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象冲突(3)——驱象方法Repellents

大象,被很多人认为是大型的农业“害虫”。嗅觉极其灵敏的它们怎么可能错过气味浓郁的作物、粮食?又岂有不食之理?所以自有农业种植以来,人们就在绞尽脑汁构思驱象、防侵的方法。至今,也没有省时省力且低成本的应对方法。
驱象方法,指一系列使大象感到不适从而驱赶大象、使之远离农田和民居的方法。驱象法主要针对的是大象的触觉、以及敏锐的嗅觉和听觉。驱象法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类型。主动型指需要有人在现场操作,而被动型指无需人在场的方法。被动方法有一个习惯化的问题,或称为时效、持久性问题,比如大象会习惯固定频率响起或红外触发的警报。为避免大象的习惯化,被动法需要和主动方法结合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部分也适用于其他动物)


驱象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物理方法以声光为主。噪声是最常用的驱象手段,包括爆竹、各种燃料提供动力的管炮、警报装置、雷声弹、鸣鞭、枪声、喊声等。次声波发生装置也有研究和应用。光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如火光。但大象会很快习惯固定火源的存在。也有记录大象会破坏或吸水浇灭火源。
火的另一个驱象元素是烟,任何能阴燃生烟的材料都能使用。但要注意污染等问题。过去曾烧旧轮胎,后因污染问题停止了。前几年,一个较有名的烟驱原料是辣椒象粪砖(Chilli-briquettes),由干辣椒和象粪制成,在夜间阴燃烧可以起到驱象的作用。但实际上,辣椒在驱象上的研究已有近30年,应用时间更为久远。辣椒素、辣椒油早已被证明可成功驱象。辣椒围栏,在围栏线上涂以辣椒油和防水油脂,被证明可在短期内起到作用(后续介绍)。

化学物质,包括氯化锂、硫酸奎宁、盐酸氯喹、单宁酸等,以及信息素、其他动物气味等,有研究指出可在大象或其他动物方面作为驱避剂应用。
厌恶条件作用,指让大象将一些对象(如农作物)和厌恶性刺激相结合,或将对象的某一方面变为厌恶性性刺。比如特意为大象种植一片食物,并在食物上涂抹催吐剂。或是在放归大象前,将哨声、警报声与辣椒水刺激建立联系,这样在大象侵入农田时,人们便可以哨声和警报声驱赶大象。
生物性驱象方法,如最出名的蜜蜂驱象。以蜂箱作为围栏,大象可以感知蜜蜂的低频振动,或是被蛰后形成条件作用,主动回避相似的围栏结构(后续介绍)。还有一种是让工作象参与驱赶野象,这种方法应用了几百年了。


以上大致介绍了一些驱象方法。但大象的侵入方法和人类的驱象法是一对类似于军备竞赛的关系,所有方法都可能被大象找到应对的策略,或被大象习惯。驱象法有一定的时效性,长期使用效果均会下降,尤其是应用单一的方法。人们应采用主动和被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策略,以随机使用、多方法结合的方式,应对大象的入侵。
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holme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离开大城市 (153人喜欢)
- 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86人喜欢)
- 琅勃拉邦的非法制品 (8人喜欢)
- 2025沙耶武里象节 (37人喜欢)
- 随笔总结(2024) (4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