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抑制的冲动是上帝的馈赠还是恶魔的诅咒?
最近读了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本描述了名为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传奇画家的生平的小说。思特里克兰德舍弃了家庭美满、生活富足的证券交易员的角色,毅然决然地前往巴黎学习绘画,无视他人的眼光以及周遭的环境。
嫉妒,这是我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最强烈的情感。嫉妒上帝为思特里克兰德种下了那种对于绘画的无法抑制的冲动,这种冲动驱使他抛妻弃子、这种冲动让他蔑视一切、这种冲动是他最后成为传奇画家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抛开他的成就,这种冲动从世俗的角度来看摧毁了他。穷困潦倒,满口秽语,几无好友,幸好是个高大威猛的白人,颇受女人欢迎,在生命结束的前几年靠着女人养活得以继续创作。但对于他而言,世俗角度的摧毁犹如将一位富豪曾居住过的茅屋烧尽,除了引他发笑,没有任何别的意义。
这种冲动是天赋,是上帝的馈赠。多少人穷尽一生,也没能找到让自己一心一意倾注心血的事业,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事业。总有人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依我看来,少壮不努力的原因是少壮不知该往哪努力。实干派的成功人士会说,不要想太多,做就是了。诚然,“做就是了”能很大地提高一个人干出一番事业的几率,但是假如人生的价值仅仅与事业的大小财富的多少相关联,那生而为人也未免太乏味了一些。
书中有一个人物的遭遇让我感觉十分地不舒服。施特略夫,一个有着十分敏锐的艺术嗅觉但只能画一些媚俗画儿的滑稽人物。当然,在艺术创作中这样的滑稽人物一般是个胖子。他的朋友们总是取笑他:取笑他的打扮、取笑他的样貌、取笑他的作品,在这些朋友中,思特里克兰德是干得最彻底最过分的,只有他的夫人认为他的作品画得好极了。
施特略夫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是个天才,这样的天才值得自己牺牲一切。在思特里克兰德病重的时候,说服极力反对的夫人将思特里克兰德带到家里养病,病愈之后,思特里克兰德霸占了他的画室,他的夫人也爱上了思特里克兰德,可怜的施特略夫为了让夫人继续住在舒服的屋子里而不是跟着思特里克兰德去流浪,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两。并苦苦等待着夫人能够回心转意。
思特里克兰德最后抛弃了施特略夫的夫人,导致施特略夫的夫人选择了自杀,崩溃的施特略夫回到家中,发现了画室里思特里克兰德所画的他夫人的裸体画像,一瞬间让他的愤怒爆发了出来,他四处寻找尖物以摧毁画像,拿着刀快接近画像时却又停了下来。他无法允许自己摧毁这样一副天才的作品,即使这幅作品是由抢走他夫人的人所画的他夫人的裸体画像。
在小说中,施特略夫最后选择了去往荷兰,回到他一点儿也不熟悉的老家。去往荷兰之前,他找过一次思特里克兰德。希望思特里克兰德与他一起前往荷兰,以便他能够照顾这位天才。
施特略夫与思特里克兰德本质上是一样的人,他们都能够为了艺术牺牲一切。性格暴躁、毫无责任感的思特里克兰德深受女性喜欢最终成为传奇画家;老好人施特略夫终其一生却只能画着那些明媚的媚俗画。两相对比,对于艺术的独到审美、对于天才的难以抑制的保护欲在施特略夫的身上仿佛一种诅咒。这种冲动给他带来的是家破人亡以及无法怨恨导致自己家破人亡的人。称之为悲剧的一生也毫不为过。
可惜的是,无论是上帝的馈赠还是恶魔的诅咒,凡人们只能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