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轨计杀嗣宗
《唐纪十九》
顺圣皇后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炎①之下狱也,郎将姜嗣宗②使至长安,刘仁轨问以东都③事,嗣宗曰:“嗣宗觉裴炎有异于常久矣。”仁轨曰:“使人觉之邪?”嗣宗曰:“然。”仁轨曰:“仁轨有奏事,愿附使人以闻。”嗣宗曰:“诺。”明日,受仁轨表而还,表言“嗣宗知裴炎反不言”。太后览之,命拉嗣宗于殿庭,绞于都亭④。
【注释】故事背景: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反,太后问中书令裴炎对策,炎主张还政于睿宗,被诬以谋反,下狱。①裴炎,见“元忠以盗治盗”条注。光宅元年(684年),因反对立武氏七庙而得罪。②则天亲政时,意图诛杀裴炎,派郎将姜嗣宗自洛邑使长安,问刘仁轨意见。③洛阳。④都亭:洛阳都亭驿。按胡注:先拉其干,而后绞杀之。