大家发出,第一次吃螃蟹时的赞叹。老客们经常光顾,喝得沉醉,吃得开心,是对小蔡的努力最快慰的精神奖赏。

温婉含蓄的主客关系大浪淘沙,留下了台南的老味儿,而回头再来,则是对一家店最大的认可与致敬。从社会定义的成功走向自我实现的成功,小蔡要感谢的,正是启发他追寻梦想的地方“天蝎座烧烤”。
时隔多年,重回学生时代的夜宵摊儿,发福的小蔡却还是被老板娘认出来了。
而对于小蔡来说,成为像天蝎座一样的老字号,要比减肥更重要。
在武汉北部,黄陂区,有一家烧烤夫妻档。
吉他配烟火,歌声也入味。
唱出表白的心声,烤出眷侣的滋味,这是神仙都会羡慕的一对儿,而他们烤制的,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湘西风味儿。
烤牛油,湘西烧烤的代表,将公牛的胸尖肉烤出垂涎欲滴的油脂,入口带有一丝奶香,是来这家夫妻店吃烧烤的首选。
小王,前酒吧驻唱歌手,在家人的影响下,带着老婆小玲干起了烧烤。手艺在实践中精进,本地的重口偏好,老客的点单习惯,小王已经纯熟掌握。当然,来这吃烧烤,还有一个目的。(#听小王唱歌)

就是这首歌,总能点燃客人们的八卦热情。小玲原想着“两人一马 三月桃花”,结果却上了烧烤的贼船。面对醉酒客人的恋战缠绵,曲终人散的一地狼藉,小两口即便抱怨,也只能硬着头皮。两人分工明确,小王处理食材,小玲收拾打扫。湘西小串,腌制费功夫,穿串儿耗心神,扫除完毕的小玲,看到小王睡眼朦胧,也就暂时打破了分工。
一起吃苦,也很幸福,因为有了歌声的夜深人静,太深情。
这是小王家传的蒜蓉辣酱,熬制时满街飘香,放入来自吉首的辣椒粉,给蒜蓉的香味增添了湘西的重口,而跟辣酱绝配的,是适合组队来吃的,招牌烤鱼。
将鱼烤至外皮金黄,刷油撒料,最后码上葱叶,出炉时刷上白天熬制的辣酱,滋味很受女士们欢迎。

可我们知道,小玲为什么气鼓鼓的,她们(#女食客们)是来吃烤鱼的,还是另有所图呢?牛油当然也值得一试,但好像又没那么简单。原来她们的目的都不太纯粹,想借着吃烧烤,听小王唱歌。
小玲的愤怒召唤,小王可不能不管。
食客:“觉得不开心的,(叫)小王来,给我唱一首,他就来了。”
估计现在小玲的内心独白是,看你们喝醉了,就不跟你们计较了。
吃着烧烤,听着现场,人生难得几回醉。
城市很小,心事很大,回首过往笑中泪。
这位从气质到撸串方式,都与众不同的大哥,是小两口的常客,眼里饱含人世沧桑,一杯红酒荡气回肠。店里空气凝固,大哥心事重重,小王怎能忍心让他一人独酌(#给大哥唱悲伤的情歌)。
如今,两口子正张罗着开一个新店,看着她们一起忙碌的幸福,我们知道,当老客们回头再来,味道依然,歌声犹在。
小蔡终于鼓起勇气,会屏东老家看望父母,二老很尊重他的事业选择。
干棒的女儿虽然有自己的事业,但周末也会来店里帮忙。
觉得亏欠儿子的老耿,专门跟他泡了一次澡,坦诚相见,好好唠唠。
一首老歌,一种老味,一位老朋友,让我们找到了昔日那个自己。
兴尽而去,回头再来。道一声前路珍重,等一次久别重逢。
夏天过半,人生一串也即将结束,要感谢这些和我们一起完成这个节目的烧烤朋友。你们带来了烟火撩人的经验一串,也讲述了五味杂陈的平凡人生。
下面这六位没能跟观众见面的朋友,请收下我们最诚挚的歉意。
这位是泉州的雷老虎。他把湖南的咸辣重口,带到了口味清淡的泉州。手里有活,肚里有货,雷老虎是烧烤摊上底蕴深厚的大师。

这是西安北郊的军良烧烤。这位退伍老兵对烧烤的每一环节,都有自己的严苛规定。二十七年的生活磨砺,老兵不改,性情本色。

这是徐州的剪子股烧烤。在烧烤摊上长大的王莎,如今顶替了妈妈。听多了津浦铁路上的火车声声,见惯了苏北徐州的城市变迁,生活里的酸甜苦咸,和烤炉上的油腻辛辣,她都能用一张烙馍包容化解。

这位是长沙的雨子哥。他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正哥牛肉串的老牌子,当家烤品,彪悍牛肉大串。在湘西小串流行的长沙,是太平街上的一股清流。

这位是岳阳的胖哥,洞氮胖哥烧烤,这个化工感十足的名字,正是巴陵石化工人们的深夜食堂。一手肉筋,一手牛油,再来份独家大个煎饺,这是南方烧烤重镇,送给你的极乐滋味。

这位是武汉戴记烧烤的女掌门吴大姐。在马场路菜市场门口的院子里,热闹的烧烤大戏天天上演,而排队是必须的进餐程序。猪肉串、烤鸡脚、烤干子,再来一碗红遍了武汉的蟹脚面,你也许能稍稍品出,吴大姐到底是怎样一位红尘奇女子。

最后要提的这位,我们没有正式拍摄。2017年1月16日晚上,我们到达了葫芦岛兴城,走进了这家名叫龙禹烧烤的小店,见到了老兵龙哥,这是人生一串考察的第一站,我们的寻串之旅,从此上路。

最后,要感谢你们,与我们隔屏相望的每一位观众朋友。弹幕滚动,我们心灵相通,是你们的支持,让一个小小念头,成长为夏日深夜里,网络连接的烧烤狂欢。狂欢之后,咱们又要说再见了,招待不周,大家多多担待。
缘分聚散,他日,回头再来。


#也谢谢你们,在2019年的夏天,用烧烤安抚深夜寂寞的胃,用文案浸润夏日躁动的心。
多谢款待,我们,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