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真的无法改变
还没暑假之前就想好,开学了就好好占个图书馆的位置。我喜欢有隔间的那种,在二楼有一排十几个这样的座位,两边都是封闭的,思想也会被集中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可以安安心心的看书思考,即使旁边再吵再闹一切都与我无关,只想也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三年来我就只坐过一次那种带隔间的座位,每次都是被抢占完了。这一次在家的时候就想着提前来一天找个好位置,还没下公交就迫不及待的冲向了图书馆,不失所望想要坐的都没有了。
在转悠了一圈之后,还是转向了前半期我坐的大长桌,空空旷旷的可以放很多东西,也没有几个人来坐。在把东西放下之后,瞟到了得不到好的而可以求其次那个座位,是张独立的桌子刚好够一个人坐,桌上的东西可以全部放自己的,桌子摆在大窗子边,拉开窗帘,窗边是绿油油的几棵大树,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湖,湖的尽头是连绵的山。上学期觊觎了一整学期这个位置,不过很早的就被大一的学妹占了,只能偶尔去蹭蹭。喜出望外,把所有的书都放在了上面,回了寝室。忙里忙外,过了一天,这其间是担心过很多次书会不会被拿了,位置被人占了,都没有下定决心来看一下,想着应该不会,哪有去坐人家抢了的位置。因为我三年来就没想过这个念头。
今天上午吃完饭过来,上面有个女孩子在很认真的看书,我的书被搬回了老位置,连板凳也被搬回来了。外面的天气正是中午的时候,从食堂走到图书馆有一段距离,手里抱着书没打伞,脸上溢满了汗。在那个女孩背后站了一会儿,她没有注意到我,平复了一下心情,把书放回原坐。打算坐下了,可是又不甘心,想知道是不是她把书搬走,是不是她擅自坐在有人坐的位置上。擦了汗,走过去小声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一下。”她被我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一直戴着耳机看视频记笔记,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我压着声音问了句“我的书是不是你搬过去的?”她低声说“没有,我来的时候桌子是空的,这个位置是你占的吗?”听到桌子之前是空的我没反应过来,“嗯,哦,好吧,没事,你继续坐吧”想都没想话竟然已说出了口,,说的不应该是“是的,可不可以把位置还给我”吗?在那个情况下,她也不会说什么的,至少,这样说了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可是,竟然,想都没想过的话脱口而出了。在那一刻,是什么抹去了心里迫切的希望?是什么让一句想都没想过的话越过思考了两个月的想法?仅仅只是因为对方的一句考虑到的反驳吗?
回想当时在我说出“没事,你继续用吧”这句话之间之后那么十几秒我竟然想的是:我这样说出口她应该会觉得我是善良的,通情达意的觉得如果让她离开她应该会很尴尬,说完那句话后甚至有那么几秒钟居然是愉悦的。在别人已经触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身体的本能反应居然是这个样子的麻木状态。毛骨悚然,很不可思议,一直以来在各种事情中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的认知是完全不够格的,是远远比不上别人的,很多东西我只会停留在表面上,不会去深究,不会去权衡利弊。很久以来我都把这种迁就,肤浅,顺从,没立场,都错误的认成为是别人口中的通情达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是的 确实独立了,然而只是能够独立生活,却没能拥有独立的思想。一具独立的空壳,所做的事都是拿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认同去认同自己,从来都没思考过,这样做对于自己来说是错的是对的是利的是弊的,在整件事情中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有没有一个基准可以拿去衡量,单单只是相对于我而言的基准。没有,都是没有的。
在我的意识里是很不喜欢在意别人眼光的那种人的,也一直很抵触这种想法。但是,我做的每一件事哪件不是小心翼翼的在意着别人的想法?哪一件不是害怕别人说闲话?哪一件不是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课堂上想举手回答个问题转念一想要是答错了,他们会不会想懂都不懂还好意思举手。想搭配几件衣服会时不时的想别人会不会觉得,都不懂怎么搭配还好意思乱搭。好友同学讨论事情想说一句会左思右想他们会不会觉得很不成熟,会不会背后说我坏话,算了,我的想法肯定很幼稚。偷偷喜欢着的人要是被他知道了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可笑,要是被人知道了会不会说三道四,算了,应该会的,就这样吧,为了不成为别人的饭后谈资,就当我从来没遇到过心动的人。为了不成为别人的话柄,为了别人异样的眼光,为了别人口中的正常的样子,克制住,抑制住,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重要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才是正确的,我的感觉,我的想法从来只是附和迎合抑制。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独立的思想系统,没有完整的认知观,以前是,此刻是,将来改变是不可能的了。这么样活着了二十多年,习惯是很可怕的。有些东西一旦行程习惯是很难变化的,更何况是已经根深蒂固了的,哪怕是瞬间的想法也会摧毁你一个完整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