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生活指南
查看话题 >独居日记|用星期六去体验,然后在星期天记录(上)
在日趋稳定的独居生活里,一到周末,会很期待将自己劈成两半——千万别想象血腥画面——一半装进了星期六,贴上热情、主动、有活力的标签,尽情地调动感官,让自己全情投入并享受不同的体验,另一半则装进了星期天,安静、懒惰、耐宅,身体被固定在了床上,而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庆幸,不想动的只是身体,脑子还在搅动前一天的回忆,试图梳理出一篇独居日记,记录星期六的美好体验:17.5小时,几乎没有浪费一秒钟。

一、更上层楼,一个新的世界。
6点22分的闹钟在星期六准时上岗,犹豫了两分钟照常爬起,待意识清醒,捧了《春琴传》翻了一小时。才貌双全的傲娇大小姐与心甘情愿抖M家仆的故事,使得一大早就露出了姨母笑,自刺双眼的情节也联想到游坦之与阿紫,不由感叹,爱是成全,而非占有。
揣着喜悦的心情出了门,看阳光也分外温柔。等公交时,看见双层巴士趋近,为了坐一次上层,忽略掉了公交额头上“短线”二字的提醒,欢快踏上楼梯,选了个被阳光关照到的临窗位置,将之前在香港的遗憾补了回来。
二层视野开阔,与周中挤在门口所见,完全不同。更上层楼,收获的不只是一层楼的风景,而是一个新的世界。怀里的喜悦持续发酵,尽管中转花了一点时间,但赶至图书馆时,还是提前了半小时,推开报告厅的大门,这里也有一个新的世界。
进入报告厅,从通道往前,有两人迎面而来,其一为志愿者,笑迎我往里入座,我开口道谢,在擦身而过时也与另一人点头,对方颔首回应,突然福至心灵,意识到这人也许就是讲座的分享者,无法解释这种意识从何而来,但最后奇妙地成了真。
半小时后,台上,与我擦肩而过的孙升云教授在风趣地分享《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知识,我在第四排认真数前方白发老者还有秃头叔叔的数目。坐在爷爷和阿姨中间,很艰难地克制住笑意,才将精力从“我好年轻”中抽离出来,集中于教授的分享。

孙教授从《黄帝内经》开始科普,除却内里的医学知识,我也喜欢古言的文字之美,举一例。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
滥饮无度,恣情纵欲,只顾一时之乐,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我琢磨着,光最后一项,长此以往,不用等到半百的年纪,衰老也会提前来敲门。
捻起左肩上的头发,怕了怕了。
二、欢天喜地,迈入养生阵营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生的呢?也许是在刷一天手机眼镜干涩肿痛时,或者下班后头晕腰痛全身乏力时,又或者,是在与好友聊着脱发、脱肛、爆痘、便秘、过敏、失眠等会引起焦虑的主题时。意识萌生,我已经在药草热水里泡了一个多月脚了。前几日又听闻舅舅中风晕倒,担心之余自发地关注健康。
也就是在大学室友群里即时分享养生笔记时,发觉我的意识与身体都已经在向养生阵营迈进,那就坦然接受这个选择。

听完讲座,孙教授分享的养生建议,其实许多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懂得是一回事,普通如我,实在做不到啊。比如,《素文.上古天真论》里说:“恬淡虚无,真心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精养神,则应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心胸豁达,多行善事,戒骄戒躁,随便拎一个词出来,都够认真钻研好一阵子,可能是一辈子,才能参透真理,践行其意。
那就说点不用参透只要行动的。起居无常,就应早睡早起。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花了三四年的时间,可怜的我还在与早起抗争,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化敌为友。而早睡只能看情况,正常状态下,能在23点前放下手机酝酿睡意,实属难得了。
饮食与起居并列,饮食有节在口腹之欲面前,只能在上火、爆痘以后响起警铃。更不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不偏食,要适量,不可“太过”或“不及”,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好难。仅饮食清淡一项,对于湘妹子而言,即已难于上青天。
还有运动锻炼。这又是可以写几个一千字的主题。
三、养生之旅,从泡脚戒糖始
所以说,人生处处充满了挑战,但也有很多惊喜。就看个人是否愿意走这条越斗越勇越有趣的路了。
迫于最近畏死又惜命,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养生阵营,从孙教授的分享开始,慢慢张开坚持泡脚的习惯之伞,争取早日把早起、早睡、饮食还有运动等人生难关戳破,再纳入保护之中。
关于养生,想来入门以后,会在摸索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经验,而现今,奶茶爱好者开始戒糖之旅。说来也意外,戒糖无数次,次次败阵,最后却因为好友分享的一张有港独倾向的奶茶品牌图,而对心头好的那些奶茶店避之不及。

此后数次经过那些店面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无感,大喜过望啊。
讲座之后,外出觅食,照例经过了许多奶茶店,坚定如我,这次直直走进了咖啡店,要了一杯冰摩卡,顶着烈日返回图书馆,在四楼的角落里找了一面墙,席地而坐。
絮絮叨叨,一不小心就养生讲座记成了长文,而星期六才过了三分之一。之后,在图书馆浸泡了半日,还有城市徒步与晚上在酒吧里的读书分享交流会,只好挪到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