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我?
小时候放寒暑假不爱写作业,那时候窝在家里看各种港剧,临近开学才会有危机感。
现在22岁,即将读研,临近开学仍会因为昏昏度日有危机感,除此之外,还有挫败感。我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事情,也许就是寒暑假里的拖延症了吧。明明心里订下了多个计划,但总是选择性忽略,能拖一天是一天,逃避和安于现状带来巨大的挫败感,湮没了我对生活的掌控。
最近找朋友算了算,对于我别扭的性格以及拖延懒癌症都有了精准的解释。又懒又好强这样的人应该不多吧,我就是。朋友坦言没见过几个这么矛盾的盘,心里一阵绝望,在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后,我好像失去掌控生活的希望了。别这么悲观吧,未来还是神秘的,虽然我相信宿命说,但能走到哪一步仍然未知。
关于我的两个关键词,保守和改变。站在现在这个节点,回望过去,好像是这样。
从最外在的发型上来说,大学以前我对烫染发是抗拒又渴望的。父母常说我有乌黑柔顺的头发,不要烫染,这是伤害自己的行为。妈妈说单位的女同事总怀不上孩子,现在怀疑是常年染发的后果。面对这些劝诫,我是顺从的,甚至把他们的建议当作自己的观点去告诉别人。久而久之,终于有一天,我开始怀疑自己了,现在的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我?伴随着青春期的躁动,我也曾有过无数次和父母的争吵,可我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却不受控制的倾倒在父母这边。换言之,我越来越像他们了。我从没想过,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突然没了力气,现在的我好像是残缺的,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融合着父母的意志,而面对今天和未来无数的问题和选择,我想知道那个真正的我到底会怎么做?
大三那年冬天,终于鼓起勇气约着室友一起染发。在网上买了染发剂,穿着旧T恤,脖子上戴着垃圾塑料袋,忍受着化学药剂的刺鼻,我们抢着站在空调和浴霸下让头发多受热一会。染完头发后挺失望的,但也兴奋着,我对室友说“这是我第一次染发,以后可以做个酷女孩了”。其实酷和染发不沾边,但我觉得能做出这样的改变,已经很酷了。现在仍然能够想起染发过后的第二天,走在大街上,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无比自在,对于生活的掌控,又回来了。
© 本文版权归 Roseandpeac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