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3:《反思与创新-韩国语词类学史研究》整理
1、韩国语学界对单词的定义总结:
(1)最小的自立形式。
(2)单词的前后会有瞬间的停顿。
(3)句子十自立形式,单词是其最小形式。
(4)出现在句子的多个位置,明显且重复出现。
(5)大部分单词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分解后必然会有残余部分。
2、词类的划分标准:(适用顺序依次排列)
形态:韩语词的单一形态具多种语法功能,形态的区别功能较弱。(不变语/可变语) 功能:导致一个单词只能拥有一种功能。(不变语:修饰词/独立词;可变语:体词/谓词) 语义:抽象性导致分类理由不合理。但决定其功能,不是唯一标准,但不可缺少。(体词:名词/代词/数词;谓词:动词/形容词/存在词;修饰词:冠词/副词;独立词:感叹词)
3、词类发展历程的五个阶段:
(1)模仿期(1897-1930):借用西方语法,第一类型的分析型此类学
(2)探索期(1930-1946):探索自身体系,第二类型的折中型词类学
(3)深化期(1946-1963):重视个人语法、功能型词类结构,第三类型的综合型词类学
(4)停滞期(1964-1975):学校语法统一案,个人研究低迷
(5)创新期(1975-至今):生成语法基础上开展研究
对于单词的研究定义:指词汇单词,而非语法单词(助词和语尾)
4、名词的定义
强调名词的“对象性”。
次范畴:二分法(韩国):普通名词-固有名词、自立名词-依赖名词
三分法(朝鲜):普通名词-固有名词、自立名词-依赖名词、有情名词-无情名词(活动/非活动)
问题:依赖名词的界定。
5、代词的定义
在强调“符号性”和基础上添加了“指示性”和“代用性”。
次范畴:二分法: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三分法:+疑问代词
四分法:+疑问代词+反身代词
问题:反身代词的问题:普指代词:回指已知人物。回指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的问题:无特定形态,而是:指示词+依赖名词/名词(准代词)
疑问代词的问题:不定代词和疑问代词的上下位关系。
6、数词的定义
是否表示一定的数量:中国和朝鲜--应该表示;韩国--不应该表示,但实际情况看来,表示一定数量有助于词类划分。
次范畴:语义划分-量数词/序数词;结构划分-单纯数词/合成数词,固有数词/汉字词数词
问题:数冠词争议-词类通用说、数冠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