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科普】金吒木吒哪吒的封号问题
1、哪吒
【金吒大太子、木吒二太子、哪吒三太子】是李氏兄弟最常见的称号。
古典名著《西游记》明确提到“三太子哪吒、二太子木叉”。 民俗神话里,祭祀金木哪的祠庙主要在沿海地区(广东、闽台、港澳等)。祠庙的牌位都是“大太子二太子”这类。
还有【李府大太子、李府二太子、李府三太子】这种牌位。这是沿海地区的民俗,比如当地有很多“池府千岁、朱府王爷”之类的神。
“二太子三太子”这种是老百姓的叫法,没提到封号。 (以古代历史举例。比如公主,口语可以叫她“几公主”这种。但她正式封号就是XX公主) 而沿海民间崇拜三位太子,哪吒在当地道观有正式封号【莲花太子】(不是网络杜撰,而是闽台道观说的)。 (沿海民间崇拜金吒木吒哪吒,祭祀他们的祠庙很多。但当地很少祭祀李天王和殷夫人。《西游记》杜撰的贞英,没有流传到民俗神话里,更没有祭祀)
【中坛元帅】是哪吒的道教封号。 中国的武将神,很多出自宋元道教,统一都有封号“某某元帅”,比如“降魔关元帅、东岳丙元帅”之类。学术界称这类神为“元帅神”。 沿海地区的道观,哪吒最常用的道教封号就是“中坛李元帅”。意思是哪吒居中,统领五营神将,这是闽台等地的民俗。道教也有《中坛宝诰》。
【三坛海会大神】是《西游记》原创称号。哪吒在道教的正式封号还是“中坛元帅”。 《西游记》是民俗文学,不属于道教佛教等宗教典籍。“三坛”是个道教词,跟中坛信仰有关。“海会”是个佛教词,出自佛经《华严经》。
————————————————————————————
2、木吒
前文提到,闽台道观都叫他【二太子】。
《西游记》:
惠岸立住,叫:“把营门的天丁,烦你传报: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观音大徒弟惠岸,特来打探军情。”那营里五岳神兵,即传入辕门之内。早有虚日鼠、昴日鸡、星日马、房日兔将言传到中军帐下。
沿海地区的道观,木吒的雕像,一般是持双槌(槌可能由《西游记》混铁棍演变而来)或双剑(《封神演义》里的吴钩)。骑着拾(一种像虎的神兽)或虎。
在当地道观,木吒有封号【骑拾将军】。
金吒的雕像,是持剑或者持戟与拂尘,骑着名叫“雪狮子”的马或骑青狮。哪吒的雕像,是持火尖枪与乾坤圈,脚踏风火轮。
《西游记》里金吒哪吒都没有法名。只有木吒有法名是“惠岸”,正式出了家。“行者”是指一种和尚,比如武行者孙行者之类。“惠岸行者”不是封号。 但沿海地区的祠庙,也称木吒为【惠岸尊者】,这是一种封号。
————————————————————————————
3、金吒
【甘露太子】是金吒在经书里的正式封号(见《北方毗沙门天王甘露太子经》等)。 经书里“甘露太子”这个封号,可能是沿袭“甘露明王”而来。经书记载的甘露太子,和甘露明王一样有四面八臂、相似的法宝外貌等,可能是由甘露明王改编来的一位太子。
【甘露明王、前部护法、莲台弘法菩萨】。 在中国民俗中,老百姓认为甘露明王就是金吒太子。
甘露明王是密宗的五大明王之一,名叫“军吒利”,在国内简写为“军吒、君吒”等(唐代《权德舆文集》就把这位明王的名字写成“君吒”)。而世德堂《西游记》里,大太子的名字就写成“君吒”。
《西游记》说当时金吒是灵山的前部护法,说得有点模糊。
而神话里的甘露明王,就是一个跟如来有关的医病降魔的护法大神。所以《西游记》这么写,指的金吒当时任职的可能就是“甘露明王”,降魔的护法大神。
而对于《西游记》提到的“前部护法”。闽台祠庙又解释为金吒任职的是“莲台弘法菩萨”,镇守灵山、维护法门清静。
【报应飞捉童子、报应飞捉元帅】。 《道法会元》里称金吒是“报应飞捉童子”,有些道坛也称之为“报应飞捉元帅”。 与之对应的,哪吒称为“感应统摄太子”。在这种封号下,金吒和哪吒排在一起,都在马王爷(马灵耀,可百度)带领的道教将班中。 这种封号很晦涩,有很浓的宗教意味。可参考道教论文《“应”占契鬼神之妙,传统术数中所强调的外应概念源头与“报应术”》。
PS:
《西游记》里,如来不是金吒的师父,是金吒的上司。观音和木吒是师徒。如来也是哪吒的义父。
金吒木吒哪吒三位太子的称号非常多。这里只说了最重要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