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我们的孤独一脉相承

最近一段时间减少了外出,早起做完瑜伽便开始工作,直到午饭。手机翻看新闻的时候,简短触摸到外界社会的喧嚣,觉得一切从别人报道里开始的误判都消磨着情性。
看到喜欢的学者推荐安吉拉·卡特,便找来原版读。期间折腾了很久的词典,痛苦到最后,买来新版的中文再确认。然而,无论是原文还是中译本,我始终难以将卡特的文风一言蔽之,只有将各种浓墨的色彩涂抹在一起,就着幽暗与烛火,才大概可以看到卡特模糊的样子。
在《A Very, Very Great Lady and Her Son at Home》中, 一位拥有美丽面庞的母亲在一个光影浮动的夜晚与孩子讲述自己的童年。这本该是一个温馨的画面,却在卡特的笔下充满了母亲童年痛苦的回忆:
”很悲哀也很吊诡的是,正因为我们家那么拥挤,总是不停有人来来去去,我反而更加与世隔绝。我很孤单,非常孤单,也非常怯生生,无法掌握自己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人格。”
“拥挤”、“来来去去”与“隔绝”之间的碰撞,让我在这段话上停滞了许久。卡特的叙事无法被惯常的逻辑所追踪,但是某一瞬间,我却感受到了她的在场与倾诉——她编制的晦暗陷阱里,突然折射出一道微光,让你快要寻见了她的本意。
这位母亲的童年世界里,充斥着被错认与遗忘。家中孩子的夭折与新生都与她无关,她渴望被母亲呼唤正确的名字,却也根本想不起任何一个弟妹的名字。这样渴望被家人认可,却与弟妹甚至自己孩子保持着冷漠的疏离,是这篇故事让我着迷的地方。
母亲生活在如《百年孤独》一般庞大的家族而无法找寻到完整个体的人格,可惜的是,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个体被无限尊重与放大的环境中——我们被精细化地对待与呵护,被家人的视野环绕,我们明白爱与被爱在此生的重要意义,我们明白平等与尊重,明白念书写字可以前往更好的生活,却依然在某个时刻抗拒或仇恨着爱与被爱。
因此,故事篇名里关于“母亲”、“儿子”与“家”最终都是破碎而被肢解的,所有理应发生的母子情感与家庭的温柔,都在这看似平淡的篇名背后被藏匿了起来。卡特为我们竖起了一面呈现异质的镜子,在这面镜中,我们照见了平常生活的荒诞与脆弱。
无论拥有粗鄙还是光泽的童年,当年来到这面镜子面前,你都将看到你血液里流淌的人类的孤独,一脉相承。

分享一个最近常喝的小罐子咖啡,早起的时候加热水和牛奶,总不会难喝到哪里去:)
夜安。
© 本文版权归 Mayissumm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