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全国职工学习培训优秀图书推荐】
【“中国梦·大国工匠”全国职工学习培训优秀图书推荐】

《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

编辑推荐
守住初心,坚持梦想,小小的岗位也能散发光芒; 宽泛概念具体化,复杂问题重点化,教你如何立足岗位,做好工作; 从平凡岗位入手,挖掘职工信心,小岗位大作为。
内容简介
本书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号召,紧跟“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主题,从工作中初心的坚守、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岗位上的大胆创新以及工作中的使命感,忠诚度的重要性等方面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怎样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的命题。本书通过平实易懂的语言来引导职场员工把初心和使命贯注于工作中,踏实努力,敢于奉献,大胆创新,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出版以来,备受好评。
目录
第一章 做好本职,把初心和使命贯注于工作的始终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没有一时一刻的停留与犹豫。抛开那些黑暗中的纠缠,远离世俗里的名利,让心朝着阳光,一路向前。
1.不忘初心,不忘工作理想 2.牢记使命,工作岗位就是使命的源头 3.不计名利,埋头工作 4.安守本职,兢兢业业干好工作 5.始终如一,把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
第二章 立足岗位,岗位是初心和使命的落脚点
对于职场人来说,岗位就是人生的舞台,就是实现价值的途径,是初心和使命的落脚点。不管你追求的使命是什么,坚持的初心是什么,都需要通过岗位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岗位,坚守岗位,做好岗位工作,创造岗位辉煌。
1.岗位工作是走向卓越人生的支点 2.立足岗位,锻造良好的工作态度 3.保持激情,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 4.精益求精,磨砺高超的工作技能 5.从点滴做起,从工作中的小事做起
第三章 用初心引领行动,培养良好工作习惯
事业的成功大多来自于良好的工作习惯。不忘初心,就是要把工作使命当成终生追求的目标,并且将这种执念化为具体的行动,用行动去完成初心的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使行动更为高效。
1.拒绝浮躁,好高骛远做不好工作 2.抛弃懒惰,勤奋是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 3.绝不懈怠,时刻绷紧工作的弦 4.杜绝粗心大意,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5.培养专心致志的工作习惯
第四章 以工作唤醒使命,让平凡的工作闪耀光芒
工作就是使命,把工作做到最好就是我们的初心。有这样的使命和初心,不管多么平凡普通的工作,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做好,再平凡的工作也会因使命感而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1.不管工作多么平凡,都有相应的使命 2.用使命感驱动工作,坚守岗位第一线 3.沉得下气,静得下心 4.吃得了苦,守得住穷 5.把使命放在肩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大有作为 第五章 忠于工作,把忠诚敬业作为自己的使命
作为员工,忠诚敬业就是自己最根本的使命和责任。忠诚敬业就是在工作中要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把忠诚敬业当成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工作便无小事,更无难事,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优秀员工。
1.忠诚敬业,做最优秀的员工 2.热爱工作,对工作倾尽全力 3.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岗位上 4.认认真真,杜绝敷衍了事 5.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
第六章 勇于担当,对工作要有责任感对岗位要有使命感
一份工作就是一份责任,一个岗位就是一种使命。在其位要谋其事,站其岗要负其责。一个优秀的员工,对工作要有使命感,对岗位要有责任感,敢于担当,愿意负责,只要认真努力,勤奋上进,工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1.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责任 2.岗位不同,责任不同 3.责任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4.该负责时,勇敢地站出来 5.对结果负责,让工作圆满
第七章 乐于奉献,用使命感激发工作主动性
使命感能极大地激发一个人的内驱力,有使命感的人,主动积极,会自觉自愿地去工作,自动自发地去努力,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更不会在乎付出了多少。他们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他们激情满怀,乐于奉献。使命感是驱动他们勇敢前行的力量源泉,是鼓舞他们无悔奉献的核心动力。
1.有使命感的人工作更主动 2.自觉一点,机会就会更多一点 3.工作没有“分内”和“分外”的区别 4.不仅要坚守岗位,还要主动补位 5.不怕困难,主动迎接挑战 6.拒绝拖延,及时完成工作
第八章 以使命驱动创新,把岗位当作创新的舞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进步的阶梯。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有使命感的员工,绝不会是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思想僵化者。一个有使命感的员工,一定是一个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先锋。在使命的驱动下,每一个岗位都会成为他们创新的舞台,成为他们创造工作业绩的天地。
1.培养创新精神,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 2.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大胆创新 3.破除思维定式,摆脱思维枷锁 4.学会独立思考,寻找岗位“创新点” 5.就地取材,利用岗位资源创新 6.勇于尝试新事物,工作因创新而不同

《拒绝拖延症 提升执行力》

编辑推荐
细致梳理,重点突出,深度剖析,教你找到制胜关键点; 拒绝空泛理论,提供多种高效工作法,脚踏实地,摆脱拖延症不是梦; 语言平时易懂,辅以多项案例解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病根”必须从“心”拔起;
内容简介
拖延症是一种“病”。它并不损害我们的身体,但却侵蚀我们的心灵,拉低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执行力不断下降,最后我们就会坠入万丈深渊。这些年来,对于根除这种“病”的方法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书从抗击惰性、拒绝借口、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管理时间、立即行动和掌握技巧等多个方面对解决拖延症,提高执行力作出了具体解读。本书条理清晰,层层深入,且借助科学的工作法则,帮助拖延症患者们合理地规划时间,设立目标,逐步执行,最终摆脱拖延症。
目录
第一章 拖延,执行力最大的敌人
一 “拖”万事空,越拖越糟糕,拖拖拉拉的人最后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为拖来拖去,只会让事情越拖越久,降低执行的质量,减慢执行的速度,让执行迟迟不能落地,所以拖延是执行力最大的敌人,要执行,就不能有拖延。
1.一“拖”万事空,“拖拉斯基”毁掉一切 2.拖延的结果就是“一团糟” 3.爱拖拉的人没有执行力 4.以为追求的是完美,其实得到的是低执行力 5.有拖延习惯的人,什么也做不成 6.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你的拖延
第二章 拒绝拖延,从抗击惰性开始
导致拖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懒惰,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 缺乏时间观念的行为表现,因为懒惰而什么都不愿干、不想干,于是事事拖延,最终什么也干不成功,因而克服拖延,必须从抗击惰性开始
1.懒惰是拖延的真正根源 2..勤奋是拖延的克星 3..时刻提醒自己: 别做“懒癌症”患者 4.在完成工作之前,绷紧神经不放松 5.别给自己任何懈怠的理由 6.远离那些懒散的伙伴 7.每天多做一点,培养勤奋的习惯
第三章 抛弃借口,扫除一切 “战拖” 路上的障碍
拖延症患者爱找借口,“任务太困难”“时间太紧”“问题太多”“对方不配合”“环境不好”......都能成为他们的借口,而这些借口,不过是拖延的温床,是执行的障碍,不抛弃借口,就克服不了拖延。
1.借口,是拖延的温床 2.抛弃一切借口,行动之后见成效 3.树立自信,一切并没有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4.及时决断,不要犹豫 5.勇敢面对,“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6.主动出击,再大的困难也会被我们克服
第四章 明确目标,提高执行力赶走拖延
习惯于拖拖拉拉的人,往往是没有目标或目标模糊的人,整天浑浑噩噩,忙得不可开交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忙到最后了无成绩,而有目标的人不一样,他们有方向,有动力,会为了接近目标而拼尽全力,想方设法围着目标努力,一心一意为早日实现目标而奋斗,根本不会耽误和拖延。
1.没有目标,工作就会陷入混乱 2.制订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减少耽误 3.学会分解目标,把大目标变成切实可行的小目标 4.及时调整目标,方向不对越干越累 5.专注于目标,瞄准“靶心”效率更高 6.坚持到底,不达目标不罢休
第五章 做好计划,整天瞎忙的人最容易拖延
工作没有计划,做事没有条理,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懂得重要的事情先完成,东敲一榔头,西打一棒子,瞎忙一气,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高执行力的,只会事事做不好,没有成绩,所以,高效工作、 杜绝拖延,就要预先做好周密的计划,从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收获高效率。
1.提前安排,用周密的计划赶走拖延 2.给工作排排队,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先做 3.养成使用“工作备忘录”的习惯 4.不搁置,遇到问题立即解决 5.抓住重点,让工作条理分明
第六章 管理时间,让拖延无机可乘
同样的时间,有的人圆满完成工作,有的人却拖了又拖,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时间管理,科学管理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拖延也就无机可乘了。
1.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找到吞噬时间的魔鬼 2.科学、高效安排时间 3.学会“压榨”准备工作的时间 4.善于利用闲暇、零碎时间 5.利用“二八”法则管理时间 6.提前设定工作的“最后期限” 7.日事日清,今天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
第七章 行动至上,用强大的执行力克服拖延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行动永远最有力量,说一百次也不如行动一次,克服拖延同样如此,立即行动,提高执行力,拖延也就不战自败。
1.计划一百次,不如行动一次 2.立即行动,一分钟也不拖延 3.执行一定要到位,不到位会导致拖延 4.及时解决问题,不留任何“尾巴” 5.灵活变通,寻找最佳执行方法 6.积极主动的人更有执行力
第八章 掌握技巧,用高效工作法彻底打败拖延
要彻底打败拖延,就要讲究技巧,不妨将先进、高效、流行的“战胜拖延症”方法引入自己的工作,当然,每个人的拖延症都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打败拖延症,提高执行力。
1.番茄工作法: 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2.四象限工作法: 划分工作的轻重缓急 3.“土豆”工作法: 完成的关健在于做 4.质量工作法: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 5.倒计时法:“倒数五秒”的战拖神器 6.环境整理法: 从细微处打败拖延
附录:拖延症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