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片摄影的一点看法
不管是数码还是胶片,都只是记录生活的工具,我想我们不该沦为工具的奴隶

几年前就想入一个胶片相机,但由于太穷,直到前几个月才刚刚实现了这个计划 当我谨慎地拍完第一卷胶片,心情激动地发了个朋友圈,然后刷了一波评论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家对于“胶片摄影”存在两种非常极端的看法⬇️
有人觉得胶片摄影倍儿文艺、倍儿好看、倍儿有范儿、倍儿有仪式感,他们认为银盐胶片洗出来的那种质感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也只有纯机械相机、纯手动操作的过程才是摄影的真谛

但是也有人觉得,胶片摄影纯粹就是装逼,是在走弯路,是在拖摄影的后腿儿......他们坚定地认为只有数码相机拍出的高清大片才是摄影正途,胶片摄影算是过时的“邪魔外道”了❌
真有意思,我在同一时间收到两个朋友的信息,一个义正严辞地劝我赶紧放弃胶片;一个则喜极而泣地恭喜我终于步入胶片大家庭,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复才好了

我发现大家不管对于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偏见和执念,并且不会轻易动摇。这其实没有谁对谁错
喜欢什么、欣赏什么,都是一件极为私人的事情,只要自己欢喜就好了

说说我自己吧,在摄影这件事上,我是一个没什么原则和界限的纯业余人士,水平差的一笔,就是喜欢瞎拍。我喜欢胶片,也喜欢数码相机、喜欢gopro、也喜欢美图秀秀😂 从来没觉得这些个相机之间有什么冲突,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遇到一个值得记录的场景、而手边正好有一个这样那样的相机,就那么碰巧地拍下来而已,都挺好的啊

说到底,不管是数码相机也好,还是胶片相机也好,或者是备受鄙视的美图秀秀也好,这些都是我们用来记录生活、记录某个美好瞬间的工具。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些工具,从中发掘出更多的美好、记录更多的回忆,而不应该沉迷于工具本身、沦为工具的奴隶。如果这样的话,那摄影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观念,不允许反驳❌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背着胶片相机、穿过大街小巷摄影的过程中遇到的小美好和趣事⬇️

01 那清脆的快门声,听着真爽
之前一直用的数码相机,对快门声没什么感受,直到拿起机械胶片机拍第一张胶片时,那“咔嚓”一声快门声让我整个人为之一震
我的天哪,这是什么神仙声音,如此清脆、如此爽快,颇有一种消夏解暑的功效吧!一盘子的酸杏、院里未成熟的柿子、朱红色的大门、低矮的青色瓦房,都在这一声快门声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这个夏天我记忆最深的画面之一❤️

02 一张胶片2块钱?以后拍照都要慎重了
以前拍照时,总是看到什么拍什么,不管好不好看,只管咔咔一阵狂按快门,然后每次回去选照片都能选到头大 但是胶片摄影就完全没这个烦恼了,为什么?因为穷,按不起快门啊!
你想想,最便宜的胶片都要一卷二三十块,洗胶卷又得二三十块,算下来一张照片就要耗费两块钱,还不算相机成本,这要是一天拍上三百张还不得破产了😂
所以,那些我给你们拍照的孩子们,可要记得,我对你们是赤裸裸的真爱啊!

03一个人吃饭旅行,背着相机走走停停
越长大越觉得身边能玩在一起的小伙伴没几个了,以前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呼朋唤友一起出去嗨,现在嗨不动了,也没有人可以陪我这个单身狗一起嗨了。
所以现在的我更喜欢一个人出去溜达,不管是旅行也好,还是遛弯儿也好,其实也不怎么孤单,好歹还有个相机陪着😂

府学胡同口的修车铺、夏日午后扎堆儿搓麻将的老大爷们、南瓜架上懒洋洋小憩的大白猫、绿树浓荫的东四北大街、门扉轻掩的朱红色大门......这都是我一个人走走停停路过的景色,按下快门,把它们记录下来,阴郁的心情也会随之一亮

记得有一次照例一个人背着相机出去溜达,半路碰到了熟人,嘻嘻哈哈一番、又蹭吃了一根雪糕
这种意外的相遇,比约好的遇见,反而能给人一种更惊喜的感觉
04 最后一张照片的纠结
一卷胶卷可以拍36-38张照片,我总是试着充分利用这为数不多的几张
上一卷我拍了七月胡同、拍了夏日荷花、拍了后海游船、拍了几张人像、拍了猫咪、拍了黄昏日落、拍了雨后屋顶......当只剩下最后一张胶片时却怎么也不知道该拍什么了
然后就是纠结啊、寻觅啊,有种黔驴技穷、才思枯竭的无力感,拖了一个月都没把最后一张拍出去😂 最后请朋友随便拍了一张自己,出来虚的连亲妈都认不出
哈哈哈,可能这就是最后一张照片的归宿吧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打扰大家了
ps:有喜欢胶片的小伙伴改天约着一起去扫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