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以缓解焦虑感的书?
查看话题 >良药苦口,年轻人应该多读读历史书
前些天蜗牛书单推送了一篇《非历史专业的年轻人,依旧能看这7本书增加眼界》,我果断将勤劳的小编安利的书籍加入了自己的书桌,查漏补缺之余还利用蜗牛“包书皮”这项新增功能,将其裹上“想看”字样的书皮,安排得明明白白。
个人很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籍,一方面是自己喜好;另一方面则觉得历史书,特别是好的历史书,读起来总会给人一种踏实稳定的安全感——这对于现在每天都处于各种人为制造的“焦虑感”包围之中的年轻人,犹为珍贵。
这便是“信史”的魅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如何引用诸如此类的名人名言,我们在中小学的作文习作之中已然锻炼得炉火纯青,对这些句子也是早已了然于胸。
只不过世上之事,大多是知易行难。
那些埋藏于故纸堆之中的往事,如何让我们“知兴替”、“明智”?如何将其炮制成一味可以疗愈普遍存在于现在年轻人心中焦虑病症的良药?
我在此想奉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尽是些自己调配“药剂”的处方,分享出来以供参考。
孟子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先贤的这句话并非是说读书无用,而是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学会思辨。读历史书也是如此,又或者说更应该首先学会思辨,这样才能在“增长见识”之余获得一些新的收获。
国人自来“好古”,言必称“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盛世危言》清·郑观应)。诚然,时间的悠久是中华文明历史的特色,却并非唯独我国才有的历史特色。可是一般对于历史知识开始了解,尝试在故纸堆中摸鱼的新人,总会不自觉地感染这种文化优越感。
这是病,得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我们的祖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前列,这样的成就让所有华夏子孙无比的骄傲自豪。
可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抛弃那种“文化中心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城中心并且以为它比其他文明都要优越,我们应该持有一种公允的、平衡的全球观点来看待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
运用思辨态度去读历史,就是为了达到“兼收并蓄”的目的。“兼收并蓄”需要在知识结构之中梳理出明晰的条理,这种能力对于初涉历史探索的人往往是很难习得的,不过好在早有贤达之士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学习指南。
《壶里春秋》就是这样一部阅读历史书之前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的学习指南。“壶者,葫芦也。”这是作者朱维铮先生的对于自己历史研究学术生涯的笑谈。只不过读罢此书,窃以为这其实是打破如我辈这样由于初涉历史而囿于“闷葫芦”之中境遇的绝!妙!铁!锤!
被锤之后,豁然开朗。
书中从“传统”概念入手,如抽丝剥茧般厘清了存在于初涉历史的读者心中由固有认知形成的各种纠葛,让我们对于由于习以为常而惯性忽视的读史要点——“精神的物化和物化的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
之后,又事无巨细地列举了各种文化现象,并将其比作“函数”与“变量”,为历史的演变规律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洽的逻辑思路。
在最后一篇名为《怎样读书》的个人心得之中,朱先生很“老实”地承认了在读历史书籍之初也是没有多大的兴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都懂),只是慢慢养成了思辨的理性思维习惯,才得以从增长见识之余获取新的养分,进而体悟到治学的乐趣。
这本书中还有诸般奥妙,不可一一剧透,大家自行点开目录便能窥得一二。

壶里春秋朱维铮
《壶里春秋》之中还有一篇文章真切地触及了我——《“偏见比无知离开真理更远”》。
何为偏见?那是因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而产生对于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这也是当代年轻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扪心自问,我也曾身患此病。在各种“鄙视链”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相信和我一样罹遭此难的病友也不在少数。和“焦虑感”摧残自己不同,“鄙视链”还会影响他人,因此更为可恶,一经发现必须马上治疗。
与他人的优点为伍,要学会容人之德,是治愈这种顽固“疾病”的特效药。
读历史也是如此,要知道“兼收并蓄”是方法,“海纳百川”才是目的。研究学问最忌讳产生不知何处而来的莫名优越感,只有拥有容人的气度方能从其他人的优秀之处获得借鉴。
宫崎市定,这位已故的日本历史学家的作品,确有不同视野下的借鉴意义。蜗牛之中目前已收录《宫崎市定中国史》、《亚洲史概说》、《宫崎市定人物论》,其中《宫崎市定中国史》之前有过不少推荐,因此此次想要推荐一下《宫崎市定人物论》这本关注较少的作品。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既体现了研究者对于“王侯将相”这种青云之士复杂人性观察后的个人好恶评判,同时也具有唯物辩证的新时代史学研究特点。
正如宫崎市定本人非常推崇的太史公司马迁所做的列传,《宫崎市定人物论》一书也是通过对于各种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体悟人物本身复杂的人性之后,方加以评述判断。
其中对于国人印象之中奸佞代表“贾似道”的评论,让本人最是觉得耳目一新。作者本人在京都大学毕业时的论文题目就是《南宋末的宰相贾似道》,在这本收录作者生平人物论述作品的作品之中显然此篇经历了颇久的研磨。
文章怯除了一些过于扁平化的论述,从这位著名奸相本人各种施政行为出发,利用比较严谨的逻辑推理方式,推断人物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做出这些举动的目的,以及带来了什么实际后果。文献充实平和,论证自洽严谨,确实让人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是为不可多得之佳作。

宫崎市定人物论【日】宫崎市定、林千早
本文着重推荐了两部历史书籍,目的是为了论证“信史是治愈当代年轻人焦虑和偏见的苦口良药”这一浅见,自然不足以囊括优秀历史书籍之万一。
正所谓“旧书常读出新意,俗见尽弃做雅人”,感谢蜗牛丰富的收录,让我可以在最后列举一些其它书目,以供爱好历史的读者们一同尽飨。
《江河万古》、《地理与世界霸权》、《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考古的故事》、《银的故事》、《棉花帝国》、《战争史》、《哈佛中国史》、《隐公元年》、《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罗马人的故事》……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

地理与世界霸权【英】詹姆斯·费尔格里夫、胡坚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套装上、下册)【古希腊】修昔底德、徐松岩

考古的故事【美】埃里克·H. 克莱因、林华

银的故事:白色金属如何塑造美国和现代世界【美】威廉·L. 西尔伯、刘军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美】斯文·贝克特、徐轶杰、杨燕

战争史(修订珍藏版)【英】约翰·基根、林华

哈佛中国史(套装全6册)【加拿大】卜正民、【美】陆威仪、【德】迪特·库恩、【美】罗威廉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熊逸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

波斯战火:第一个世界帝国及其西征【英】汤姆·霍兰

罗马人的故事(套装共15册)【日】盐野七生、计丽屏、刘锐、徐越、田建华
-
ic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01 18:04:43
-
郑坚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6 22:37:51
-
豆友239482116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9 07:45:18
-
一般冶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4 23:49:08
-
嘟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1 11:54:38
-
发情永动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7 20:59:00
-
豆友2951352253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1 18:16:38
-
吉吉思密达~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26 15:49:24
-
xvegaoxi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7 00:03:35
-
雪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4 13:04:16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8 17:50:31
-
蓝色风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23 16:57:46
-
Sh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3 23:39:22
-
elai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7 17:41:38
-
老唯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5 14:55:2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8 12:38:21
-
Gh.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9 22:01:02
-
tmxk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9 12:01:04
-
WINN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8 23:32:45
-
ΔH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7 21:27:10
-
豆友203141466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7 11:51:56
-
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6 08:30:37
-
木有鱼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4 23:31:23
-
_粒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4 13:53:00
-
一期一会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4 13:52:01
-
东北虎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4 00:20:22
-
罗曼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3 11:41:41
-
錒欣-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2 03:02:30
-
郑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1 09:59:57
-
豆友160591860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19 16: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