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说》读后感
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倾听者和表达者,实话没有放过我,我也没有放过实话。
——————————— 崔永元
这本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大家如何说话如何沟通的学习类书籍,他更多的是崔永元这么多年主持生涯对于说话这件事的体会与感悟,没有过于复杂过于华丽的词语,他就用最简单最平淡的语言告诉你他的说话之道。
其实对我来说,这本书有些深奥的地方我有些看不懂,但是不妨碍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我在这里对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做一个总结,整理一下我的所学所感。
1、谈话除了一颗真心以外,还要好好做准备,不能偷懒。没有任何一种真相会自己浮出水面,想了解真实,想获得实话,你就必须比别人快一步,比对方快一步,也比自己惯有的认知和习惯快那么一步。你得相信,没有任何一种准备会白白浪费。
2、关于谈话的准备方法,首先你在时间上需要领先一步,在别人还没动的时候,你就已经出发了。然后你必须知道你要跟谁说话。了解你的谈话对象是谁,了解他的基本情况,他的基本好恶和基本生活规律。
其实我一直以来就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顺其自然就好了,不需要特别放在心上,更不用说去做提前的准备了,这也就导致了我非常的慢热,和不太熟悉的人并没有话题可以聊,看到这里我才知道,去准备去了解,把大家放在心上才是情商高的表现。就像书上所说的,“去了解就是尊重,没有人会排斥一份真正被别人放到心里的重视和真诚。说话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还有,真心虽然未必换得真心,但不上心一定换不上心,防备心一定换防备心,多问问自己想要哪一个。”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那么不妨从这个方向入手,主动去了解,去沟通,改掉自己慢热的毛病,跟所有人都变得有话可聊,相处融洽。
3、有了尴尬,别自己扛。每个人都害怕遇到尴尬的场面,很多时候不敢去台上讲话,就是害怕自己表现不好让场面很尴尬。我也是这样的,上台就很紧张,害怕表现不好。在这本书里,崔永元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那就是把尴尬分享出去,其实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会遇到很多尴尬的场面 ,大家都能理解,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让自己保持正常的心态,有事儿大家一起扛!
4、紧张不可怕,怕紧张才可怕。对于紧张,崔永元说他在主持生涯初期,实打实的紧张了三年,刚开始听说要录制节目,提前一周就吃不好、睡不好了。所以说任何人在一开始都会紧张的,都需要时间的历练。我一直以来对于上台这件事都特别的紧张,特别想克服这个问题,但有时候觉得自己不紧张了,但有时候突然又紧张了,让自己烦躁不已,觉得实在是没出息。现在才明白,其实自己就是没有调整好心态,自己这才哪到哪,上台的机会屈指可数,怎么会不紧张呢?最重要的是多去上台锻炼自己,慢慢的习惯在舞台上的感觉,紧张也没关系,因为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步,加油,别人可以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5、对于说话,别太执着于好听,好用才最重要!说话不是文学创作,讲究辞藻的华丽,回归说话的简单,时间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要过分要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要把话说的精彩而束缚了自己。
6、当你没有办法的时候,真诚就非常有效;当你希望引起共鸣的时候,鲜活就能打动人心。
7、关于控场力,书上说了很多,在这里为了以后可以经常学习,将书上的重点写到这里来。
一般来说,能够成为控场的人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要有自信,没有自信也不能从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第二,要有逻辑,比如安排老师先发言,再让班长组织大家集体照相,然后大家一起吃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逻辑在,组织起来才有底。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会控制节奏。聚会进行到各个环节,需要谁出来说几句了,需要向老师敬杯酒了,需要大家来讲几个笑话了,以及聚会结束后谁送老师回家、谁送喝多的同学回家、谁搭谁的车回家,都必须安排得妥妥当当。
第一个诀窍:谈话要有质量。
说到这个问题,我还是以同学聚会为例。比如,我们今天这场同学聚会的目的如果是来看望老师,那么一切就要以老师为中心。即使同学们中有人混成了上市公司的老总,或者当上了政府的高官,那么他们也要靠边站一站,不能耽误来看老师这件事。这时候,大家谈的主题就应该围绕在老师当年的教导上面,几十年没见了,大家都长大了,可以说一些小时候特别好玩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聚会除了要跟老师、同学叙叙旧以外,可能还会有一些特别的目的,这时候,谈话质量的好坏也关乎着这个目的是否能达到。比如,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说到了现在社会比较乱这件事,人和人之间很难相互信任,于是有人就提议说,同学们一起做一家公司,大家都入股,从小一起长大,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起码不会有坑蒙拐骗。如果一个好的谈话组织者,也就是一个能够控场的人,这时候会怎么做呢?他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脑子一热,就把这事儿拍板了,至于接下来怎么做一点儿概念都没有。他会在同学中发掘可以管理公司的人,比如得找一个对公司法、税法、会计法都有一定了解的人,还得找一个懂市场的人。当然,如果有手里有现成的生意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的人自然更好。把这些问题都调剂好了,才有可能达到最初的目的。
第二个诀窍:善于总结。
当你组织一场漫无目的的清谈会的时候,就要提前观察和了解每一个人,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尽量不要把在某个问题或某个立场上意见相左的人召集到一起,否则你的聚会很可能会变得争执不断,甚至发展成不良事件。如果不小心把一些意见相左的人同时邀请来了,你也得有办法控制住场面,比如,你可以制定一个规则,规定这次聚会“只谈风月,不谈风云”,大家都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面对规则一般都不会越线,毕竟一方面要给主人留面子,一方面也要顾及自己的面子。
第三个诀窍:一招鲜——主客。
控场的时候,我们大概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场面太冷,没人愿意说话;场面太热,热得快要打起来了;场面先冷后热;场面先热后冷;场面忽冷忽热。这些场面一个比一个难解决,但我却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可以把这些问题一下子都解决,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我要说的这一招鲜就是——主客。
当你组织的一场谈话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的时候,你要记住一点,你是主人,其他人都是客人。作为主人,你永远有主动的发言权。比如,这时候你可以说,咱们换个地方,到楼下喝点冰啤酒吧,其实就是找个借口,让大家从这些尴尬的处境里解脱出来。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可能大家不会在意,但你是主人,你这样说了,大家都会给你这个面子。
第四个诀窍:若即若离。
卖房子、买房子,现在都得找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在中间牵线搭桥一撮合,这房子就成交了。这个也是需要技巧的,但我发现现在有些中介公司的人在这方面真是欠缺很多。比如,有人想买房子,告诉中介帮忙找找适合的房源,结果不管是早上、晚上还是深更半夜,中介会不间断地给买房的人发房源的信息,有时候一下子会发好几十条。我觉得这样的中介就是没受过职业训练的,说白了就是控场力不行。这时候作为中介应该若即若离,当客户需要的时候,要有各种房源供他选择;当客户不需要的时候,从来不去打扰。
要想拥有控场力,除了上面我说的诀窍以外,其实还有两个原则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要成事,不要拆桥;第二个原则:要与人为善。可以说,这两个原则的重要程度是凌驾在那些诀窍之上的。如果你成天想着拆这个人的台,给那个人使坏,那么大家就会质疑你的人品,人品有问题自然就会失去公信力,没有公信力谁还会给你面子,你还能控得了谁的场呢?
最后一点,就是我说的一个根本。刚才提到主客的时候我讲了,遇到了场面太冷、太热或者忽冷忽热的时候怎么办。其实,除了主客这个解决办法以外,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就一句话——就这样。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有的人就是喜欢热闹,受不了冷场;有的人就是喜欢安静,受不了喧哗。作为一个控场的人,你可以调整,比如用主客那一招尽量让大家满意;如果你调整不了,那么你就可以告诉每一个到场的人:赤橙黄绿青蓝紫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生活就是这样,谁又能说它不美呢!
8、一个好的谈话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思考者,想把一件事说得明白,要先想的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我们都深有体会,所以说日常还是要多学习多思考,这有助于你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0、话尽不散场,总留一盏灯。人走了,茶不能凉。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如此,虽然很多人后来都不在一起了,但是也要常联系,感情要多维系才能才不会疏远。
不管社会多么复杂,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诚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讲真诚的人越来越少,但真诚仍不可或缺,重点在于你做出的选择,你选择真诚,得到真诚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选择不真诚,那得到的一定也是不真诚。
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