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4
天气闷热,下午的时候,天空晴转阴,乌云遮住太阳,还有风吹来,以为会有雨。刘先生出门到运河公园跑步,我也顺带背着相机出去走一走。刚到公园停车的时候,在倒车影像里,几缕如绸缎般橘色辉光倾洒在小方屏的一个角上。催着先生停好车,跑了下去。才三两分钟的功夫,还没等跑到景观大桥上,灰色的浮云又将挂在半空上的残阳给盖住。霞晖从浮云边际返照了一层和软的金光,熏染着这淡蓝的天空,溶作了一团淡紫的夕岚。站在桥上,静看这风起云涌,京杭大运河上人来船往,千百年来依然如故。

在桥上看了几分钟,这夕阳向西北方低斜下去,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等白等出不来。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薄暮的空气荡漾爽风。也只有到了夜晚,才真正有感苦夏拂袖远去。
河岸健身步道旁边一个里花圃里,只有蔷薇还在顽强地绽放。另一处的绿化带,几簇细叶美女樱蓝紫的小花如繁星点缀暮色的傍晚。对面靠近河岸边一枝紫红色的千屈菜在一片绿海异常明丽。人工草坪上,还剩下零丁几朵白花车轴草。走到河岸往下一探,底下并不是河水,是一道顺势而搭建的湿地带,这一条湿地的芦苇丛已失却盛夏的明亮绿色,旁边还有小片枯萎的植物,看着应该是百合。

走上景观大桥,路上碰到一个女孩拿着一根灰白芦花在甩啊甩。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到水边上拔上一把芦花,拿回家当笤帚。用这样的笤帚打扫卫生,很容易将上面绒穗带下来,经常事与愿违。不过芦花柔软的白芒深得孩子的心,因此,哪怕芦叶再锋芒,小孩子总是乐此不疲地采摘。

过了桥,走到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湿地公园里,树林中蝉唱和着鸣鸟,仿佛是不绝于耳的大合唱。刚走不远,会碰到一片芦苇荡,日渐凋落。等真正到了秋天,无法欣赏扬子江畔伟大的芦花秋景,能看到京杭大运河上的芦花秋景图也甚是满足。郁达夫在《江南冬景》写道:“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冬至而不败。”想到今年可以见识这江南芦花的秋冬图景,满是期待。北方的芦花,只在宁夏见过芦花盛放的景况,浅滩里的芦苇丛看起来要比苏州的硬挺。芦苇丛簇里,大多美人蕉都已衰败,只有几株不知愁滋味的仍在欢欣盛放,闪着鹅黄的光辉,散缀着茫茫的芦花丛。和芦苇荡一路之隔的空地长满了狼尾草和麦芒,清风掠过,摇头晃脑,像背三字经的书童。


暮色渐浓,天已黑下来,便打消了走到宝带桥上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